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

来源:六九路网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

摘要:高速公路施工项目中,工程设计变更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其变更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工程的现场进度及项目经营效益。本文从施工角度具体探讨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使其能更好地促进项目生产、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变更,经济效益

abstract: under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ject, engineering design change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ent, the change directly related to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ject management benefit on-site progres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make concrete construction angle engineering design change, so as to facilitate the project production, to create a good economic benefits.

keywords: engineering change and economic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tb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每个工程都难免造成工程变更,如设计不够周全或受某种客观条件限制前期勘察设计不够深入,造成实际施工条件与提供招标文件不符,引起的设计变更,合同变更。工程变更一般包括工程量变更、施工条件变更、进度计划变更等,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变更普遍存在,一旦涉及费用调整直接影响业主方与承包方的切身利益,是业主方、承包方都比较敏感的问题。从

施工角度进一步理解,工程设计变更就是根据现有的实际生产状况,在满足生产产品质量、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变被动为主动,对原设计提出变更,使之有利于施工生产,加快生产进度,达到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当然,工程设计变更不仅存在一定的潜在效益,同时也存在风险。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将变更风险降至最低而效益提至最高,作者认为要从工程项目的整体去考虑,使工程设计变更的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项目投标阶段的信息收集及分析

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在前期投标阶段,投标人要尽可能多的收集实体工程项目的信息并加以准确分析。这里我们要做的是全面熟悉招标图纸,对可能引起变更设计的部分先加以筛选,比如路基软基处理、涵洞通道的增加,防护挡墙变化,隧道支护参数调整等等。同时要重视现场实地考察,结合招标图纸对可能引起后续施工变更的部分进行重点分析。必要时,我们可以多渠道地收集设计信息,把设计方的详细设计提前掌握清楚。这个阶段讲设计变更,强调的是一种风险防范意识,使投标报价更具有预见性,将变更风险降至最低。

二、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变更工作

项目中标后,具体的施工现场环境已定,同时施工设计图纸亦已下发。我们在施工准备阶段,要仔细复核设计图纸文件,对现场的原始地形地貌要反复踏勘。将设计图纸与现场结合起来,初步确

定哪些属于可能变更的范围,变更的工程量大小及施工难易程度,同时将预计变更作造价分析,对比原设计施工的经济效益。通俗地概括就是“能不能变,该不该变”。现结合作者本人的施工经验加以阐述。

1、路基软基处理工程变更:例如某高速公路某标段原设计路基有大量的过湿土砂砾换填。进场后,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原设计过湿土路段由于近年当地村民围堰造塘造成水路不畅,形成大片淤泥。这已经与设计考察的现场情况发生了变化,按原设计砂砾换填显然不可行,因此要求设计变更成抛石挤淤,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也满足了施工质量要求。从工程难易程度讲,抛石挤淤方案比砂砾换填碾压更简单易行,而且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隧道工程进洞变更:隧道工程中,往往明洞施工成本高、综合效益低。我们应该准确测量隧道进出口地形断面图,根据隧道施工“早进晚出”的原则,合理变更调整隧道明暗交界位置,从而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这里举个对比例证:

以我公司某标段a隧道和目前在建的某高速b隧道为例,前者在进洞时,依据原设计图纸施工,结果在洞口段形成较大的高仰坡挖方,尽管后期对原设计申请了变更调整,但仍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给施工进度带来了延误,施工成本增加。而后者在进洞前,准确地把握了现场的地形地貌,并将测量数据及时反馈至设计方面,根据我方的变更申请建议,左右洞明暗交界位置均向前调整

10m,暗洞加长、明洞减短,这样变更不仅避免了隧道洞口施工大开大挖,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整体缩短了进洞施工工期,提高了生产效益。

三、项目施工阶段的变更

项目施工阶段的变更属于变更工作的重点阶段,这个阶段的变更通常是由于外在工期限制或者现场的客观突发情况所引发的。做好这个阶段的变更工作,重点不仅考虑变更工程本身的成本造价,更要考虑由于变更所带来的工期变化。举例来讲,一段防护挡墙,原设计为浆砌片石,如果仅从单价角度分析,可能变更成片石混凝土更加划算。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在提出变更到变更层层批复的过程中,时间成本在不断地增加,等到变更方案完全审批下来时,10天甚至更长时间已经过去了。这里就必须考虑在此过程中现场人员、设备的待工而形成的时间成本。因此,应该注重变更的时间成本,从有利于工程施工造价和进度两方面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工程设计变更。

四、项目设计变更的风险防范

在公路工程设计变更中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因素,比如施工现场环境、外部市场变化等等,因而其必然存在变更风险。如何做好工程设计变更,自然也就包括如何防范设计变更风险。在此,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建立完善的变更风险评估机制

我们做任何一个工程设计变更,不是“为变更而变更”,变更很

多时候涉及到施工方案的改变、工程实体材料的变化。建立完善的变更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掌握相关变更信息,这样才能降低变更风险。首先要看这种变更是局部的、单个标段的,还是牵涉到整体的、全线范围的变更。对于后者,我们要充分了解相关材料市场信息,因为大范围的变更可能导致某种特定材料短期内用量急剧加大、价格飙升,致使变更成本增加,达不到预期的变更经营效益。这就要求项目经理部从工程方案、试验材料、计划经营等方面综合考虑,及时评估变更带来的工程施工风险、市场变化风险,避免因风险评估不充分而形成变更前期施工容易、后期材料涨价施工困难。 2、积极探索工程变更风险分散办法

风险是以一定概率形式出现,工程设计变更风险同样如此。从某种程度上理解,风险肯定存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分散工程变更风险。针对目前项目经理部的运行模式,公路工程项目一般存在建设单位(业主)、承包商(项目经理部)、分包商(劳务分包队伍)三方面的利益关系。从项目经理部角度看,我们要积极将变更风险从向上、向下两方面转移分散。这里以作者经历的某隧道工程变更为例进行详解。

该隧道为特长隧道,根据原图纸显示,其围岩为v级,地质钻探揭示为破碎泥夹石,部分地段有溶洞及煤矸石岩层。由此判断,该隧道在实际施工中极有可能存在设计变更。项目经理部采取了变更风险分散措施,即对支护参数调整一次变更估算在10万以内的,由分包商自行承担变更风险。在突发的隧道特殊变更(如塌方处

理),分包商必须立即组织临时按项目经理部要求处理,其发生的变更费用在业主方未给项目部确认前,风险由分包商合理承担。同时项目经理部积极主动提请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加强设计变更沟通,这样可以将变更风险尽量分散,从而保证工程施工不因变更而临时停滞,同时也确保了一定范围内的经济效益。事实证明,对于特长隧道的工程设计变更,从合同签订着手,分散变更风险是可以借鉴采用的。

综合以上论述,工程设计变更是一个贯穿项目始终的动态管理过程。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合理的变更及变更风险控制,保证项目施工生产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本文探讨的主要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