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选择题分类汇编(14)
速率与平衡
1.在高温下,反应2HBr(g) H2(g)+Br2(g)-Q达到平衡时,要使混合气体
颜色加深,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减小压强 B. 缩小体积
C. 升高温度 D. 增大氢气浓度 2.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
+B(g) 3C(g)+D(g)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W mol / L。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四种方法改变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W mol / L的是 A. 4 mol A+2 mol B
B. 2 mol A+1 mol B+3 mol C+1 mol D C. 3 mol C+1 mol D+1 mol B D. 3 mol C+1 mol D
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4.右图表示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的变化对下列反应的影响
Ls+Gg 2Rg-Q
在图中,Y轴是指 A 平衡混合气中R的百分含量 B 平衡混合气中G的百分含量 C G的转化率 D L的转化率
5.(90全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D.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6.在373K时,把05 mol N2O4气通入体积为5 L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
出现棕色。反应进行至2 s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 / L。在60 s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 s,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mol / L·s B 在2 s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1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 025 mol
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7.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NH4I(s) NH3(g)+HI(g) 2HI(g) H2(g)+I2(g)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H2=0.5 mol / L,cHI= 4 mol / L,则NH3的浓度为
A. 3.5 mol / L B. 4 mol / L C. 4.5 mol / L D. 5 mol / L
8.某温度时,浓度都是1 mol / 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生成气体Z,达平衡后cX2为0.4 mol / L,cY2为0.8 mol / L,生
成的cZ为0.4 mol / L,则该反应式(Z用X、Y表示)是 A. X2+2Y2=2XY2 B. 2X2+Y2=2X2Y C. 3X2+Y2=2X3Y D. X2+3Y2=2XY3
9.某温度下,反应ClF(g)+F2(g) ClF3(g)+268 kJ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
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B. 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3产率提高
C. 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转化率降低
10.合成氨反应为:3H2+N2 2NH3,其反应速率可以分别用、、(mol / L)
表示,则正确的关系式是
A. == B. = C. = D. =3
11.某温度下,反应N2O4g 2NO2g-热,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加压时(体积变小),将使正反应速率增大
B.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将使正反应速率减小
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O,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 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
12.已知:4NH3+5O2 = 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mol /
L·min)]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13.在一个6 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 X(g)和2 L Y(g),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下列反应:4X(g)+3Y(g) 2Q(g)+nR(g)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比原来增加5%,X的浓度减小,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n值是
A. 3 B. 4 C. 5 D. 6
14.(93上海)过氧化氢的沸点比水高,但受热容易分解。某试剂厂先制
得7-8%得过氧化氢溶液,再浓缩成30%得溶液时,可采用适宜的方法是
A 常压蒸馏 B 减压蒸馏 C 加生石灰常压蒸馏 D 加压蒸馏
15.乙酸蒸气能形成二聚分子∶2CH3COOHg=CH3COOH2g+Q。现欲测定乙
酸的分子量,应采用的条件为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高温高压
22
4
16.右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ml的一氧化氮,若通入11.2L
氧气(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 ,则容器内的密度
A 等于1.369 g / L B 等于2.054 g / L
C 在1.369 g / L和2.054 g / L之间 D 大于2.054 g / L
17.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
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A. NaOH(s) B. H2O C. NH4Cl(s) D. CH3COONa(s)
18.某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盛有适量的A和B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A+3B 2C 若维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当达到平衡时,容
器的体积为V L,其中C气体的体积占有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2 V L ②原混合气体的体积为1.1 V L
③反应达平衡时气体A消耗掉0.05 V L ④反应达平衡时气体B消耗掉0.05 V L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9.某温度下,反应2N2O5 4NO2+O2开始进行时,cN2O5=00408 mol / L,
经1 min后,cN2O5=0030 mol / L,则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 A N2O5=1.8×104 mol / L·s B N2O5=1.08×102 mol / L·s C N2=1.8×104 mol / L·s D O2=1.8×104 mol / L·s E. NO2=2N2O5
20. 100 mL 6 mol / L H2SO4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
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硫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2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 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 A、B、C的分子数比为1∶3∶2
22.反应4NH3+5O2 4NO+6H2O在5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 = 0.01 mol / L·s B. = 0.008 mol / L·s C. = 0.003 mol / L·s D. = 0.002 mol / L·s 23.化合物HIn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故可用于酸碱指示剂, HInaq H+aq+Inaq 红色 黄色
浓度为0.002 mol / L,下列各溶液① 盐酸 ② 石灰水 ③ NaCl溶液 ④ NaHSO4溶液 ⑤ NaHCO3溶液 ⑥ 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A ①④⑤ B ②⑤⑥ C ①④ D ②③⑥
24.反应2Ag 2Bg+Cg-Q达到平衡时,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A的浓
度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压 B 减压 C 减小B的浓度 D 降温 25.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 Ca(OH)2(s) = Ca2++2OH-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Ca(OH)2减少的是
A. Na2S溶液 B. AlCl3溶液 C. NaOH溶液 D. CaCl2溶液
26.在一密闭溶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A和B发生如下反应: A(g)+2B(g) 2C(g)
反应达到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A和B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的物质的
量相等,则这时A的转化率为 A. 40% B. 50% C. 60% D. 70% 27.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 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 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 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 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28.反应2X(g)+Y(g) 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
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 T1<T2,p1<p2 B. T1<T2,p1>p2 C. T1>T2,p1>p2 D. T1>T2,p1<p2
29.设C+CO2 2CO-Q1反应速率为1,N2+3H2 2NH3+Q2反应速率为2,对
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A 同时增大 B 同时减小 C 增大,减小 D 减小,增大
30.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
1 min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25 mol·L1 31.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
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 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的转化率
A. 等于p% B. 大于p% C. 小于p% D. 无法判断
3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3 L气体R和5 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
2R(g)+5Q(g) =4X(g)+nY(g)
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
A. 2 B. 3 C. 4 D. 5 33.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2(g) N2O4(g)+Q 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
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A 温度130℃、压强3.03×105 Pa B 温度25℃、压强1.01×105 Pa
C 温度130℃、压强5.05×104 Pa D 温度0℃、压强5.05×104
Pa
34.(98上海)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
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K式中K为常数,m、
n值可用下表中数据确定。 (mol / L) (mol / [mol / L) (L·s)] 1.0 1.0 1.0 K 2.0 1.0 2.0 K 2.0 4.0 4.0 K 由此可推得,m、n值正确的是 A m=1、n=1 B m=、n= C m=、n=1 D m=1、n=
5O(g) 4NO(g)+6H O(g)在10 L密闭容器中 35.(99全国)反应4NH3(g)+22
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 (NH3)=0.010 mol·L-1·s-1 B. (O2)=0.0010 mol·L-1·s-1
C. (NO)=0.0010 mol·L-1·s-1 D. (H2O)=0.045 mol·L-1
·s-1
36. X、Y、Z为三种气体,把a mol X与b mol Y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X+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37.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Z生成的速率与Z分解的速率相等
B 单位时间生成a mol X,同时生成3a mol Y C X、Y、Z的浓度不再变化
D X、Y、Z的分子数比为1∶3∶2
38.在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气体和1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
下发生反应:2Ag+Bg 2Cg,达平衡时,在相同温度下测得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则A的转化率为
25% D 5% A 67% B 50% C
39.可逆反应:3A(g) 3B(?)+C(?)-Q,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
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B和C可能都是固体 B B和C一定都是气体
C 若C为固体,则B一定是气体 D B和C可能都是气体 40.在一密闭容器,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
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D.a>b
41.已知反应A+3B 2C+D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
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mol·L1·min1 B.1 mol·L1·min1
1111
C.2 mol·L·min D.3 mol·L·min 42.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43.同温同压下,当反应物分解了8%时,总体积也增加8%的是 A 2NH3g N2g+3H2g B 2NOg N2g+O2g C 2N2O5g 4NO2g+O2g D 2NO2g 2NOg+O2g 44.在某温度下,可逆反应mA+nB pC+qD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序越大 B 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C K随反应物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D K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45. 100 mL浓度为2 mol / 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
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适量的6 mol / L的盐酸 B 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 加入适量蒸馏水 D 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46.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 2AB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AB B 容器内的总压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生成2n mol的AB同时生成n mol的B2 D 单位时间生成n mol的A2同时生成n mol的B2 47.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 ,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
×l014,K35℃=21×l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cH+>cOH
C 水的电离度25℃>35℃ D 水的电离是吸热的
48.对于反应 ,下列判断正确的
A 2体积SO2和足量O2反应,必定生成2体积SO3 B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必定向右移动 C 平衡时,SO2消耗速率必定等于O2生成速率的两倍 D 平衡时,SO2浓度必定等于O2浓度的两倍
49.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 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
入003 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 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 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50.在含有酚酞的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NH4Cl晶体,则溶液颜色
A. 变蓝色 B. 变深 C.变浅 D. 不变 51.压强变化不会使下列化学反应的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H2(g)+I2(g) 2HI(g) B. 3H2(g)+N2(g) 2NH3(g) C. 2SO2(g)+O2(g) 2SO3(g) D. C(s)+CO2(g) 2CO(g)
52.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
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 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 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 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53.将0.l mol / 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
都会引起
A.溶液的pH增加 B.CH3COOH电离度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OH-减小 54.反应Ls+aGg bRg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下图
所示,图中:压强p1>p2 ,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B.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C.a>b D.a<b
55.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
若经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 / 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6.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
=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 <K1
C.c2(CO)=c2(H2O) D.c1(CO)>c2(CO)
57.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
发生如下反应:X(g)+2Y(g) 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 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 单位时间消耗0.1 mol X同时生成0.2 mol Z
58. 1 mol X气体跟a rnol Y气体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X(g)+a Y(g) b Z(g)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X的转化率为50%。而且,在同温同压下还测得反应前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混合气体密度的 ,则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 a=1,b=1 B. a=2,b=1 C. a=2,b=2 D. a=3,b=2
59.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 2Xg+Yg 2Zg
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 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 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0.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
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2 mol和4 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减半 B 均加倍 C 均增加1 mol D 均减少1 mol
61.反应:A(g)+3B(g) 2C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达平衡后,将气体混合
物的温度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正反应速率加大,逆反应速率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正反应速率变小,逆反应速率加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都变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2.在0.l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CH3COOH CH3COO+H
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力向移动
+
C 滴加少量0.l mol / L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
-
+
D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3.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
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正N2=正H2 B 正N2=逆NH3
C 2正H2=3逆NH3 D 正N2=3逆H2
64.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平衡:H2(g)+I2(g) 2HIg。
已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10 mol·L-1时,达平衡时HI的浓度为0.16 mol·L-1,若H2和I2的起始浓度均为0.20 mol·L-1时,则平衡时H2的浓度mol·L-1是
A. 0.16 B. 0.08 C. 0.04 D. 0.02
6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g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
是
A. 减小C或D的浓度 B. 增大D的浓度
C. 减小B的浓度 D. 增大A或B的浓度
66.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 达到
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67.一定温度下,反应2SO2 +O2 2SO2,达到平衡时,n(SO2)∶n(O2)∶n(SO3)
= 2∶3∶4。缩小体积,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n(O2)=0.8 mol,n(SO3)=1.4 mol,此时SO2的物质的量应是 A、0.4 mol B、0.6 mol C、0.8 mol D、1.2 mol 68.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Y(g) Z(g)+M(g+N(s)进行过程中
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升高温度 B. 加大X的投入量 C. 加催化剂 D. 增大体积
69.在容器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Ag+3Bg 2Cg;H<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
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下列关系图: 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A 图Ⅰ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乙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B 图Ⅱ研究的是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压强较高 C 图Ⅱ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甲的温度较高 D 图Ⅲ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甲使用的催化剂效率较高 70.反应2SO2+O2 2SO2经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1,在
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A. 0.1 s B. 2.5 s C. 5 s D. 10 s
71.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Mg+Ng 2Eg
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Eg,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比起始时增大了20%;若开始时只充入2 mol M和1 mol N 的混合气体达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
A. 20% B. 40% C. 60% D. 80%
72.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 (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73.一定条件下,向一带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
生下列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述条件,SO3气体平衡浓度不改变的是 ...
A. 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 mol SO2(g) B.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SO3(g) C.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O2(g) D. 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 mol A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BC 11 B 21 AC 31 B 41 C 51 A 61 C 71 C 2 D 12 D 22 CD 32 A 42 B 52 D 62 A 72 C 3 C 13 D 23 C 33 C 43 A 53 A 63 C 73 B 4 B 14 B 24 D 34 D 44 AD 54 BD 64 C 74 5 BC 15 A 25 B 35 C 45 B 55 B 65 D 75 6 B 16 D 26 A 36 B 46 C 56 BC 66 C 76 7 D 17 BD 27 B 37 AC 47 D 57 AB 67 A 77 8 C 18 A 28 C 38 B 48 BC 58 AD 68 C 78 9 A 19 AE 29 A 39 CD 49 BC 59 C 69 AB 79 10 D 20 BC 30 AD 40 AC 50 C 60 C 70 C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