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当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问题及对策浙江新中天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申屠光明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在这种大环境下,会计师事务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发展。只有在高水平的审计质量控制下,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审计作用,进而为我国的各大企业提供必要的审计帮助。但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仍然有待提升。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将很难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做了简要的分析。关键词: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措施随着我国各行各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大环境下,人们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的过程当中保证审计质量,同时还要适应不断加快的信息化发展。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当中,各个环节存在着诸多明显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以及信息化程度不够等四方面。因此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要想有效的对审计质量进行控制,就必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进行相关的优化工作。
一、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当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内部管理结构不合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采用股东管理制对其进行内部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大股东的权利过于集中,所召开的各种决策大会都过于形式化,股东的决定直接决定着事务所的整体发展方向,进而致使事务所的审计工作时常会受到股东意愿的影响,缺乏独立性,最终导致审计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二,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很难有效的完成高质量的审计工作,同时一些会计师的职业素养以及责任心较低,对会计师的培训工作也得不到事务所内部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的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有效提高审计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其三,无法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起步时间较晚,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出相对较为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各个监督管理部门无法明确自身的监督管理职责范围,最终导致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管理力度仍然欠缺。其四,信息化程度不够。不少会计师事务所依然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审计,不仅完全不能适应审计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会造成数据不准确、容易丢失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引入信息技术是行业发展·48·
的必然趋势。
二、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一)优化内部管理结构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计质量,并且保证审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就必须要对现有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审计作用,才能有效提升审计质量,为经济发展服好务。目前,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实行的管理制度为股东管理制,在这种管理制度下,各项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导致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因此,为了有效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首先必须对法人结构进行优化,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管理权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在不损害股东权益的基础上设置具有独立性质的最高管理部门,其管理成员由各个股东担任,在进行重大发展决策时,由股东进行投票来决定。这样不仅能够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水平。其次,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事务所内部的各个部门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保证核心部门之间不会互相影响,进而实现对审计质量的控制。
(二)提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审计质量,只有在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人员支持下,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了有效地提升事务所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在事务所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人员培训机制,对事务所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同时还要积极引导每一位审计人员参与到其中,以此来保证审计培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在对事务所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务必要将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内容以及新型的审计控制方式告知给每一位受训人员,保证他们能够准确地认知到审计质量控制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引导工作人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互联网技术运用能力,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进行审计质量控制。最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人员要采取措施,与一些培训机构建立起坚实的合作关系,并组织专家到事务所内部进行实地授课,同时还要为事务所内部的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例如,培训场地,实地模拟场地等等,以此来保证培训机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实际作用,不断地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三)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监督力度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为此,会计师事务所监督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监督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相关的政府部门在实施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组织专业的监督管理团队,不定期地对区域内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实地考察,同时司法部门必须要结合区域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且完善的监督办法,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规范性以及合法性,同时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的稳定性。其次,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建立起完善且独立的互联网平台,定期在平台中公布事务所的相关信息,保证社会群众能准确地认知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内容以及基本情况,同时平台管理者必须要积极引导社会群众参与到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管理工作当中,以此来不断地提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力度,保证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最后,政府部门必须要明确财政部门,审计署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各项职责与义务,保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
(四)加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信息化建设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审计的水平,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被审计单位使用的信息系统日趋复杂,数据量急剧增长。在信息化环境下,审计证据包括电子审计证据,具有易被篡改等特点,这使审计人员面临电子审计证据内容的真实性和证据法律符合性等新问题。加(下转第82页)
营销与市场
术不够成熟,人才储备不足,跨文化沟通困难,所以该品牌选择以独资新建的模式在发达国家进行投资以获取技术溢出效应。独资新建科研机构是一种厚积薄发、独具慧眼的方式,首先自主性强,同时更易取得东道国政府当局的批准,并且可以充分吸收当地先进技术、科技人才、前沿管理理论,为之后国际化深入与全球市场的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所有权性质
国有企业走向国际化进程中其国有身份会遭受多方政府以及国际组织的质疑与排斥,故而只能选择“渐进式”发展路径;而民营企业则可选择“跨越式”发展路径。另外,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与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和缺陷,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不同于民营企业完全仅仅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核心目标。例如中兴集团和上汽公司均尝试7-8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其缓慢地一步步从低风险过渡到高风险进入模式;而该品牌而该品牌在全部进入模式的选择上是存在多种模式并存、交织存在的,并非定时间前后有个从初级向高级演化路径的,而是合乎“跨越式”成长路径的。4.企业国际化动因
对于一个跨国企业来说,国际化动因不同,选择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当然也截然不同。此处将国际化动机大体分为两类,一是资源驱动,包括技术、设备、人才、资本及管理经验等,此时企业适宜选择合资、联盟模式或并购模式;二是市场驱动,即扩大市场规模,从而从国际市场获取更多利润,此时企业适宜选择出口模式、合同模式或投资模式。
该品牌最初国际化属于市场驱动倾向,多向周边国家,相继采取合同安排等合同模式,
(上接第48页)
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已迫在眉睫。一是要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水平,为审计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形成鼓励审计人员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的内部激励机制。二是要高度重视计算机审计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结合审计机关自身情况,推动计算机审计不断向纵深发展,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同时,不得不承认,国际化最初阶段,品牌意识不强,且认知度太低,选择出口和合同进入模式极为恰当。后来经历漫长的不懈努力与进取,国际化经验不断积累,企业实力腾飞,故驱动力在2004年后转为战略资产获取型,化为开始采用合资新建和战略联盟。
一般而言,第一类动机是第二类的基础,企业只有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满足了第一类动机的需求,才会寻求市场扩大效应。然而该品牌所处产业属于规模经济产业,这就意味着第二类动机一直存在于该品牌的国际化进程中。四、启示
业应不拘泥于动机,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的目标,故而降低成本也会是每个企业都会在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时需要考虑到的因素。
参考文献
[1]Bo Bernhard Nielsen, Sabina Nielsen. The Role of Top Management Team International Strategy Decision-making: The Choice of Foreign EntryMode[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11(2):185-193.[2]Aekerman Abraham. The Effect of the Target Country’s Legal Environment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Working Paper,2005(3):1-26.[3]Diego Quer, Enrique Claver, Laura Rienda. Chinese Multinationals and Entry Mode Choic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and Firm-Specific Factors[J]. Frontiers of Business Research in China,2012(6):1-24.[4]Bruce Kogut, Harbir Sing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8(3):411-432.[5]王洁.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6):50-51,87.[6]刘红燕.华为国际化路径与模式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4(7):131-134.[7]陈怀超,陈安.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理论梳理与评析[J].未来与发展,2014(3):22-27+102.度为视角[J].财会学习,2019(19):160-161.[3]王振华.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商讯,2020(2):66-67.[4]王明国,唐钦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 (6):204-205.[5]仙场胡丹,干胜道.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关系之中日比较研究[J].财会月刊,2020(1):92-98.[6]于泓泽,杨景海.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110-112.[7]张晓天.浅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完善[J].市场周刊,2019(12):91-92.该品牌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成功案例,其模式选择的研究对其他企业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启发意义。通过上文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可总结出如下经验启示。
(一)因地制宜选择进入模式,化解东道国风险
首先,目标市场选择尽可能更多元化。其次,对一国市场进行考量时,应将规模与潜力并重;同时,根据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合理选择进入模式。对于远距离文化国家市场,可逐渐采用投资模式进入。
(二)结合行业特征,合理选择进入模式首先,科技型企业应善于吸收先进技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进入一些科技较为落后的中小市场时,避免采用合同模式,以防止其掌握技术后利用低价策略或游说政府对其进行保护,从而本公司被挤出该市场;最后,设立研究中心时,企业需要加强选址。
(三)整合内外资源,优化市场进入模式首先,像该品牌这种民营企业更应对国际市场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与成本;其次,企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由于受到传统的管理思想影响,再加上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起步时间较晚,导致一些审计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审计质量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控制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研究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保证其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我国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对审计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保证审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理想的效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发展·82·
[1]郑斌恒.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控制的分析[J].财经界,2019(9):228.[2]谭羽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提升探究——以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