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改革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926・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pril,2007 Vo1.21 No.4A 5.5形成与研究性学习配套的测评方式非常重要 教育测量 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测 量的方法和结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研 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对知识技能的应用,强调学生亲 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并获得感悟和体验,强调学生的全员参 与。因此,一卷定终身的测评方式不适合研究性课程。必须既 重小组的学习成果,又重视个人的表现,起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 [1]胡铁.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几点认识[J].教育探索,2003,139(1): 33—34. [2]吴雅文,姜安丽.护理学情感教育实施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 护理,2001,9(1):23—25. 有过程评价,又有终末评价;既测评其学习效果,又兼顾学习态 度、实践能力;既有对个人的评价,又有对小组的评价。因此,我 [3]李巍,周明芳,舒勤.PBL在《护理研究》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 究,2005,19(7B):1301—1302. [4]朱大乔,周兰姝,胡琛,等.PBL教学法在《内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 应用与效果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2):77—79. 作者简介:周兰姝(1970一),女,江苏省镇江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 们采取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小组间评价与小 组内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活动、 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测评方 式,通过多个项目的评价,既不额外增加学生负担,又使学生在 活动中尽可能展现自己的知识、技能,积极筹划,献计献策,既注 士,从事临床护理、护理教育、社区护理研究,工作单位:2O0433,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王志红工作单位:2004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 军医大学。 (收稿日期:2006—09—04;修回日期:2007—03—11) (本文编辑孙玉梅) 护理教学改革与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探索 2组建学科群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教学改革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实际、实用、实 践”的原则,打破“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教 Reform of nursing teaching and probe in. 学。淡化学科意识,构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 to construction of base of operations for 的课程体系。practical traInmg Inside school 2.1组建学科群是护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医学模式 及护理模式的转变,赋予护理职能新的内涵要求,护士不仅具备 良好的生物医学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有足够的人文和社会科学 唐益东,汪春惠 Tang Yidong,Wang Chunhui(Sanxia High Special Medi— cal School of Chongqing City,Chongqing 404000 China)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9—6493(2007)4A一0926—02 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 知识。因此,在护理教学中增加人文社会学科课程,其结果是开 设课程门数越来越多,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一天到晚忙于听课, 用于消化课堂所学内容和课外拓展知识的时间较少。此外,新 增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原有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课程 卫生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 杂乱零碎,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体系。组建学科群可 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加强学科问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达 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护理教育既 要符合护理专业培养的需要,还要适应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坚 持全面育人。护理不再作为医生的助手,而要与医生、药师等其 他技术人员一样,成为整个医疗保健队伍中的一员,共同承担医 疗保健任务。为此,护理教育者应对护理人员知识结构重新定 位和调整…。 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解决以往课程体系改革中出现的课程 膨胀,门数过多,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 2.2整合基础课程突出基础性和实用性按照基础理论教学 “以应用为目的,以必要、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基础课程教学 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教学内容是为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 识,实践操作技能;而不是要求学生在某个学科领域具有较高能 力。以其为指导思想,寻找护理与医疗教育的最佳结合点,对基 1 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以护理人才需求调 查为依据,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实践能力为宗旨,突 出职业教育特色,重点提高学习者的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和护理 服务能力。 1.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 以现代护理教育理念 为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护理职业发展观,正确理解护理与 础课程进行整合,确定岗位所需的教学内容。如可以将《病原微 生物学》与《免疫学》《寄生虫学》《病理学》四门整合为《疾病学基 础》一门学科。 2.3人文学科设置强调适用性现代护理理念要求护理人员 全面的人文修养。如语言文学修养、伦理道德修养、人际沟通修 人、护理与健康和护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2以市场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人才需求 作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力争做到与用人单位实际需 要接轨、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认证接轨并顺应国际护理行业发展 的趋势。 养、审美修养、逻辑思维修养等。这涉及众多的人文社会学科。 因此在人文学科设置时应强调实用性,精选与护理工作相关和 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以将《应用文写作》《护理美学》 《逻辑学概念》整合为《护理人文修养》,将《护理伦理学》《人际沟 通学》整合为《人际关系与道德伦理》。人文学科的设置以拓展 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为 主。 1.3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学 生认知水平、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一切为了学生的发 展,为学生提供适应人才市场需要和职业发展要求的学习条件。 在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个性 化的发展空间。 2.4专业课程设置突出针对性 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 应用性。即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为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打破传统的按临床科室分工设置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护理研究2007年4月第21卷第4期上旬版(总第210期) ・927・ 他7i17@护理必备的仪器设备,以满足基础护理实践教学的需要。 3.2.2 ICU技能实训区 主要根据ICU护理和急诊、急救护 《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的课程体系。为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新增设《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康复 护理学》等。新课程设置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课程整 合达到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扩充新知识、新技术。 3加强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技能要求,装备多功能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电击除颤仪、输液 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学时少,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 微量泵、肺复苏模型、高级急救组合(ALs)等,训练学生对急重 症病人的护理技能。 3.2.3临床护理技能实训区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专 科护理的技能实训。配合各专科教学,进行有各科特点的技能 操作训练。 3.2.4手术室护理技能实训区分更农室、刷手泡手区、手术 室和器械敷料准备区。三通道(医生、病人、污物)、三区域(无菌 性、验证性实验课时多的弊端,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3 1护理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护理实训基地作为人才 培养空间,主要功能是完成技能操作训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地进行系统、规范、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护理 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应具备“真、高、开、通”【2,3 3。 3 1.1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环境我校护理实训基地设有教 一区、清洁区、污染区)划分清楚,根据医院手术室的要求,给学生 个准确的概念。 学区和模拟病区两个模块。模拟病区设有护士站、污物处理室、 护士值班室、更衣室、ICU室、模式化病房、手术室等。尽可能贴 近临床护理工作一线,努力展现真实的护理职业环境,让学生在 一3.2.5健康评估实训区配备学生可以自查自测的新一代多 媒体心肺听诊、触诊和腹部触诊技能教学实验系统,起到模拟病 人的检查效果。通过强化训练,学生的健康评估能力相应增强, 弥补了护士体格检查能力相对较弱的不足。 3.2.6护士礼仪训练区 通过礼仪训练让护士在病人面前端 庄、亲切、和蔼、健康等姿态出现,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 感。 个真实的护理职业环境下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 养。 3.1.2高技术含量、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现代护理实训基地 紧跟时代发展前沿的综合性护理训练项目,体现临床岗位新技 术,在技能要求上要求具有专业领域的先进性。使学生在实训 过程中学到本专业领域的先进的实际技术,使投入具有前瞻性、 持久性。 3.1.3通用性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限度节约资金,尽 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通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 训,相关专业(如临床医学、妇幼、助产等专业)尽可能通用。 3.1.4开放性好护理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 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 3.2.7其他训练区根据学校课程设置,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 条件,还可设置康复技能实训区、心理评估和健康教育实训区等 以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郁秋,邹继华,杨丽艳,等.护理专业改革中素质教育和方法的探 讨[J].护理研究,2004,18(6A):1010—1011. [2]孙伟.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和投资的思路与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 探索,2001(3):115~117. [3]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 育,2006(27):49—50. 作者简介:唐益东(1963一),男,重庆人,高级讲师,本科,从事教学及实 验室管理工作,工作单位:404000,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汪春惠 工作单位:404000,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收稿日期:2006—11—0t;修回日期:2007—03—26) (本文编辑孙玉梅) 且能承担各级护理职业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 为对外服务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3.2合理分区,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3.2.1护理基础技能实训区根据护理技能的不同 模块将基地分成若干功能区,承担相应的训练任务。 根据目前三级医院病房规格,配 备中央供氧、中心吸痰装置、悬吊式输液轨道、呼吸装置以及其 经验萎摹 ’ 一种更好的拔针方法 张淑艳 病病人的血液。拔针时针翼保持与皮肤平行,不能上抬或下压, 目前输液治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输液结束拔针时,经常有 病人感觉疼痛,而且经常会出现液体流出污染床单或回血血液 流出的现象。为避免以上问题,笔者总结出一种拔针方法。现 将介绍如下。 避免划伤皮肤。避免拔针前左手拇指已经用力的按压在输液贴 上,在针头离开病人皮肤的瞬间,左手拇指迅速按压,这样病人 基本感觉不到疼痛。如果在拔针的同时左手拇指已经用力的按 压在上面,致使拔针的速度缓慢,加重针与血管壁的摩擦,病人 会感觉拔针同扎针一样疼痛。 1方法 拔针时不将输液阀(调节器)关闭,左手拇指轻轻按在无菌 输液贴上,然后在距针翼约1 cl"n处将输液管反折,用右手拇指、 食指将其捏紧,快速将针拔出,同时左手拇指迅速按压,将针插 入莫菲氏管上部的橡胶塞或液体瓶塞内,以免锐器外露伤人。 2讨论 此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多年,病人反映较好,建议大家应 用。 作者简介:张淑艳(1976~),女,辽宁人,护师,大专,从事老年肝病护理 研究,工作单位:100039,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 (收稿日期:2006—12—20;修回日期:2007—03—10) 拔针前不关输液阀,可以防止血液回流;反折输液管,可防 止血液流出滴在床单位或地面上造成更大的污染,特别是传染 (本文编辑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