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阅读卷1

阅读卷1

来源:六九路网
阅读卷

(一)秃的梧桐(13分)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恰恰长在两家人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 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荫了。

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忙了一个夏天。

秋来,冷风凉露中,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憔悴了。 这时,园里的那株梧桐,自然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本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2、文中划横线句子意思是说: (1分) 3、“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这里的“此”是指 。梧桐的“志气”是指 。(2分)

4、文章首尾两句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这有 的作用。(2分) 5、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6、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

(二)打猫的男孩 (12分)

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见到在自家的楼下有一个小男孩。男孩拖着半拉鼻涕,一路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都会低头去看看车底。我初时不解,忽地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从口袋里掏出石块,就往车下丢去,疑惑间就见车下疾跑出一只猫儿来,窜入草丛。我不由得心底大惊:顽劣地对待动物,难道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别样“兴趣”?

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路,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便端起姿态教诲他道:“小鬼,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道:“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扎到的。” 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后来,我从店家那里知道,男孩家的猫咪一周前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的时候,被突然启动的车轧死了,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担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我心中为了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头离开的时候,我在想,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过担心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可能劳烦自己“宝贵”的片刻时间,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

我们只是走过,然后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评价的而已。 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口下、心里“留情”,不要随意批评或者断定一个孩子的“怪异”行为,( )他很有可能也是一个打猫的孩子。 1、在文中的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初见男孩打猫我 ;知道原因后,我 。 3、“我心中为了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句中“心中的臆想”具体指的是 ,作者感到“惭愧”,原因是 。(2分) 4、“男孩拖着半拉鼻涕”这个细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5、说说引号的作用。(2分)

(1)我不由得心底大惊:顽劣地对待动物,难道是小孩天生的一种别样“兴趣”? 引号作用:

(2)我们又是否可能劳烦自己“宝贵”的片刻时间,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

引号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