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工艺
一、施工控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7-90。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8-90。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9-90。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DL/T5161-2002。
5.《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二、埋件安装
(一)预埋电缆穿线钢管的埋设
1.预埋钢管通过沉降缝时,必须做过缝处理。在施工图纸未规定时,预埋钢管管口露出地面不小于200mm,管口坐标位置的偏差不大于10mm,立管垂直度偏差不超过0.2%。
2.钢管、塑料管等电气管道埋设要遵守GB50186-92第三章及GB50258-96第二章的有关规定。按施工图纸要求,将预埋电气钢管终端引出,在钢管中穿一条直径不小于2mm的镀锌铁丝,末端露出终端外。
3.钢管穿过楼板时,其顶部应高出地面20mm,底部与楼板底面齐平。预埋钢管安装前清除铁锈等污物,进行防腐处理。
(二)固定件的埋设
固定件的埋设项目包括电气设备安装基础的预埋固定件;电缆、母线的支、吊架以及照明设施等的预埋固定件及其他预埋固定件。
1.严格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加工,加工后固定件平直,无明显扭曲,切口无毛边、毛刺。
2.固定件安装就位,并经测量检查无误后立即进行固定。采用电焊固定时,不得烧伤固定件工作面;在临时支架固定,在混凝土浇筑或回填时,要保持固定件位置正确。
3.固定件不得跨沉降缝或伸缩缝。暗装插座、开关等的专用盒四周无缝隙,面板紧贴饰面。
4.在同一直线段上,同一类型的支、吊架间隙均匀、整齐。电气部分预埋件的埋设,符合施工图纸和GB5168-92第四章的规定。
5.基础槽钢安装后,有明显的可靠接地。垂直度<1.5mm/m,水平偏差<2mm。在施工期间防止固定件发生损坏和变形。
(三)防雷接地装置的埋设
埋件在混凝土中、地下、水中以及砌体内的防雷接地装置,包括填充降阻剂的接地装置。
1.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2.接地装置配合同期土建工程进行预埋,预埋件按具体长度进行切割、敷设、焊接,作好施工记录。根据设计图纸上预埋件的尺寸、规格、数量和技术要求,在生产厂地进行埋件的下料、制作,配合土建混凝土施工进度,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的实际尺寸、位置,进行接地装置埋件的安装。埋件埋设的位置正确、固定牢固。接地体,接地线的焊接按规范要求进行。接地线通过沉降缝和伸缩缝时,按施工图纸规定采用过缝措施。
3.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高压开关柜、低压配电屏、控制保护屏、现地动力控制屏、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动力及控制电缆的金属护层、金属电缆保护管、电缆支架、电机等金属外壳均应接地。
4.接地装置全部安装完毕后,测量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以及全部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
三、变压器安装工程
(二)施工方法
1.设备点检查
1)设备点件检查应由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会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进行,并做好记录。
2)按照设备清单,施工图纸及设备技术文件核对变压器本体及附件备件的规格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是否齐全,有无丢失及损坏。
3)变压器本体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好无损伤。
4)绝缘瓷件及环氧树脂铸件有无损伤、缺陷及裂纹。
2.变压器二次搬运
1)变压器二次搬运应由起重工作业,电工配合。最好采用汽车吊吊装,也可采用吊链吊装。
2)变压器搬运时,应注意保护瓷瓶,最好用不箱或纸箱将高低压瓷瓶罩住,使其不受损伤。
3)变压器搬运过程中,不应有冲击或严重震动情况,利用机械牵引时,牵引的着力点应在变压器重心以下,以防倾斜,运输倾斜角不得超过15度,防止内部结构变形。
4)大型变压器在搬运或装卸前,应核对高低压侧方向,以免安装时调换方向发生困难。
3.变压器稳装
1)变压器就位可用汽车吊直接甩进变压器室内,或用道木搭设临时轨道,用三步搭、吊链吊至临时轨道上,然后用吊链拉入室内合适位置。
2)变压器就位时,应注意其方位和距墙尺寸与图纸相符,允许误差为±25mm,图纸无标注时,纵向按轨道就位,横向距墙不得小于800mm,距门不得小于1000mm。
4.附件安装
变压器的交接试验: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电阻;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器的变压比;检查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和单项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测量线圈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线圈连同套管一起做交流耐压试验。
5.变压器送电前检查
变压器送电试运行前做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试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运行。试运行前,必须由质量监督部门检查合格。
6.变压器送电试运行验收
1)送电试运行
①压器第一次投入时,可全压冲击合闸,冲击合闸时一般可由高压侧投入。
②变压器第一次受电后,持续时间不应少于10min,无异常情况。
③变压器应进行3~5次全压冲击合闸,并无异常情况,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
④变压器试运行要注意冲击电流、空载电流、一、二次电压、温度。并做好详细记录。
⑤变压器空载运行24小时,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负荷运行。
2)验收
变压器开始带电起,24H后无异常情况,应办理验收手续。验收时应移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①变更设计证明。
②产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合格证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③安装检查及调整记录
(三)质量标准
1.电力变压器及其附件的试验调整和器身检查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2.高低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损伤和瓷釉损坏等缺陷。
3.变压器安装位置应准确,器身表面干净清洁,油漆完整。
4.变压器与线路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接紧密,连接螺栓的锁紧装置齐全,瓷套管不受外力。
2)零线沿器身向下接至接地装置的线段,固定牢靠。
3)器身各附件间的连接的导线有保护管,保护管、接线盒固定牢靠,盒盖齐全。
4)引向变压器的母线及其支架、电线保护管和接零线等均应便于拆卸,不妨碍变压检
修时移动。各连接用的螺栓螺纹漏出螺母2~3扣,保护管颜色一致,支架防腐完整。
5)变压器及其附件外壳和其它非带电金属部件均应接地,并符合有关要求。
(四)成品保护
1.变压器门应加琐,未经安装单位许可,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2.对就位的变压器高低压紫套管及环氧树脂铸件,应有防砸及防碰撞措施。
3.变压器身要保持清洁干净,油漆面有碰撞损伤。干式变压器就位后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铁件掉入线圈内。
4.在变压器上方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瞪踩变压器,并带工具带,以防工具材料掉入砸坏、砸伤变压器。
(五)质量控制措施
1. 提高质量意识,按照工艺标准施工
2. 瓷套管在搬运中加强保护
3. 提高质量意识坚强自互检,母带与变压器连接时应锉平。
四、电力电缆安装
(一)准备工作
1.电缆的预埋,电缆管加工、敷设、电缆支架安装及接地电缆敷设、电缆终端的制作与安装。电缆回路的检查测试,标志牌制作及安装。
根据设计提供的电缆清册,清点、核对到货电缆的规格、型号及数量。电缆外观应无明显损伤现象,高压电缆的封头应严密等。
2.准备好电缆敷设所需的材料、设备及工器具。
3.现场勘察电缆敷设行走路线,清理电缆管,穿好牵引钢线。
4.确定电缆敷设的先后次序。
(二)电缆敷设
1.敷设电缆的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穿绝缘鞋。
2.电缆敷设时将电缆盘放在放线架上,(高压电缆或盘较重时可用行车将盘吊起)。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得在支架或地面摩擦拖动。严禁从车上直接推下电缆盘,滚动电缆的地面应平整,破损的电缆盘不得滚动搬运。
3.敷设电缆前,电缆沟或电缆廊道应清理干净,并有足够的安全照明。按先长后短,高压(上)-低压(中)-控制电缆(下)的顺序进行,合理布置,排列整齐,随时将临时电缆牌挂在电缆两头,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出现绞绕、张紧现象。高压电缆切断后要及时封口防潮。
4.在高处部位敷设电缆时,应采取相应的高处作业措施。
5.电缆在敷设过程中严禁有扭曲、铠装压扁、护层断裂、表面严重划伤、线芯受损等现象。
6.在运行的电缆沟或廊道内放电缆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磨破运行电缆造成漏电事故。
7.牵引电缆通过孔、洞及电缆管时,两侧均应设监护人,工作人员应避开洞口、管口,更不能用头部接近,以防伤人。
8.电缆拐弯处,作业人员必须站在外侧。在路口、过道敷设电缆时,应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拌倒伤人。
9.电缆穿入带电的盘柜时,盘上要有专人接引,严防电缆触及带电部位。电缆进入设备后,应预留一定的长度。
10.电缆敷设完毕,电缆端头应妥善处理,并采用铅丝绑扎法分段绑扎固定,以免妨碍通行和拌倒行人。
11.用兆欧表测定绝缘电阻时,防止与人体接触,试验后被测物必须放电。
(三)电缆头制作与安装
1.高压电缆头采用交联热缩电缆头套
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按工艺规程进行,工作过程要连续,尽量缩短电缆芯线暴露时间。交联聚乙烯电缆在剥切时不得伤线芯和应保留的绝缘层,电缆头的半导体带、屏蔽带不能超过应力锥中间最大处,锥体坡角要均匀。热缩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清洁,线芯要用干净毛巾和所配溶剂进行擦拭。加热要从锥体开始均匀缓慢地进行。
2.低压户内电缆头、控制电缆头采用干包头方式进行包扎。
3.电缆线芯压线鼻子时应除去氧化层,压接模具应按线芯截面试配。压接后将线鼻子上的凸痕、毛刺修理干净,最后用相色带缠绕线鼻子进行标示。
4.高压电缆接地线采用铜绞线或镀锡扁铜线,其截面为16-25mm2,使用中性焊膏与电缆屏蔽层锡焊。接地线穿过零序互感器时应对地绝缘,以免保护误动作。
5.电缆穿管后,管口应用防火材料封堵。
6.电缆终端头制作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有关规定,相位正确,所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7.低压电缆用500V摇表测试绝缘,高压电缆用2500V摇表测试绝缘并作耐压试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