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来源:六九路网
第25卷第10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o1.25 No.1O 2009年1O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0ct.2009 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黄邓军 (湖南中医药大学体育艺术部,湖南 长沙410208) 摘要:体育舞蹈受到广大大学生青睐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但目前的高校体育舞蹈课堂教学还存在 许多不足从体育舞蹈的特点以及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入手展开研究,从而为高等学校的体育舞蹈运动的开展 指明方向. . 关键词:大学体育;体育舞蹈;功能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09)10—0104—02 体育舞蹈(即国际标准舞)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是 习,从而达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娱乐休闲的目的. 源于西方国家的舞蹈艺术.1924年英国皇家舞蹈协会将民 1.2趣味性强 间的交谊舞进行整理,并规范了它的舞步、舞姿和跳法,形 体育舞蹈所显现的阳光和活力,会给人身心愉悦的感 成了摩登舞系列;2O世纪5O年代又整理形成了拉丁舞,至 觉.它改变了传统锻炼身体的形式,没有跑步的单调乏味及 此,历经100多年的发展,体育舞蹈形成了统一、规范的舞 室外跑的潜在危险、也没有购买健身器材的经济压力及长 蹈体系,它包括摩登舞(也称标准舞)和拉丁舞两个舞系,共 久锻炼的单一及审美疲劳.它改变了以往练习者要通过长时 10个舞种【lj.在国际性业余舞蹈团体(IDSF)多年的努力下, 间、重复几个动作的枯燥练习模式,把很多动作编排在一起 终于在1997年9月4日,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承认舞 进行全方位的练习而且练习者可以在运动过程中伴随着奔 蹈运动(DANCE SPORT)为该会正式比赛项目之一,舞蹈运 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使其既达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又愉 动从此加入国际奥委会家族,成为世界运动项目之一,正式 悦身心,具有很强趣味性强和人际交往功能. 纳入体育范畴[--I. 1.3对女性减脂塑身等锻炼目的效果显著又全面 体育舞蹈是一门体育学与舞蹈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 体育舞蹈的动作舒展、大方又变化多,内容丰富,既能 广义的定义为:“体育舞蹈是以舞蹈化的身体动作为基本内 减脂塑身,又可以提高人的柔韧、平衡、姿态以及心肺功能 容,以双人或集体成套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娱乐型体育 等,特别是对女性减脂塑身等锻炼目的效果显著又全面.大 项目”.凡是符合以上概念范畴的都可以称为体育舞蹈,当前 量的研究和运动实践证明,体育舞蹈对女子肌肉力量增幅 对体育舞蹈的定义是狭义的定义,认为:“体育舞蹈是以国 要比其它大众运动项目高很多,对协调性与平衡能力的锻 际规范化了的现代舞、拉丁舞为主要内容,以男女双人练习 炼效果也明显高于其它大众运动项目.体育舞蹈能很好地满 为基本形式的娱乐型体育项目”嘲戒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 足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对减脂塑身的要求,从而达到健身 引入了体育舞蹈.1990年亚运会后成立了中国体育舞蹈联 健美、塑型塑身的目的.其优良的健身健美效果好于其它大 合会,并组织了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体育舞蹈在我国逐渐 众运动项目是它风靡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展起来,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脱 1_4体育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 颖而出,成为大众喜欢的一个健身锻炼项目,同时也深受广 体育舞蹈来源于体育和舞蹈的结合,体育舞蹈是舞蹈 大高校学生的喜爱.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是顺应时代要求, 大家庭中的一员,舞蹈来源于生活,它通过人体各关节的变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积极手段,它不仅可以养成正确 化,塑造出不同的形体动作和造型,最根本的就是人体动作 姿态,良好的风度礼仪,而且可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 即身体活动,它的动作是身体本身对音乐和运动需要的内 对美的感受力,这对于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是非常宝贵的财 心表达,它的步法规范又随意,其练习非常简单,教师只要 富.当前高等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建设得还不完善,有必要 进行简单的入门引导训练.通常一般人都可以轻松利用自己 对体育舞蹈的特点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进行研究, 领悟能力学会体育舞蹈的平衡、稳定及步法技巧,即可自我 把这一门新兴学科建设得更臻完美. 进行训练. 1体育舞蹈的特点 1.5体育舞蹈练习安全性高 1。1适宜群体广泛 体育舞蹈训练所需要的空间小,只要有一块足够人跳 体育舞蹈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锻炼,不管是男、女、 动的空间就可以进行自我练习,双人练习的空间也不大,还 老、少,还是需要康复的病人,都可以通过对体育舞蹈锻炼 可以合理利用房间家具的空隙进行练习.体育舞蹈基本上在 时问、内容与运动量、运动强度的选择做各种适合自己的练 室内进行,它的运动强度也很好掌握,体育舞蹈几乎是没有 一104一 危险的运动项目. 2体育舞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功能 2.1体育舞蹈的本质功能 体育舞蹈既属于艺术范畴,也归于体育范畴,集休闲活 动、艺术活动、体育活动于一身.对于大众体育其本质功能可 用霍斯特・迈斯柏格的话来概括:“体育舞蹈不像体育运动 那般激烈,也不像舞蹈那般柔和,它兼有文化娱乐的内涵和 体育竞赛的形式,在西方被认为是永恒的真正的艺术.”体育 舞蹈有助于非认知因素的发展,可以完善大学生个性,增强 人的自信心、责任感、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坚持性、 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等个性品质,使人开朗、乐观、情绪 振奋,增进自我了解.可健全情绪生活,减轻心理压力.在优 美旋律的伴奏下,转移了精神上的疲劳,使身心得以放松.有 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手 段口. 2.2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 体育舞蹈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推动 体育生活化.体育舞蹈训练可以根据大学生练习的不同目 的、要求合理安排训练内容、练习的快慢节奏、配以相应的 音乐,从而协调运动的强度,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 行身体练习,同时欣赏美妙的音乐,陶冶身心;通过体育舞 蹈的训练,学生的形体更加匀称、姿态更加优美、动作更加 协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由于体育 舞蹈的动作简单易学,又能很好的体现张扬的个性,场地要 求又低,更能使它能够很好地融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生 活当中,无论在宿舍还是家里,无论上学还是以后工作,体 育舞蹈运动都可以伴其左右,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用的体育 健身健体项目,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并且推动了体育锻炼的生活化. 2.3健身健美、减脂塑身的功能 体育舞蹈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体育舞蹈对女 性而言,可展示其优美线条、动人之情,表现其生动活泼、热 情奔放的个性、充分表达其青春欢乐的气息;对男士而言, 可展示其剽悍刚强、气势轩昂、威武雄壮的个性美.练习体育 舞蹈可以锻炼肌肉,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控制体重、消除疲 劳、康复肌体从而重塑形体I-2'].达到健身健美、减脂塑身的目 的。自1991年以来,高校男生的身体肌肉含量显著下降 ;20 世纪末期,我国大学生的力量素质也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学校对学生力量素质的重视不够、体育课缺乏力量素质训 练、学生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科学的锻炼方法是导致学 生力量素质下降的重要原因阎.体育舞蹈的开展对于提高学 生的力量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掌握科学 锻炼方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减脂塑身效果更是明显.提 高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使练习者能够更多、更快的消耗体内 的脂肪,达到减脂与塑身完美结合.体育舞蹈既能满足女学 生减脂塑身的强烈愿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观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运动 能力、防止运动中的损伤,而且还能使肌肉更健美、形体更 匀称,完成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更好,非常符合高校体育 教学的需要. 2.4能够纠正学生的不良身体姿态 体育舞蹈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纠正体态_由于高校的学 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椅子上,坐姿不当、缺乏运动,出现 腰背部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通过体育舞蹈训练可以增 强学生腰腹部的力量,有效防止学生腰背部疾病的产生,缓 解学生因为久坐而对身体造成的影响,而对于腰背部已经 有伤病的同学还能起到康复的作用.体育舞蹈练习时要求练 习者体现优雅的气质和优美的身姿,练习者就会不由自主 地挺直腰板、两肩向后张,这也是身体为防止摔倒而做出的 本能反应,也是一种正确的身体姿态.体育舞蹈的训练对于 纠正学生不良的身体姿态、促进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能够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体育舞蹈受到广大学生青睐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中的 重要项目之一,但目前的高校体育舞蹈课堂教学还存在许 多不足:如仅限于传授一些基本理论、基础技术、简单的等 级套路等知识;忽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教学互动,学生缺少 必要的理论指导或实践练习;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 力存在很大的欠缺等等,这些不足影响了对大学生综合能 力的培养,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求.高校体育 舞蹈应立足于培养正确的姿态、优雅的风度礼仪、良好的乐 感和实际应用能力.毕竟绝大部分学生没有什么舞蹈基础, 抱着“扫盲”的心态来学习的,而且我们的目的,不是只为了 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舞蹈选手,因此,如何结合高校实际, 合理定位,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社会性,是教学的关键所 在.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有效结合的效果,这中间, 体育舞蹈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有效结合的“课内外一体化 模式”就显得很重要,它使两者相得益彰,有利于学生有效 掌握体育舞蹈理论知识和动作技术技能,进一步深化对体 育舞蹈的认识,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荣丽,张清澍,宋秀丽.论体育舞蹈U】.体育文化导刊,2009 (5):22. [2]滕海颖.论新兴体育舞蹈与高校体育卟浙江国际海运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吴燕丹,许文鑫.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教学改革的研究D]_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6. (4]颜昶,颜雪珍,徐丽平.大学生体质机能比较研究Ⅱ】.体育 科学研究,2001(4):17-17. (5]刘蓟生.2000年我国大学生体质现状与高校体育教学改 革Ⅱ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02—107. [6]涂运玉,魏华,罗明辉.高校健美操课堂教学与课外训练一 体化模式研究Ⅱ].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3. 一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