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总局回应一次性餐具抽检问题:确有安全隐患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电(记者 刘菊花、葛素表)近日有媒体报道,据最新抽查结果,我国一次性餐具半数不合格,含有致癌填充物。国家质检总局新闻发言人刘兆彬表示,质检总局正在对此事进行研究和调查。实情究竟如何?
“抽查报告”确有其事
记者5日看到了这份“最新抽查”的报告原件: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05年9月9日所发的2005年第12号文《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膜产品情况汇报》。
报告透露:“2002年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2003年在河北省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的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3%;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市场进行的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0%。
报告接着说,由此可见,一次性餐饮具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主要是,第一,卫生性能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在生产原料中添加了大量碳酸钙、工业石蜡、回收废料,导致产品的蒸发残渣(正己烷、乙酸)严重超标;第二,使用性能差,负重不合格,容积偏差大,有渗漏现象;第三,降解性能不合格,由于企业将填充碳酸钙的产品作为降解产品,但这样的产品不能真正降解。
“一次性餐具便宜得离谱”
据环境化学专家、多年从事一次性餐具“打假”工作的董金狮介绍,一次性餐具是“微
利产品”,一只正规生产的聚丙烯(PP)餐盒,成本约2角。
“为节省成本,许多产品偷工减料,比如有些纸浆模塑餐具不加或少加防水、防油助剂,产品渗油、渗水、变形以及粘结米饭等现象严重;有些所谓的环保塑料型餐具生产中用工业级塑料原料以及废塑料代替食品级原料,生产中任意加入工业石蜡以及滑石粉等,产品以及包装箱上根本没有企业标识,但是在外包装以及快餐盒上还醒目地打着‘环保餐盒’、‘降解餐具’或‘城市环保’等字样,其实这类不易降解、没有回收价值的产品根本不符合卫生要求和环保要求。”
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以及废塑料等违禁材料,将导致饭盒中所填加的矿物质和添加剂等与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者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细胞癌变。
而这些不合格的产品,成本往往只有几分钱,出售的价格“便宜得离谱”,渐渐把一些合格产品挤出了市场。
废塑料管理令人忧
“车间边角料、饮料瓶、医疗塑料垃圾、农药瓶……只要是塑料,都能被不法厂商‘回收’来做一次性餐具。”董金狮说:“废塑料用来加工餐具的生产原料,危害是潜在的、复杂的。”
他介绍了这种“加工”过程。先将废塑料粉碎,然后清洗两遍,洗过的水很脏。然后烘干、熔化,再挤成条状、切成颗粒。如此,废塑料摇身成为一次性餐具的“原料”。河北
省文安县几乎家家户户“搞废塑料”,当地人号称“没有处理不了的废塑料,处理废塑料没有不挣钱的”,“只要是个玩意,都能用废塑料做出来”。经常去这个县的董金狮说,县里有几个“怪现象”。一是喝水都喝纯净水,因为地下300米以上的水都已被污染,300米以下的也只能用来洗脸洗脚。二是几年来征兵体检没有合格的。“废塑料从收集、加工、出售、利用,整个过程管理空白,在市场上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技术来检验,更没法处罚,所以不法企业越做越胆大。”董金狮说。
北京劣质餐盒20%来自定海
昨天,全程参与了我国一次性餐具调查行动的董金狮说,北京市场上不合格的餐具有一半来自河北永清县、天津定海县等地区,另一半来自北京的地下工厂和小作坊。
今年7月在天津定海县,他们在一家生产一次性餐具的地下工厂检验发现,这家工厂使用的原料竟都是废塑料,还大量添加了国家明令禁用的工业石蜡等有害物质。
据了解,北京地区的劣质餐盒有20%来自该地区。董金狮介绍,目前市场上1吨聚丙烯(PP)的市场销售价在11000元上下,而填充物1吨的市场价格连2000元都不到,这就是很多厂家非法添加填充物的原因。
非法添加工业石蜡长期摄入可能致癌
董金狮说,许多厂家在产品原料中添加的滑石粉、碳酸钙等竟超过了50%,这就导致餐具中的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用热水一泡、微波炉一转,有害物质就会溶解在食物中,长期摄入会导致消化不良、胆结石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如果餐具里含有工业石蜡,甚至可能致癌。
一次性餐具使用环节三不管
“卫生部门管的是餐饮企业的环境卫生和餐具消毒,质监部门管的是生产领域,工商部门管的是流通领域,而最关键的使用环节却成了‘三不管’。但餐馆打包、送餐公司送餐,用的都是一次性餐具,这是个关键环节。”另据董金狮介绍,“市场标注降解餐盒的80%都是劣质产品。”
另据悉,两年前部分品牌方便面的包装盒也被发现存在问题。
市场小调查:劣质餐盒一天卖八箱
“这种一次性餐盒每天都能卖七八箱。”昨天下午,记者在东郊市场发现,手感软、轻轻一撕就破的劣质餐盒在多个摊位都有出售,一位摊主表示,因为价钱低,这种餐盒销路非常好。记者注意到一次性餐盒最常见的有4种,价钱最高的为每个0.4元,最低的只有0.09元。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卖得最快的是价格在每只0.16元的这种,一般每天都能卖出7至8箱。
据介绍,每箱大致在800个左右,分别销往市区的各个餐馆。根据董金狮介绍的鉴别方法,记者发现这种餐盒质感较软,用手轻轻一撕就破。“这么软能盛东西吗?”对方说:“都是北京的产品,质量绝对没问题。”
如何鉴别劣质一次性饭盒
工业用料加工出劣质餐具
于女士称买餐盒时她还专门挑选了写有“可降解”字样的餐盒。昨日上午,中国包装
协会专家董金狮在吉祥村一集贸市场指出,这样的“降解餐盒”只是商家招揽生意的幌子。
据了解,市面上的一次性餐具包括降解餐盒、纸浆餐盒、发泡饭盒、一次性塑料水杯、食品塑料袋、餐巾纸等。董金狮介绍说,劣质塑料餐具主要有三方面不合格:一是原料中含有废塑料;二是加工时添加有工业滑石粉或工业碳酸钙;此外,为了使成品光洁、加工时省电,有的生产者还加入了工业石蜡。
长期接触劣质餐具可致癌
不合格原料加工的塑料餐具危害甚大。如果原料中有废塑料,其中铅、镉等重金属的含量将超过正常标准,可导致幼儿智力发育减缓;石蜡加多了可给接触者带来拉肚子、呼吸道疾病等危害。更为严重的是,其中的苯类化合物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质,在工业石蜡中含量极高;此外,滑石粉、碳酸钙中重金属溶于醋酸、油中,长期超量接触容易引发胆结石。
尽管危害这么大,但受利益驱使,还是有商家选择工业用料来降低成本。据悉,一吨食用滑石粉售价在1000元以上,而工业滑石粉的价格每吨不超过200元。
手摸、鼻闻鉴别劣质塑料餐具
董金狮称,辨别劣质塑料餐具有一个顺口溜:手摸软绵绵,轻轻一撕就破裂,一闻刺鼻又呛眼,遇热变形又渗漏,扔到水里就下沉。昨日中午,在西安多家集贸市场,董金狮现场给群众传授起辨劣顺口溜。他建议消费者,尽量不要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就餐时还要避免有色餐巾纸,如果真要使用这类商品,一定要留意其有无标识和厂家的名称、代号。
国家禁止塑料餐具原因及环保餐具知识
为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并能选购合格、优质的环保餐具,北京市环保和餐具部门根据现餐具市场产品混乱的情况,多次组织工商、新闻媒体、生产企业抽查打假,同时将环保餐具系列小知识告之广大消费者,以便自觉抵制假冒伪劣环保餐具。下面就环保餐具的一些知识,解答如下。
一、为什么国家要禁止发泡塑料餐具?
中国政府规定从2001年元月1日起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理由如下:
1、发泡塑料餐具用完废弃后难于回收利用;
2、在环境中不容易腐烂降解;
3、部分企业生产中用的发泡剂为丁烷(即打火机的气体),易着火,不安全;
4、产品在高温下(>90℃)有害物易溶出,使用不安全,特别是在微波炉中使用易熔化;
5、产品体积大,运输、仓储不方便。
二、环保餐具分哪几种类型?
将一次性餐具按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降解方式、回收水平分为以下三大类:
1、生物降解类:如纸制品(含纸浆模塑型、纸板涂膜型)、食用粉模塑型、植物纤维模塑型等;
2、光/生物降解性材料类:光/生物降解塑料(非发泡)型,如光生物降解PP类;
3、易于回收利用材料类:如聚丙烯类(PP)、高抗冲聚苯乙烯类(HIPS)、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天然无机矿物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品等。
三、环保餐具是否就是降解餐具?
不是。环保餐具包括易回收、易处置和易消纳(降解)3种类型,可降解只是其中一种。降解只是回收利用的补充,也就是当某种包装材料使用完后难以回收利用或回收价值低时可以考虑使用降解包装。
四、降解餐具是否不用回收了?
不是。任何材料都不应随意乱丢弃,应积极主动搞好分类和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即使可降解产品,也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置或利用,离开特定的环境因素谈产品降解快慢和降解产物是无稽之谈。
五、你知道什么样的餐盒才是真正的环保餐盒吗?
1、产品颜色、质地均匀,手感好,强度高;
2、盛冷热食品时没有异味散发;
3、易于回收和利用或环境降解;
4、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达到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5、产品上有企业名称或产品代号的明显标识。
六、你知道假环保餐盒有哪些特征?
1、手摸软绵绵,一搓就掉粉,使劲一撕就破裂,闻刺鼻又呛眼;
2、包装箱和餐盒上无厂名、无商标、无生产日期;
3、较合格产品重,价格便宜,如普通米饭盒在15g以上,价格一般在0.12元以下;
4、产品表面有\"降解餐盒\"、\"环保餐盒\"、\"城市环保\"等字样,其实并不是环保,真正的产品是没有以上标识的,靠的是健全的手续和优质的产品。
七、你知道市场上为什么会出现真环保餐盒和假环保餐盒吗?
真环保餐盒成本高而假环保餐盒成本低,有些厂家受利益的冲突,不顾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依然违背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假环保餐盒。
八、你知道假环保餐具为什么会如此畅销吗?
1、经销商获得利润比较大;
2、消费者缺乏消费知识;
3、使用者为降低成本图便宜;
4、部分产品只是在模具上刻上\"环保餐盒\"、\"降解餐盒\"、\"城市环保\"等字样,而实际上根本不环保,卫生性能极差,而有些消费者只认这些字样,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情况。
九、你知道使用假餐盒有什么危害吗?
假环保餐盒是内含有大量滑石粉或碳酸钙等无机矿物填充料的产品(也有少数用废塑料或废纸制作的餐具,危害更大)。醋酸残渣超过国家标准好几倍,环保和食品卫生均不过关,易对人体造成如胆结石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危害。
识别劣质餐盒有五招
来源: 添加时间:2009-6-24 21:44:58
部分生产厂家为降低产品成本,在生产中大量使用工业级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导致市场上流通的部分一次性非发泡餐盒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特别是乙酸超标严重,长期使用的人群,体内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或出现重金属中毒等。
以下几种方法可鉴别劣质餐盒:
闻,闻上去有刺鼻味道;
撕,劣质餐盒摸上去软绵绵的,且轻轻一撕就会破;
折,一折会出现白色蜡印;
漏,遇热会变形,还存在渗油渗水现象;
沉,撕裂后放入水中容易下沉。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时,只要产品上有质量安全标识QS及编号,就可放心使用。
如何识别有毒餐盒
剩菜打包、送餐上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一次性餐盒。然而,这种餐盒在带来方便的同时,很可能也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危害。
餐盒原料中可能有医疗垃圾
这种劣质餐盒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等矿物质,有的厂家在原料中使用了60%以上的碳酸钙,有的甚至加入石蜡、废塑料,醋酸残渣超过国家标准好几百倍,这样,不仅餐盒在使用中有很大的异味,这些矿物质和添加剂很容易在水、醋、油中溶解,进入人体后,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长期、慢性危害,轻的会引起消化不良、肝系统病变,严重的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会致癌。此外,对儿童智力发育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值得提醒的是,有的产品原料中掺有各种废塑料,其中可能含有工业塑料、建筑塑料,甚至有农药瓶和医疗垃圾。这些非食品包装用的塑料中含有聚氯乙烯、硬脂酸铅等物质,容易溶入食物中,危害人体;农药瓶上残留的农药会直接影响健康;而医疗垃圾携带的病
菌有些是耐高温的,会造成疾病传播。
有毒餐盒一撕就破
伪劣餐盒对人体危害如此之大,为何还能在市场中大行其道?除了经济利益的驱动之外,消费者对这种餐盒认识不足、不会辨别也无形中助长了其蔓延。不少有毒餐盒上都标有“环保餐盒”、“降解餐盒”、“城市环保”等字样,而有些消费者只认这些字样,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情况。
其实,这些不合格的餐盒具有较明显的特征,很容易辨别:从触感上看,这类产品摸上去感觉软绵绵的,轻轻一撕就容易破裂;从气味上看,闻起来刺鼻,有的甚至会刺激眼睛;从重量上看,较合格产品重,放在水里就下沉;从包装上看,包装箱和餐盒上无厂名、无商标、无生产日期。
合格的餐盒光泽度好、质地均匀、手感好、强度高;盛食品时没有异味散发,产品上有企业名称或产品代号的明显标志。
大家在使用一次性餐盒前应多长个心眼,如果怀疑其质量,最好不要用,更不要盛放食物后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其中的有害物质在高温情况下更容易析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