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6卷第2()期2006年l0月 科学技术与工程 Vol_6 No.20 0ct.2006 l67l一1815 f 2006)20—3324—05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⑥ 2006 Sci.Tech.Engng.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刘慧敏戴更新 (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青岛266071) 摘要从物流企业的实际出发,建立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三种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具体物流企 业进行实证性分析,通过对保序性和保距性的衡量来判别各个评价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 实证分析 中图法分类号 F272.5; 文献标识码A 要想使物流企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必 体系的文献,如鲍尔索克斯 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 须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的动态绩效评价和分析。绩 来研究物流企业的绩效;王勇 6 从成本、效率、风险 效评价方法作为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 物流企业的评价中应用得较多的主要有模糊评价 系。从风险这一角度考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是王 法、主成分分析评价法、层次分析评价法和比较分 勇等人的首创。程国平等人lJ 认为物流的本质特点 析评价法等。每种方法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对被评对 在于服务.因此应以物流供应商为评价主体,从服 象进行排序评价,如文献[1]用模糊评价法从服务 务质量角度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刘秉镰、王鹏 质量的角度对物流企业进行评价,文献[2]采用了 姬[7]依托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构架,建立了“3+1”物流 TOPSIS法等,但由于各种评价方法对原始数据的处 企业绩效分析的模型,从财务绩效评价、客户业绩 理、权数的确定、评价方法本身掌握的标准和计算 评价、内部经营业绩评价和学习创新绩效评价4个 方法的不同,使评价结果存在着差异。因此存在一 方面进行。这方面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本文不再进 个问题.即如何对各种绩效评价方法进行优劣判 行分析评价.各评价指标基本选自刘秉镰等人构建 断。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研 的指标体系,见图1。 究,如王青华等人一 对四种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并指 出适用场合;进行同样研究的还有牛秀敏等人l4],但 都集中于定性方面的研究。 本文拟用上述几种主要绩效评价方法对物流 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并采用相关系数、关联度等 指标分析排序结果,指出各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 上提出正确选择和运用绩效评价方法的建议,在力 求完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同时为研究和运用者 科学地选择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l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2006年6fl 23}j收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371024)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刘慧敏(1978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 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研究。E—mail:hmliu78O7O7@163.corn。 图1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期 刘慧敏,等: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3325 2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2.1原始数据的获取 现以某地区2002年具有代表性的五个物流企 业效益指标为样本数据 ,对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 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比较优选。 表1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 2.2层次分析法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实证分析 层次分析法将数学模型和专家的经验智慧合 理地结合在一起.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和主观判断数 学化,不仅简化了系统分析与计算工作.而且有助 于决策者保持思维过程和决策原则的一致性。所 以.对于比较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它能得到比较 满意的决策结果。 首先构造判断矩阵。设比较判断矩阵A={嘶}, ( , =l,2,…,凡)。其中 是对本层次的凡个要素进行 两两比较来确定的,表示本层次第 个要素对第 个 的相对重要性,判断尺度采用l一9标度。 其次确定各指标权重。矩阵A的特征向量 是 各要素的相对重要性向量.采用方根法规范化数 据.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得出相对于因素B 的一个重要程度的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最后是绩效评价结果的确定。在以上步骤中. 已经分别求出每层因素相对于上一层的权重.相乘 并求和,就可得出该企业的最后分值.并将各企业 的最后评价结果归一化处理。 最终结果如表2。 表2 AHP法 2.3模糊评价法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实证分析 为了对多个物流企业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通 常需要让多个专家针对每个被评价的企业在各种 指标下给出评价信息.并且在综合专家们的评价信 息基础上,对被评价企业进行排序。可以看到.专家 在对某个指标做出评价时.给出近似语言的模糊评 价信息是比较方便的。因此下面采用模糊多指标评 价方法进行具体计算。 第一步.建立物流企业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 型,如图l所示。 第二步,在评价过程中,需对每个评价指标设 立一组模糊评价值。对每一个指标值可设立四种模 糊评价结果:好(8~l0分)、较好(5~7分)、一般(2 4 分)、差(1分),记为: :{ 。:质量差(1分), :质量一 般(2~4分), 3:质量较好(5~7分), :质量好(8~10 分)}。评语集记为 ={ ,, ,…, },评价人员对二级 指标的评分记为 ,(i=1,2,…,m =l,2,…,凡)。 第三步,确定各指标权重 。 q ∑ 妇 二级权向量为:W = 型一。 ∑∑ j=l p=l n 其中:p=l,2,…,q,是评价人员数;0≤W ,∑W =l, j=l i=1,2,…,m。 凡 口 ∑∑ 一级指标权重为:W — L。 ∑∑∑ i=1 j=l p=l 第四步,建立模糊变换矩阵A。通过模糊变换公 式Y产 算出各个二级指标评价结果向量为y 并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一级模糊判断矩阵A。同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326 科 学 技 术 与 T 程 6卷 利用变换公式Y=WA,得到一级指标评价结果向量y 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评价结果向量记为y={Y ,y2, …竟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下面对以上三种方法进 行优劣判断。 ,Y }。 最后采用最大隶属度法给出物流绩效的最终 3.1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判断 显然,任何一种评价方法的结果都很难使人信 综合评价并排序如表3。 表3模糊评价法 2.4主成分分析法在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中的实证 分析 由于本文所建的评价体系因素众多,而主成分 分析法采用降维的方式。可以把众多评价指标用几 个综合指标来表示,所以以下采用PCA法来计算。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1,用 表示第i个企业第 个指标的标准值,采用SPSS软件 得到相关矩阵R,计算出R的特征值及其对应的正交 标准化特征向量 ,并根据 ≥85%的条件确定了用 于建模的主成分个数为4。表4ylJ出了对应的4个主 成分的特征值及其方差贡献率。四个主成分Y U 表4特征值及其贡献率 以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企业绩效,根据分值 大小对企业进行优劣排序,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PCA法 3各种评价方法排序结果的比较分析 虽然各种评价方法都可以用于综合评价,但对 一个复杂对象的评价能否准确,不但受所挑选的专 家群及描述被评价对象特征的指标体系的影响,还 受所选择评价方法的影响,如以上所示,对同一组 企业使用不同方法进行评价其结论就存在一定差 异。那么在对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实际应用中,究 服,所以采用序号总和理论的结果作为合理等级排 序的依据,即将不同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相加,按 此结果进行排序,将此排序作为真正的位序;如果 出现两个被评价企业序号和相等,则采用众数理 论,借助于位序的频数分布求出真正的位序。 在得到真正位序的基础上进行位序等级相关 系数的计算。位序等级相关系数是对评价方法保序 性的衡量,如果出现两种评价方法的保序性相同, 为判断方法的优劣,需进行保距性的衡量,测度它 的指标为关联度。 3.1.1保序性的衡量 首先根据序号总和理论对以上三种评价方法 的结果进行计算,得到各企业序号总和分别为3、 l2、7、l3、lO,按序号总和排序为l、4、2、5、3,不需要 借助众数理论。 假设位序资料阵为z-( ) ,m为评价方法数, 真正位序列为z0=(z0 , ,…, ),则位序等级相关 系数为 n ri=1—6ED2o./(n3-n) ( l,2,…,m), =l D2ii=( 一 ) 。 等级相关系数r 越大,保序性越强。此lt ̄m=3,,n=5, Zo=(1,4,2,5,3),则位序等级相关系数r=(0.9,0.7, 0.9),也可借助=I ̄SPSS统计软件求Spearman ̄ll关系 数,结果相同。 即层次分析法与序号和法的相关系数为0.9,显 著性概率p=0.019<0.05,两方法高度正相关; 模糊评价法与序号和法的相关系数为0.7,显著 性概率p=0.094>0.05,两方法相互独立; 主成分分析法与序号和法的相关系数为0.9,显 著性概率p=0.019<0.05,两方法高度正相关。 从上面计算结果来看,模糊评价法与真正排序 存在较大差异,AHP法、PCA法与真正排序基本一 致,两方法保序性相同。 3.1.2保距性的衡量 首先计算综合评价值。假设有m种保序性较好 的评价方法的评价值资料矩阵y=( )一综合评价值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期 刘慧敏,等: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的实证研究 3327 参考数值序列为 ( -, ,…, ), 的计算公式 为: 4 结束语 。 ~ ~ Yq=∑A :l 其中A = /∑ 。 :l 本文中采用的三种综合评价方法原理不同.使 用条件不同,各自存在优缺点,评价时应用效果也 不同.在应用到具体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的实践中应 注意对这些方法的正确选用。本研究显示.相比而 得出 (0.38,0,0.27,0.O1,0.21)。 若两种方法具有相同的保序性.为判别优劣. 首先计算关联系数.公式为: mill Inln1 一 l+u.5max max1  l铲— 一 l 』 关联度为 . n 胁=上∑£关联度大的方法为优。 n j=l 计算得到: l=0.973 3, =0.995 8; l。 即主成分分析法与真正排序最为接近.其次是 层次分析法。因此.主成分分析法优于其他的评价 方法,同理,在两种主观赋权法中,层次分析法优于 模糊评价法。客观赋权法优于主观赋权法。 3.2各种评价方法的综合分析 模糊评价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判断的模糊性和 不确定性问题.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 定量化。但是不能解决评价指标间相关造成的信息 重复问题,并且权重的确定带有主观性.在一些评 价对象的属性比较模糊,不易量化的问题中可以最 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势。 层次分析法通过两两比较标度值来确定权重. 较好地实现了定性与定量的统一,且层层分解的特 点使复杂问题的处理简单化。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仍 未摆脱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两两比较的特 点使得本方法对多因素问题的处理方面稍显力不 从心,权重确定过程太过繁琐.评价专家容易出现 认识上的模糊性.使结果准确度下降。 PCA根据综合因子的贡献率确定权重的方法是 它区别于以上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使得评价结果 客观合理;用较少的指标来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 既解决了信息重复的问题,又可以简化指标体系. 这些特点使得本方法在以上研究中脱颖而出.成为 效果最好的方法。它唯一的缺点是结果跟样本量的 规模有关系,计算过程较以上方法更繁琐。 言.PCA可靠性比较高.误差小.比较适合于评价 指标众多的复杂样本的综合评价。而物流绩效评价 是一种典型的多指标问题.涉及的因素繁多.因此 用PCA来评价即可以简化问题,又不会影响结果的 客观性。但是每种方法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侧重点 不尽相同.鉴于所选择的方法不同.有可能导致评 价结果的不同,因而在对物流企业进行绩效评价 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企业本身的特性.在 遵循客观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 合适的评价方法。 参 考 文 献 l 程国平,刘世斌.基于服务质量的物流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 应用.价值工程,2005;(7):57—60 2孙晓东,焦月,胡劲松.企业物流绩效评价的灰色关联理想解法 (GC--TOPSIS).第十七届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哈尔滨.2005 3王青华,向蓉美,杨作廪.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统计与 信息论坛,2003;(3):30—33 4牛秀敏,郑少智.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知识丛林. 2oo6,(3):l42一l43 5 [美]鲍尔索克斯.物流管理.北京:机械T业出版社.1999 6王勇,杨文慧.关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探讨.商业研 究,2003;(4):l63一l65 7刘秉镰,王鹏姬.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物流企业绩效层次分析.中 国流通经济,2003;(7):58—6l 8 尚卫平.综合评价方法的优选.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2): 50—52 9陈孝新.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实证比较.江两财经大学学报. 2004;(3):20—23 l0王青华,向蓉美,杨作廪.几种常规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统计 与信息论坛,2003;(3):30—33 l1 虞晓芬,傅玳.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综述.知识丛林.2004: (11):l19一l2l l2 白雪梅,赵松山.多种综合评价方法的优劣判断研究.统计研 究,2000;(7):45—48 l3 张蕊.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当代财经.2006. (2):109—11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328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Perform锄ce Evaluation Methods among Logistics Companies:An Empirical Analysis LIU Huimin,DAI Gengxin (Depanment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sineering,Qingdao UniVersity,Qingd∞266071) 『Abstract] Build up。n the previ。us studies on the index system of performance eValuati。n,three me h。ds。f erfo邢ance evaluati。n are investigated. An empirical analysis is empl。yed to analyze individual log tics nterprises and distinguish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performance eValu i。n m。 h。d・ [Key words]logistics performance appraise method empirical analysis (上接第3323页)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EOQ Model under No--shortage and Instantaneous Replenish the stock ZHENG Kejun,HU Guosheng (De pl-0f Management,Guangdong Vocational InstiIule。f Science nd aTechnology,Guangzh0u 5lO64O) e [Abstract]Nowdays,thare are still many enterprises used ec。n。mic。rder quantity m。del(EOQ) 。。rd,materials.The effects of the changes of the EOQ m。de1 Vaft。us parameters。r Variables on the 。 P。。 i “l are main discussed.Drawing a c。nelusi。n that the。utput of this mode1 is n。t sensifiVe t。its Vari。“ p mm。t 玛 or variables,and thus prove the good usefulness of the EOQ mode1・ [Key words]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 inode1 sensitivity 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