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业科技 2009-1 浅析园林绿化中树木的选择与配置 田丽敏1 选择与配置的原则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林局 215128) 季花、桂花、夹竹桃等体现夏秋的特点;以银杏、鸡爪槭、七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正确选择树种并加以合理配置,从 而成功地组织和建立园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应从园 叶树、枫香树、无患子、乌桕、卫矛等红、黄叶体现深秋景 色;以黄瑞香、腊梅、茶花、梅花、南天竹等点缀冬景,其 林树木的美观和实用出发,充分发挥园林树木的综合功能, 把树木布置得主次分明,构成一幅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晦 明变化的美丽图景,在构图上能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相 融和,使人们感到美观大方、合情合理。因此,在树种上的 选择与配置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美观、实用、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园林建设的主要目 的是美化、保护和改善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优美、宁静、舒 适的环境。在考虑发挥园林综合功能时,应重点满足该树种 配置的主要目的。如道路两侧栽植的树种,应符合行道树种 选择条件与配置要求;陵园墓地栽植的树种,应给人以庄 重、肃静的感受等。此外,许多树种具有经济用途,应适当考 虑生长快、材质好的速生、珍贵、优质树种以及其他一些能 提供贵重林副产品的树种。 1.2树木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原则 1.2.1生物学特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生物学特性即 树种在形态和生长发育上所表现的特点和需要的综合,包括 树木的外形、生长速度、寿命长短、繁殖方式及开花结实特 点等。这些特性在配置时必须与环境相协调,以增加园林的 整体美,如在自然式园林中,树形应采用具有自然风格的树 种;在整形式园林中则应选择较整齐或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树 种;在庭园中心栽植的孤植树可配置寿命较长的慢生树种; 在不同的形式结构和色彩的建筑物前,则应采用不同树形、 大小以及色彩的树种,以便与建筑物协调或对比衬托。 1.2.2生态学特性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生态学特性即 树种同外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不同要求和适应能 力,如对气温、水分、土壤、光照等的要求。每个树种都有 其适生条件,所以在树种选择与配置时,一定要做到适地适 树,最好多采用乡土树种。在设计时要注意树种的喜光、耐 寒程度及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和干湿程度等,还要注意病 虫害相互蔓延的可能性。总之,应以树种的本身特性及其生 态条件作为选择树种的基本因素。 1.3季相变化必须很好配合的原则 树种的色彩美在园林 中效果最明显,在树种配置时要求四季常青,季相变化明显, 且花开不断。但大部分树木的开花期集中在春夏两季,夏季 过后,开花的树种就逐渐减少。因此,在园林中配置树木时, 要特别注意夏季以后观花、观叶树种的配置,要掌握各种树 种的开花期,做好协调安排。为体现强烈的四季不同特色,可 采用各种配置方法来丰富每个季相,如以白玉兰、碧桃、樱 桃、海棠等作为春季的重点;以荷花、玉兰、紫薇、石榴、月 92一 色彩效果十分鲜明,也体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 色。实践证明.一个植物景点,以具有两季左右的鲜明色彩 效果为最好。 1.4 色彩必须调和的原则 园林树木的花、果、叶具有不 同的色彩,同一种树的花、果、叶色彩也随季节的转移做有 规律的变化 因此,在树种配置时,应避免在同一时期出现 单一色彩的花、果、叶,而形成单调无味的感觉。要注意色 彩的调和和变化,使各种景色在不同时期交错出现。 2配置方式 所谓配置方式,是指在园林中树木搭配的样式。要根据 具体绿化环境条件而定,~般可分为规则式配置及自然式配 置两大类,前者排列整齐,有固定的形式,有一定的株行距; 后者自然灵活,错落有致,没有一定的株行距。两者应用于 不同场合,树种选择也各有差异。 2.1 规则式配置 树木的栽植按集合形式,即按一定的株 行距和角度、有规律的栽植。多应用于建筑群的正前面、中 间或周围,配置的树木要呈庄重端正的形象,使之与建筑物 协调,有时还把树木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或作为建筑物及美 术工艺来运用。 2.1.1 中心植。栽植于广场、树坛、花坛等的中心位置,以 强调视线的焦点。宜选用树形整齐、轮廓线鲜明、生长慢的 常绿树种,如圆柏、云杉、雪松、苏铁等。 2.1.2对植。两株或两丛同种、同龄的树种左右对称栽植 在中轴线两侧。常运用于建筑物前、大门或门庭的入口处,以 强调主景。要求树木形态整齐美观、大小一致,多用常绿树 种,如圆柏、龙柏、云杉、冷杉、柳杉、荷兰玉兰等。 2.1.3列植。树木按一定几何形状行列式栽植,有单列、双 列、多列等方式,一般为同种、同龄树种,多用于行道树、防 护林带、绿篱或树群.片林等。 2.1.4三角形植。树木按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形状 栽植。 2.1.5 圆形或多角形植 包括按环形、半圆形、弧形、单 星 复星、多角星等几何图案栽植,可使园林构图富于变化。 2.2 自然式配置 是仿生树木自然群落构图的配置方式, 目的是创造一个让人们休息、游乐的自然环境。最好采用树 姿优美、叶色富于变化的树种,尤以有鲜艳花果者为好 就其 (下转第1 2i页) 收稿日期:2008-08-07 上海农业科技 2O09—1 稻田,供试品种为“秀水”系列,机插秧。5月28日播种,6月 表 32%骄子EC防治四代稻纵卷叶螟效果比较 18日移栽。小区试验于8月28日施药,时值四代稻纵卷叶螟1 龄幼虫高峰期,每亩兑水50l(g,小机喷雾。9月14日调查稻纵 卷叶螟虫苞及残留活虫数,每小区随机抽查30穴,与空白对照 相比,计算保苗效果及杀虫效果。大田示范试验于8月28日、 9月5日施药2次,每亩用水量150kg,采用工农36大机喷雾。 9月14日调查稻纵卷叶螟虫苞及残留活虫数,方法同上。 2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试验防效结果表明(见表),骄子对四代稻纵卷 叶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亩用32%骄子EC 5og的保苗和 叶螟的残效期较长,在实际生产应用中,通过在三代一峰纵 杀虫效果分别为78.66%和89.47%。亩用20%甲维·毒 卷叶螟低龄幼虫期用药1次,基本上可控制该峰次的危害,药 WP80g、80%锐劲特EW2g保苗和杀虫效果分别为79.75%、 效期可达l0~15d 15~20d的残效期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75.95%和85,51%、8】.58%,防效基本相仿。 在本试验中,骄子对四代稻纵卷叶螟表现出优异的防治 2。2示范防效据示范结果(见表),示范区亩用32%骄子 效果。小区试验中亩用32%骄子EC 50g的保苗、杀虫效果 EC 50g在四代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和3龄幼虫高峰期用 分别为78.66%和89.47%,防治效果明显。大区示范中亩用 药2次,其保苗和杀虫效果分别为96.38%和97.37%,防治 32%骄子EC 50g也表现出优异的防效,保苗、杀虫效果分 效果十分显著。亩用20%甲维·毒WP 80g对四代稻纵卷叶 别达96.38%和97.37%。 螟的保苗和杀虫效果分别为94.03%和96.06%,防效表现同 据上述试验和示范情况,可在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 样优秀。 生的年份,亩用32%骄子EC 50g在卵孵高峰期用药1次, 3小结 能有效控制其发生危害,该药剂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具有良好 骄子为丙澳磷和氟铃脲的复配杀虫剂,氟铃脲对稻纵卷 的推广应用前景。 牛宰木木掌木掌木牛术术十木率车木枣木车幸木冲c率 (上接第92页) 森林那样形成自己独特的社会和森林环境条件。树群有单纯 配置形式来讲,不是直线、对称的,而是三五成群,有远有近, 树群和混交树群两种。(1)单纯树群:以同一种树种组成, 有疏有密,有大有小,相互掩映,生动活泼。宛如天生。 如圆柏、松树、水杉、杨树等,给人以壮观、雄伟的感觉。多 2.2.1孤植。一株树单独栽植,或2~3株同种树栽在一起而 以常绿树种为主,但这种树群林相单纯,显得单调呆板,且生 仍起一株树效果的称为孤植。这种方式最能显现树木个体自然 物学上的稳定性小于}昆交树群。(2)混交树群:在一个树群 形态,对其姿态、色彩等都要求具有优美独特的风格,在园林 中有多种树种,由乔木、灌木等组成。在配置时如用常绿树 统一体中,与周围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它栽植的位置突出,常 种和落叶树种混交,常绿树种应为背景,落叶树种在前面l高 是园景构图的中心焦点和主体。因此,在选择孤植树时要求姿 的树在后面,矮的树在前面;矮的常绿树可前可后。具有华 态丰富,可形成绿荫,供夏季游人纳凉休息,色彩要丰富,随 丽叶片、花色的树在外缘,从而组成有层次的垂直构图。树 季相变化而呈现美丽的红叶或黄叶,最好具有香花或美果。 群的树种不宜过多,最多不超过5种。通常以l~2种为主。 2.2.2 对植。在规则式配置时,对植要求严格对称,布置 要注意每个树种的生长速度尽量一致,使树群有一个相对稳 在中轴线的两侧。而在自然式配置中,对植不是均衡的对称, 定的理想外形。 在道路进口、桥头、石级两旁、河流入121等处,可采用自然式 2.2.5片林。是较大面积的多数植株成片的栽植,如城乡 对植。一般采用同一树种,但其大小、姿态必须不同,也可在 周围的林带、工矿区的防护林带、自然风景区的风景林等,它 侧为一株大树,在另一侧为同树种的两株小树,还可以是两 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森林社会和对小气候影响方面与森林相 个树丛或树群的对植,但树丛或树群的组合中树种必须相近。 似,在结构上与树群相同,可组成单纯片林或?昆交片林。在 2.2.3丛植。2~10余株树栽植在一起谓之丛植。树丛在 自然风景林区应配置色彩丰富、季相变化的树种,还应注意 园景构图上是以群体来考虑的,主要表现的是群体美,同时 林冠线的变化、疏林和密林的变化。在林间可留有一定面积 还要突出个体美,树丛和孤植树是园林中华丽的装饰部分, 的空地,为游人小憩。 其功能是作主景、配景和遮荫。作主景用的树丛其配置手法 3结语 与孤植树相同。 在一个大面积的绿地上,从孤植树、树丛、树群到片林 2.2.4群植。比树丛更大的群体称为树群,一般组成树群 的配置,应协调分布,渐次过度,使人产生深远的感觉。如 的株数应在20株以上。但它在构图上只表现群体美,而不表 以风景林或树群作背景,配上颜色不同而和谐的树丛和孤植 现个体美,且树群内部各植株之间的关系比树丛更加密切。 树,就可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景局部。巧妙的配置可使游人在 但它又不同于森林,对小环境的影响没有森林显著,不能象 不同方向都可看到许多风趣不同的优美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