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现状背景:
全国公共馆藏书总量不及高校
从权威部门的资料获悉,我国1000余所高校拥有藏书6亿多册,公共馆仅为4亿册;高校馆拥有网络版电子期刊的65%,公共馆仅为28.6%;高校馆拥有联机数据库为30%,而公共馆仅为2.9%。从这组数据,我们能很明显地看出,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还显得十分缺乏。如果将高校馆开放,无疑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住在一个被大学包围的环境里,却不能充分利用它们的图书馆资源,太可惜了。”家住海淀区五道口附近的陈女士感叹道。与陈女士同样表达此愿望的,还有更多的求知欲强烈的校外读者。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影响:
高校方面:
(1)推动了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高校的图书馆由于对外开放在政府社会的扶持下硬件设施会得到很大提升。通过信息传输增加了公众与高校的互动,增强高校的影响力,对高校的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2)①高校图书馆虽然开放有好处,但大学本身就是少数人才能进的,从比例上说是这样。其图书也是专业化的,对于大众来说固然可以获取知识,但也形成了对专业学者的竞争。
叮叮小文库
②社会的人进来,高校内部会面临着更多的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还有珍贵图书的保护问题。现阶段,各高校都大幅度扩招如果对外开放会造成图书资源在某些情况下非常紧张,而且对大学生学习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且在众多学生和大量市民对学校和图书馆的管理也面临巨大挑战。
社会方面:
(1)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服务于知识文化的传播、社会文明的提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一个方便公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素养的平台。推动的信息流通,优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2)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在某些方面会使公共图书馆健全的过程延长。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会造成与城市公共图书馆部分功能有重复使其得不到充分发挥,降低其功能和作用。 政府方面:
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减轻政府负担。让公共产品真正地“公共”起来,也提升了政府的形象。在如何整合社会资源使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方面也面临许多管理难题。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原因:
高校方面:
(1)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知识殿堂,它负责为社会和人类进步提供知识,
2
叮叮小文库
促进人类文明素质的提升,也是承担社会责任表现.
(2)从历史上看,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自大学在欧洲产生一直到近现代,一流的大学都是开放的,而不是自我封闭的.
(3)寒暑假期间,高校图书馆长时间闭馆,显然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做好为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直接服务社会,这是新形势对高校图书馆提出的要求;而高校也想借对外开放,增强自身影响力促进图书馆设施建设
社会方面:
(1)社会市民大众的迫切愿望,“资源共享”在大众观念上已达到共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种发展趋势 。
(2)不少城市为建图书馆而建图书馆,华而不实,而且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和一定的的资金来增加图书,其结果既浪费了资源又满足不了少量读者需求,因为藏书量不够。
(3)工作很忙,生活节奏太快,人们离书本越来越远。然而,终身学习不仅是社会共识,还是人们发展的需要。
政府方面:
使公共设施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和谐社会需要。
3
叮叮小文库
面对高校图书馆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
高校方面:
(1)将图书馆分区,分为专业区域和对外开放区域,有选择地向社会开放,这对大学和对社会将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2)可以适当的有限的开放,这是鉴于学校资源本身有限甚至紧张。但对于素质高的有求学读书欲望的社会公众,可酌情开放
(3)高校图书馆应当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后,要求相应的管理制度跟上,要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能跟上市场的发展,同时为便于图书馆的管理,需投入一定的高科技管理软件和建立先进的服务理念
社会方面:
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将图书馆建设成全市的知识学习中心,坚持教育、信息,文化休闲职能三者并举,让图书馆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市民文化休闲中获得知识实现外借、内阅如何利用图书馆实现学习。
政府方面:
(1)把城市图书馆与当地高等院校图书馆合二为一。我国的直辖市都有十几所乃至几十所高等院校,省会城市都有几所乃至几十所高等院校,几乎每个地级市也都有高等院校,每一所高等院校都有图书馆,如果都能够对外开放,还需要市属、区属的图书馆吗?把节约的资金
4
叮叮小文库
投资到现有的图书馆,去购买更多的图书、改善阅读条件是否更好呢?
(2)建立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图书馆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最理想的。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外开放仅靠高校图书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即使图书馆有这个愿望,往往也会力不从心。但是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就能更好地解决图书馆资源不足的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