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解放公园调查报告
解放公园是童年记忆的蝉、是青春的初恋。那里有我太多的记忆,也留下我太多的第一次,所以决定写家乡的风景第一站决定写解放公园,也是梦回青葱岁月的再次游历吧。
1952年始建,位于武汉市汉口西北隅,南界解放公园路,西邻市委机关大院,面积38公顷。
武汉解放公园的基本特点:
解放公园是江城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之一,原址是西商跑马场,1952年建成“武汉市第一苗圃”,1953年开始改建为解放公园,1955年解放后被建成公园并对外开放,因此取名“解放公园”。解放公园总面积46万平方米,仅此于马鞍山森林公园与武汉动物园,是江城闹市生态植被最好的公园,拥有144种树木1.5万余株,绿地率高达85%。公园内有绿茵葱葱的古杉林、奇异的太湖石,瓶形花园等美景,是武汉汉口片最大的绿化景观。
公园占地面积为4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7.6万平方米,林木葱茏,绿草成茵,山水相依,鸟语花香。园内有梅花山、桂花岭、樱花坡、盆景园、中华名塔园等园林景点;有供游人娱乐的电影院、网球场、游泳池和摩天轮、太空船、飞毯等现代化游乐项目,以及配套的饮食、茶社等商服网点,是市区最大的自然生态公园。
武汉解放公园的历史文化:
经反复考察和研讨,解放公园改造将采用加拿大WAA景观设计公司的方案,最大亮点是在园内构建大型人工湿地,修复公园自然水系统,净化现有水质,形成独特景致。并将在湿地上修建人工栈道,供游客参观。该方案还规划将公园3个大门及周边区域建成3个城市绿化开敞空间,使公园景观和相邻的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路、永清街的街道景观融为一体。改造后,解放公园的植物种类将由144种增至200余种,乔、灌、花、草搭配种植,大量栽植多种色叶植物,植物层次更加丰富,季相特征更为明显。据介绍,加拿大WAA公司已在加拿大设计多个生态园林工程,方案主持人文森特先生设计的2个人工湿地作品,被列为“世界人工湿地工程十大成功范例”。
2005年9月31日武汉市政府初步确定,改造施工将于05年11月开始,整个改造工程分为湿地系统构建、地形地貌调整及湖塘清淤、基础设施建设、植物种植调整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5个部分。此次改造还将拆除公园内的大型游
乐项目,仅保留儿童游乐项目。预计整个改造工程将于明年9月底完成。改造期间,解放公园将实施半封园或全封园。
06年9月,经加拿大园林规划设计大师文森特.艾思林设计,解放公园被改造成武汉首个人工湿地景观。
公园布局
公园东部景区从入口起建有主轴干道,沿道两侧依次置有瓶形花坛、万人绿茵广场、盆景园、荷花池、睡莲塘、中心花坛、露天剧场、水衫林、朝梅岭、苏联空军志愿军烈士墓。公园西部景区为占地约13公顷的柳林区,现保存着高大的杨柳、箭杆杨、毛白杨等乔木千余株。林间建有曲径、晓春轩、露华台、依亭、寿石亭、石桌、石凳、条椅等。林南有自龟山迁来的灵芝石;林西建有自然式猴山,环以观众厅、休息廊、品种笼、花径、园亭等小品建筑。 基础设施
公园内还有两座育苗温室和占地1.5万平方米的花圃,收集花卉品种较多,仅菊花就有400种;有鱼池120个,极盛时养殖金鱼150个品种、约12万尾;还设有电影院和多项少儿活动设施。
2006年9月,武汉生态湿地公园完工,这片占地2万平方米的湿地是江城首个人工湿地景观。此景观的建立,将使解放公园内人工湖的湖水得以净化。
这是解放公园的大门入口处,彰显了解放公园的特点与味道。
发展过程
解放公园原有水体由于排水系统缺少循环,湖中缺少植物和鱼类,加之长期受周边生活污水污染,导致湖水发绿发臭。
2005年11月,解放公园开始封闭改造,对水体的改造是重点之一。武汉市采纳了加拿大园林专家文森特·艾思林的设计,建立生态湿地,用生物方式净化被污染的湖水。 新建的生态湿地由1个大湖、2个小湖、4条连通沟渠及1个净水渠组成。大湖湖水经泵站被提升到两个蓄水湖里,再通过4条连通渠,缓流进入生态沉淀处理池,最后通过净水池流入大湖,形成周期性循环,整体湖水1年可循环3次。
除了“肩负”净化湖水的责任,生态湿地更是一处富有天然情趣的自然景观。湿地引进水生植物,达60余种,几乎涵盖该省所有乡土水生植物品种:荷花、芦苇、梭鱼草、慈姑、非洲睡莲……
2006年9月,武汉解放公园生态湿地景观完工,这片占地2万平方米的湿地是江城首个人工湿地景观。此景观的建立,将使解放公园内人工湖的湖水得以净化。
这是公园大门入口的太湖石,记得《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中一段描写: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此石便应了其语中之意了。
沿环园湖一路行去,沿岸尽是奇花闪灼,绿茵夹道。
难得的是还保留了7000多株古杉林,高大的乔木遮住了骄阳,给久居钢铁水泥的我们带来些许清凉。自有娇羞的新人们选了这里的景致拍下他们永恒的纪念。
沿环湖的木制亲水台一路走去,整个环湖象一条翠带环绕整个公园,形成了以湖水为特征的园林绿化中心,真真的柳暗花明,亭临清流。
这里还有以著名评书艺术家夏冬生的茶馆,每每日暮时,这里便上演“一桌一椅一壶茶、一张铁嘴评春秋”的汉味评书。
框景与对景在园子中也随处可见,它充分的体现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同时又融入了西方的布局方式,真正是一个符合现代文明的生态湿地公园,为人民群众而服务的公共场所
桥是公园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它身姿优美,连接两岸,同时它有富有诗情画意,人说“小桥流水人家”说的就是它的意境,所以桥是造园之中必不可少的,桥的造型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用好了它就会添色不少,解放公园中的桥就是这样,生动而有趣。
其实,美丽的景致不同的人看了,便有不同感受,这里是我曾经嬉戏期间、曾经独自彷徨的地方。我看它就如观看自己一样,景致虽变迁了,但它永远是一种召唤,用山水、历史、把我紧紧包裹起来,让我在这个月夜,静静地做一个梦,重回我无忧的青春岁月!
服务理念
武汉解放公园对外开放将近50年,多年来已经进行过好几次改造,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本此改造在市政府坚强决心和财政大力支持下,WAA公司提出了一个清晰的综合改造方案,给这一老公园第二次生命,这是它应该拥有的。解放公园改造方案核心是生态理念,展现了一个崭新公园形象为当地市民和游客服务。
改造方案采取生态方法对公园的改造从环境入手首先解决湖水污染问题。为了治理湖水污染问题,设计方案采用生态水净化系统,建立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对水进行净化。简而言之,该系统是一个有生命的机器,为解放公园增添了更深的趣味和教育功能。为了更有趣地武汉解放公园表现这一理念,以人工湿地为基础建立了一条行人游览路线向人们解释净化整个过程。通过布置观赏花卉植物,整个解释游览是一个多彩有趣的户外博物馆-实验室-花园之旅,人们走在人工湿地上的木甲板和桥梁观察水的净化,了解过滤系统方面的知识、植物的情况以及环境方面的问题。
人工湿地的生态原理通过其他配套措施形成合力,如植物种植、土壤治理和加固,以及新的施工技术等措施把质量控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鲜明的生态特色,公园改造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为了明确公园改造项目中与市民最为密切相关的问题,专门做了一次公园改造可行性调查研究分析。因此设计师门的方案能够很好地保留和加强现有的活动场地,如娱乐场地、游泳池和电影院,同时提供令人振奋新的服务设施。公园原有的重要历史文化得到保留和修复。整个改造项目使得50年历史的老公园展现一个现代、生态的、配套设施完善公园面貌,并在其中确立了一个户外“生命体博物馆”。
另外,改造项目还体现在公园几个主要入口。改造方案使得公园三个入口成为城市公共广场,与周围城市融为一体。经过改造后的公园入口成为具有活力的城市空间,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地方,为市民和游客服务。
改造方案按照城市公园设计最高标准实施,充分反映了生态设计的现代趋势。它保留并加强了公园的现有的社会职能,同时提供新设施满足人们的需要,并为公园的运行维护创造经费。解放公园改造项目取得了环境和生态效益,成功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并为公园设计带来新的理念。
个人对公园建设与设计的感悟和体会:
我个人觉得目前的城市公园要向生态公园发展,争取将公园作为一个系统,而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建设植物群落或者改善公园环境等内容,更要注重维护公园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减少整个公园的人为性,尽可能的利用公园本来地貌,维持生态多样性。同时在策划中按照各项功能的服务对象,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游人各自游园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游人的兴趣与爱好,习惯等游园规律进行设计。对于解放公园我个人的感觉是规划的十分整齐,水系清晰,尤其是它的湿地系统令人印象深刻。
武 汉 市
班级 :景观三班姓名:余苑平解 放 公 园 湿 地 调 查 报
告
学号:201102015512 指导老师:徐建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