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数学评价应以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遵照数学课程标准四个方面的目标要求,把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方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探索发展性学习评价机制,关注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激励、诱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做出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对终身学习有价值的公平的客观的评价。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数学教学的有效评价
因为新课程强调,课程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本教材,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是一种包含新教育理念的实践。所以我认为教师要打破以往那种陈旧的做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让他们感到自己确实是与众不同。教师就应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进行开放性提问,在解答问题时,让学生互相参与,谁来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还有其他的答案吗?这样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讨论,并让他们在讨论中思考,在合作中交流。另外,在提问学困生时,我还为他们留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并常使用一些激励性语言,以此激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并不断给予评价,才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实现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教师也要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学生评价和反馈,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及时性优势和激励性作用,加强师生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课认识9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本的插图,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小蜜蜂在干什么?大多数同学受教材影响,给出了\"小蜜蜂在花朵上采蜜\"这一答案。而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回答:\"有的小蜜蜂在捉迷藏,还有的小蜜蜂很调皮,它们给花朵挠痒痒,不信,你看花朵姑娘都禁不住笑了。\"这样的回答,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能可贵。如果像表扬其他回答一般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显然没有把他爱想象的优点挖掘出来,表扬的针对性明显不强。所以我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
(一)生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的结果没有真正得到尊重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课改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否作为一种观念深入人心,尚有质疑。表现在评价方面,家长甚至部分教师对来自学生的评价重视程度不够,在心里把学生评价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项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学生的评价目前尚缺乏信度和效度。对此,要对生—生评价予以指导,让学生学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他人。在成人这方面,要从意识深处更新传统观念,要懂得充分尊重学生的评价。成人对学生评价的尊重,才能带动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使学生认真参评,真正发挥学生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评价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促进作用。 (二)关于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即时评价。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其实是在一个个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中展开的。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懂得留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发表评价意见。但尚存在评价方式传统、内容浅显、层次较低等不足。如在评价内容上,陈述性知识评价、程序性知识评价比较多,主要评价基本知识是否掌握,是知识的简单再现。教师要充分认识评价在教学中的总结、矫正、促进和催发作用。特别要善于利用评价激起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励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
在新教材中,还有许多地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自由解答的习题。如:“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不能仅仅局限于“问对与否”,应该对思维有深度的提问予以充分的肯定。用适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进行质量较高的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关于作业的评价
作业评价由百分制改为等级制,其目的主要是淡化甄别的功能,分数的意识。但从评价的功能上进行考察,这种变化没有引起质的改变。教师批改作业,主要目的依旧是帮助学生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考察学生对基本内容掌握与否,以便及时弥补学生的疏漏。对优秀的作业,主要是采取加贴红花的方法给予鼓励。作业内容主要以课本中的基础知识为主。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显得力度不足。
对于学生的作业,我们应该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给予评价。采用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即,不要把眼光仅仅停留于传统意义的“对”与“错”上,要多层次、多维度地看待学生作业。如:对学习努力,由于其他原因作业完成情况不够好的,教师也要不吝对其表扬鼓励;图形设计中,有的学生创意好,绘图不够美观、有的有创意,但绘图中有错误等等,教师要根据其实际情况,赋予适当评语,指出他的优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对学生开放性题目的解答,教师尤其要对思维质量高的解题方法给予特别的嘉奖并在全班推荐。教师必须有这样一种意识: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不等于放弃教师的引导。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总之,从作业中发掘学生不同领域的长处,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将优势智力领域的好品质迁移到数学学习中来。使作业评价更好地发挥激励、促进作用。
此外,教师尤其要重视通过评价从学生作业中了解他们的知识、技能形成的过程,分析他们作业中错误的成因,并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弥补解决问题策略上的不足。
总之,在数学素质教学中,应根据数学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数学教学的规律,针对本班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创新教育理论为依据,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中心校)
2019年35期┆3
百家争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