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要求会认的字有:滥、竽、郭、腮、腔; 要求会写的字有:滥、竽、宣、超、编、腔、混;
要求掌握的词语有:滥竽充数、演奏、装腔作势、继承。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这一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续写一则寓言故事。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懂得这一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难点: 1、续写一则寓言故事。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懂得这一则寓言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四、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可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一)解题导入(回忆以前的知识,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1、让学生回忆并说说曾经学过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指名让一两个让学生说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引导学生归纳刚才同学讲的寓言故事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就是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道理或讽刺某人。) 3、析题: 寓:寄托、包含 言:讲道理。
4、让学生根据课文插图,说说“竽”、“滥”的意思,进一步体会题目意思。
(二)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对所学课文做到心中有数
1、通过自学,掌握“滥竽充数”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我们可以通过借助拼音、字典、阅读课文来学习字词。
- 1 -
2、结合插图,让学生看插图,说说看到些什么,然后讨论交流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滥竽充数”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这个寓言故事。 (三)自读,整体感知
重点培养学生自读、自学能力。鉴于本篇文章短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让学生自读课文,做到: (1)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把课本中的生字新词勾画出来,借助字典做到会读。 (3)勾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后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读熟。 3、让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件? (在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回答,其他人补充) (四)细读课文
1、自读课文,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2、分组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检查讨论结果:小组推荐代表说明讨论结果。
4、引导思考:南郭先生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课文的插图就是描述这个结果, 让学生看图并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
5、引导小结:南郭先生的自作聪明,自欺欺人。
通过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指出了本课的重点,说明了南郭先生的自作聪明和愚蠢由些词语充分表现了出来,学生掌握了不同词语的意思,也体会了南郭先生的性格特点 (五)揭示寓言,总结扩展 弄懂寓言要揭示的道理。
1、分组讨论:
(1)南郭先生的愚蠢可笑表现在什么地方? (2)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 2 -
2、让学生自由发挥,续写寓言故事。
3、联系生活、学习谈感想,并让学生知道,南郭先生的错不仅在“滥竽充数”这个认识错误上,还在于“装腔作势”这个行为错误上。 五、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用关联词来说明课文,提示寓言,板书如下: (1)导入时板书:滥竽充数;
(2)在学生回答有哪几个人物时板书:齐宣王、南郭先生、齐湣王;
(3)在研究人物特点时相机板书:爱讲排场、装腔作势、用人严格;
(4)在学生悟寓意时板书:真才实学。 板书:
滥竽充数
齐宣王 南郭先生 齐湣王 爱讲排场 装腔作势 用人严格 ↓ 真才实学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