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几类?并说出几种代表性拟肾上腺素药物。 答:а及β受体;
а受体作用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 аβ受体作用药:肾上腺素,麻黄碱 β受体作用药:异丙肾上腺素
2. 写出去甲肾上腺素及间羟胺的化学结构并分析其结构特征
OHHONH2HOOHNH2
HO
去甲肾上腺素 间羟胺
结构特征: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儿茶酚结构,а位无甲基 间羟胺:无儿茶酚结构,а位有甲基
3. 写出肾上腺素及麻黄碱的化学结构并分析其结构特征
OHHOHOHN OHHN
肾上腺素 麻黄碱
结构特征:
肾上腺素:具有儿茶酚结构,а位无甲基 麻黄碱:无儿茶酚结构,а位有甲基
4. 说出MAO及COMT的全称 MAO:单胺氧化酶
COMT:儿茶酚-氧基-甲基转移酶
5. 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例,分析其稳定性 答:
OHHOHONH2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儿茶酚结构,在体内容易被COMT代谢;体外,因结构中具有酚羟基,与空气或日光照射下易氧化变色,生成醌类化合物。
且а位无甲基,即无空间位阻作用而氨基容易被MAO代谢。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口服不稳定。
6. 写出儿茶酚胺类的基本结构,并解释随着氨基取代基的增大,受体的选择性有什么变
化? 答:
OHHONHRHO儿茶酚胺类的基本结构
R的体积可以影响与а受体的结合,随着R体积增大а受体激动效应减弱,β-受体激动效应突出,可以改变药物对受体作用的选择性。比如, -NH2无取代时为去甲肾上腺素,为а受体激动剂,随着-NH2取代基R的增大,由а受体激动剂逐渐变为а、β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即,β-受体的选择性加强。
7. 比较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的酸碱性和还原性 答:
OHHONHCH3OHNHCH3HO肾上腺素
CH3麻黄碱
肾上腺素因具有酚羟基,具有还原性,在体内易被COMT氧化代谢,在体外在光照下不稳定,易于形成醌式结构而失效。其酚羟基显示弱酸性。
麻黄碱无酚羟基,所以体内不受COMT的代谢,体外也较稳定。无酚羟基不显示酸性。
8. 肾上腺素的作用强度比麻黄碱强,为什么?
答:肾上腺素的结构中具有儿茶酚结构,麻黄碱无儿茶酚结构。具有儿茶酚结构药物作用强,
无儿茶酚结构药物作用弱。因此肾上腺素的作用强度比麻黄碱强。
9. 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的作用时间哪个长?为什么?
答:肾上腺素具有儿茶酚结构,易被COMT代谢破坏,作用时间短;麻黄碱无儿茶酚结构,不易被COMT代谢破坏,从而作用时间较长
10. 麻黄碱和肾上腺素的中枢作用哪个强?为什么?
答:麻黄碱对中枢作用强,因麻黄碱结构中苯环上无羟基,减弱了其极性,增加了其脂溶性,且其а碳引入了CH3而也增强了其脂溶性。从而麻黄碱易于透过血脑屏障。
11. 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和间羟胺的稳定性 答:
OHHOHONH2HOOHNH2
去甲肾上腺素 间羟胺
间羟胺比去甲肾上腺素稳定,因NA结构中有儿茶酚结构,不稳定;另,间羟胺的а碳引入了-CH3,其-NH2不易被MAO代谢而稳定。
12. 儿茶酚胺类的注射剂应加抗氧剂,为什么? 答:
OHHONHRHO儿茶酚胺类的基本结构
结构中因具有儿茶酚结构,与空气接触或光照下容易氧化变色。所以其注射剂应加抗氧
剂。课程讨论一(阿司匹林)问答:
1. 用什么方法可鉴别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杂质?
答:水杨酸结构中有酚羟基,能与Fe3+反应,呈紫堇色。
2. 阿司匹林中会存在哪些杂质?它们的来处? 答:未反应的水杨酸;合成过程中温度过高引起的分子自身分子间脱水形成的乙酰水杨酸酐。
3. 阿司匹林应保存于密闭干燥处,为什么?
答:如果开封,将引来潮气,阿司匹林结构中有酯基,遇到湿气容易水解。
4. 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是什么? 答:水杨酸和乙酸。
5. 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胃肠道副反应小,为什么?
答:环氧化酶有两个亚型,COX-1和COX-2。COX-1与合成正常部位的前列腺素(PG)有关,保持胃黏膜的稳定性;COX-2与·炎症部位的PG有关,因此,如果是选择性COX-2抑制剂,只抑制炎症部位的PG而不影响正常部位的PG合成,故其胃肠道副反应小。
6. 非选择性环氧化酶的概念?
答:对COX-1和COX-2两种抑制剂都有抑制作用,因此,胃肠道正常部位的PG及炎症部位PG的合成同时被抑制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多。
7. 贝诺酯在体内水解后,得到什么产物?
答:乙酰水杨酸和对乙酰氨基酚,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
8. 乙酰水杨酸与对乙酰氨基酚分别属于哪类解热镇痛抗炎药? 答:乙酰水杨酸:水杨酸类; 对乙酰氨基酚:酰化苯胺类。
9. 写出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及贝诺酯的结构式。
COOHOH
OCOCH3COONHCOCH3
COOHCOOCH3
水杨酸 贝诺酯 乙酰水杨酸
课程讨论二(巴比妥类药物)问答:
10. 请说出苯巴比妥为长效,异戊巴比妥为中效的原因。(参考P22 表2-1) 答:苯巴比妥的5,5取代为饱和烷烃和芳烃,不易代谢而作用时间长(长效);异戊巴比妥的5,5取代中有一支链,与苯巴比妥相比,易于代谢而作用时间较短(中效)。
11. 司可巴比妥为什么是短效?(参考P22表2-1)
答:其5,5取代为烯丙基和带有支链的烷烃,与异戊巴比妥相比更易代谢而作用时间短(短效)。
12. 苯巴比妥的pKa=7.29,在潮湿环境中保存时是否会被析出?
答:H2CO3的pKa=6.9,苯巴比妥的酸性比H2CO3弱,因此会被析出,保存时需密闭防潮。
13. 巴比妥酸无镇静催眠作用,为什么? (参考P24表2-2)
答:在生理pH(7.4)时其分子态只有0.05%而离子态为99.95%,即几乎无分子型,不易透过生物膜而不易被吸收,吸收后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中枢,故无镇静催眠作用。
14. 苯巴比妥与海索巴比妥比较,镇静催眠作用哪个强?(参考P24表2-2) 答:苯巴比妥的在生理pH条件下,分子态43.7%,离子态56.3%;海索巴比妥的分子态90.91%,离子态9.09%,故海索巴比妥易被吸收且易于透过血脑屏障,即海索巴比妥的镇静催眠作用强于苯巴比妥。
15. 脂水分配系数 P=CO/CW ,P越大易于透过血脑屏障,镇静催眠作用越强,这个说法正
确吗?
答:正确,CO为脂相中的分配浓度,Cw为脂相中的分配浓度。
16. 巴比妥类药物的鉴别反应,主要为与金属离子的反应。问:金属离子与巴比妥类结构中
的哪个原子进行络合?
答:巴比妥类结构中有N和O,N和O有孤对电子,故易于金属离子进行络合,产生沉淀,可供鉴别。 17.
OHNHONHO苯巴比妥
该结构式为苯巴比妥,正确吗?
如果不正确,请写出苯巴比妥的结构式。
另,比较5-本巴比妥酸与苯巴比妥的酸性及其原因。
答:不正确,该结构式为5-苯巴比妥酸,其酸性比苯巴比妥强。因5-苯巴比妥酸为单取代,有一个活泼氢,显示较强的酸性。 18.
OOHHONHO与
HNHO有无镇静催眠作用?为什么?
NH
NHO
答:两者均无镇静催眠作用。因为两者的5,5位不是双取代,酸性较强,易于解离,在生理pH条件下,几乎无分子态而不易于吸收,不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故无镇静催眠作用。
课程讨论五(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问答:
1. 写出甾体的基本母核结构,并给出编号。 答:
1211123410985761415131716
2. 写出雌甾烷,雄甾烷,孕甾烷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其不同之处。 答:
18181820211919
雌甾烷 雄甾烷 孕甾烷
(只有一个18角甲基) (有18,19两个角甲基) (18,19角甲基以外,17位有两个碳的侧链)
3. 画出氢化可的松的结构式 答:
OOHHOOHO
4. 氢化可的松属哪类激素?氢化可的松口服不稳定,因此可用前药原理进行酯 化后,可增加稳定性及作用时间,写出醋酸酯化后的结构。 答:氢化可的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糖皮质激素
OOCOCH3HOOH
O醋酸酯化后的结构式(21位羟基酯化)
5. 画出醋酸地塞米松的结构式,它的活性为什么比醋酸氢化可的松强?
答:1)
OOCOCH3HOOHCH3FO醋酸地塞米松
2)1,2位增加了双键,9位取代了氟,增加了其活性。另,16位引入的-CH3
增强了其活性。
6. 画出雌二醇的结构式,雌二醇不能口服,为了让它能够口服对它的结构如何去修饰? 答:1)
OHHO 雌二醇
2)3,17位的酯化或者17位引入乙炔基后可以口服。
7. 苯丙酸诺龙(P294,新303)属于雌激素,正确吗?
答:苯丙酸诺龙虽有雌甾的基本结构,但它不属于雌激素,它是19位失碳雄激素类化合物而雄激素活性降低,蛋白同化激素活性相对增强。
8. 举例说明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代表性天然激素,并画出它们的结构式。 答:
OOHOHHO
OO
雌二醇 睾酮 黄体酮
9. 己烯雌酚为天然雌激素,正确吗?它(反式己烯雌酚)具有雌激素活性,正确吗?如果是,为什么? 答:不属于天然雌激素,但具有雌激素活性,因为它的富电子基间距离(1.45nm),宽度(0.388nm)与雌二醇很相近。 10. 炔雌醇比雌二醇稳定,为什么?
答:炔雌醇的17位比雌二醇多了一个乙炔基取代,使得17位羟基不易被氧化代谢。
OHCCHHO 炔雌醇
11. 比较以下三种糖皮质激素的活性。
OOCOCH3HOOHCH3OOCOCH3HOOHCH3HOOOCOCH3OHCH3F O O a b c
O
答:c>b>a
12. 画出菲环的基本结构。
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