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打造农产品品牌,助力精准扶贫

来源:六九路网


打造农产品品牌,助力精准扶贫

1.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加快贫困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略。市场化是现代农业的灵魂,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认知度、满意度、美誉度,是测度现代农业水平的决定因素和最终检验标准。品牌不仅是区别于同类产品的标志和代号,更多已经成为消费者对于一种产品的良好体验和口碑,这种良好体验在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成为产品的质量、服务、价值和文化等产品元素的集中体现。农产品如果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同,将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产生一票否决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贫困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远,交通条件不便,信息化滞后,农产品很难被外界知晓,必须更加注重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以品牌建设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2.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存在“小、散、粗”等问题,难以形成市场影响力。在当今比品牌、比质量、比服务的市场竞争下,农业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数量的增加,而是要走高品质、高质量的发展之路。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控制、产业化经营的过程,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向品牌要素转化,有利于实现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从而引领农业产业升级和绿色发展。

3.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对于大部分贫困地区来讲,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远远不够,加之农民素质偏低,生产管理粗放,监管和检测不到位,农产品质量无法有效保证。品牌农业的实质就是质量农业,通过品牌农业的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许多贫困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如有效加以利用转化成农业品牌,就能够大大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追随度和市场占有率。

4.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力保障。当前,我国农产品区域性、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时有发生,普通农产品滞销或价格低迷,直接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是,品牌农产品价格坚挺,市场销售火爆,已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生力军。品牌是无形资产,打造农产品品牌的过程就是实现农产品增值的过程。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独特性,挖掘农产品丰富的人文价值,大力发展名牌农产品,有利于拓展农产品市场,促进优质优价机制的形成,从而实现农业的持续增效和农民的持续增收。可以在产品上贴上某地扶贫标签,比如“凉山喜德扶贫土鸡蛋”“喜德扶贫核桃”等。

5.推进农产品品牌化是保护农村传统文化的坚实抓手。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中国民族的载体。随着农村的急剧衰落,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危机日趋紧迫。农产品品牌不仅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品牌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其知名度越高,而品牌的知名度越高,越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