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策略
作者:孙映玲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29期
摘 要:关注小学生阅读、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小学生的特点使其无法独立养成长期的、专业的阅读习惯,因此阅读指导对其知识的掌握、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如何实现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正确指导。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指导;策略
阅读能够开阔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其文学素养,对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目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低下,严苛的考试制度抹杀了小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兴趣。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些都是学生无法养成独立的阅读习惯的原因。针对语文教学需求,学校应与家长配合,采取一定的解决方案,促进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指导其养成长久的阅读习惯。
一、在阅读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国学”
目前,我国小学生普遍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其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其二:家长和孩子自身所选书籍以小说等现代形式为主,对孩子的积极意义不大。为保持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同时确保中国传统文学、诗词在小学生阅读上的指导意义。家长和教师应将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如诗词经典转化为故事,吸引小学生的注意。教师在阅读赏析课程中要做到采用小学生可以接受的语气和思维。课外读物的正确选择也是确保其对小学生积极作用发挥的关键。家长和教师应避免功利性阅读指导,鼓励学生独立、自由完成阅读感受书写。一方面,确保其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通过正确书籍的选择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市场上大量的名著、国学经典书籍琳琅满目,家长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选择,而并非所有的名著均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二、鼓励小学生坚持阅读练习
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长期的阅读习惯较难。普遍认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兴趣无法维持小学生长期阅读的习惯,况且孩子的兴趣只是一时的,具有多变性。一味的选择孩子喜欢的读物对于其价值和意义的体现也具有消极影响。这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为其选择相关书籍。这种阅读方式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可通过适当的考核方式考察学生是否完成任务,以防止小学生的贪玩的惰性影响其阅读完成。基于小学生的特点,教师或家长的阅读指导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教师可有目的性的为学生选择符合其兴趣要求,并且有助于其文学素养提高的书籍,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使学生养成主动找书、读书的习惯。教师还要利用自身的知识体系为学生讲解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扫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障碍是维持学生继续阅读的重要手段。总之,通过合理的阅读指导,可使小学生养成主动的、长期的阅读习惯。
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小学生阅读效率的关键。小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往往读得快,但消化慢。理解能力不高导致其很多内容无法正确理解。此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才能帮助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小学生思考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课程、通过泛读和精读两种方式并用,鼓励学生在初次阅读中留下问题,在精读过程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养成自己的读书方法。针对目前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不高、对阅读的美感认识不深,因此在思考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的美感,寓美育于阅读之中。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但小学生多具有好动性,教师要始终坚持选好书、选合适的书的规则,使学生不仅可以感受文章的情感美,还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从而使阅读对其人格形成。素养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四、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和专业的展示平台
首先: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以及图书馆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校内图书馆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阅读机会。开辟图书角,鼓励学生参与进去,主动分析自己阅读的书籍,实现共同进步。
其次:在家庭教育中,课外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阅读,一方面,为其解决阅读难题。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保持。安静的阅读环境是家长和教师赋予孩子最好的阅读空间,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要前提。与孩子共同学习和探讨更可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消化。
最后:在阅读过程中,应建立展示平台,以对小学生的起到激励的作用,使其始终保持对阅读的热情,养成阅读习惯。一些小学生虽然对文学名著兴趣低下,但对于名人名言却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抓住这一点,鼓励学生有目的性的摘抄一些名人名言,并积极进行交流,使其快速消化,将兴趣转化为知识。专业的展示平台还包括读书比赛的组织、优秀写作作品的展示等。通过相关展示,既可以提高展示学生的热情,又能够对其他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在学校建立一股阅读风潮,实现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 五、总结
为满足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十分重要。在目前的我国小学教育中,过分重视文化课的课堂教学,大量的教学任务和课后作业剥夺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同时,小学生很难养成爱读书、思考的习惯。在书籍选择上,也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往单纯从自身兴趣出发。为避免这一点,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重视书籍对小学生人格形成和文学素养提高的重要作用,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管靖杰.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与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9). [2]李森有,索妤.新课改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8).
[3]张志杰.把阅读还给学生——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J].学周刊,2012(21). (作者单位:东莞市清溪镇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