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巧设语境,凸显语用--浅谈小学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六九路网


巧设语境,凸显语用

------浅谈小学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在特定的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即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将课内外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实际交流的场所和机会,并且设置语言情境,使学生在模拟的生活氛围中,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研究表明,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两大因素。学习母语和外语,环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营造英语环境,就象给跑步的人修筑跑道,给游泳的人修建游泳池一样,是非常必要的。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小学生富有其明显的年龄特点:爱模仿,兴趣不能长久持续,需要老师不断的创设情境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并在这个过程中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既可以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又可以让学生整体的感知新知,玩中学,学中玩。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关。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我经常采用: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幻灯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例如,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在学新单词之前,用动物园做背景,选择两个学生喜爱的人物做主角,比如喜羊羊和美羊羊,以一个喜羊羊和美羊羊一天下午一起去动物园玩的故事来串联单词的教学,然后配上各种动物的叫声,让学生来猜猜喜羊羊和美羊羊在动物园里遇到了什么动物,用这种真实情境的导入和学习方法,学生很感兴趣,并且使语言的

操练富有了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的设计的环节或创设的情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真实的交际行为,与时俱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要使他们在语言技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主动学习。我们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在交际实践中激发学生潜质,张扬学生个性,体现“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语言教学格局,这也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为了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取得学习的成就感,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的措施,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贯穿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讲授英语的时候,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处于积极地接受新语言信息的状态中,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当一定语境中的语言达到一定的容量和密度后,学生的习得作用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有了语言输出,即达到了语用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pep6中的进行时态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小新和她妈妈的对话,利用不同的时间段,小新的妈妈问小新:“What is your dad doing?”小新来回答:“He is ……”并串联成一个故事。学习新知后,并让学生角色扮演来进行模仿和操练。这样的情境创设既符合了小学身理和心理的特点,并在班开放的情境下,进行了语言的创编,为学生提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和语境。

只有在英语课堂中创设更多、更有效的语言情景,提供更真实、更形象的语言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应用、交流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文本的再构,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学英语,说英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说英语、用英语的能力,达到语用的效果。

------厉波娜

2012-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