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来源:六九路网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一)

一、阅读《狼牙山五壮士》的片段,完成练习。(34分)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这段话共有________句。

第一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至六句话分别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第七、八句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分)

2.文章第__________句话是从整体上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第________至________句话是具体写每一位战士战斗的情景,这种写法属于场面描写中的( )。(4分)

A.点面结合 B.详略得当

3.用“‖”将这个段落分成三层,并写出每层的大意。(12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桥》的片段,完成练习。( 34分)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1 / 17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的《桥》。这篇文章是一篇________________。

(4分)

2.这个片段共有( )个自然段。其中,第( )至( )自然段写的是在洪

水中,老汉和小伙子都牺牲了。第( )至( )自然段写的是五天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原来老汉和小伙子是一对父子。(10分) 3.根据第2题把这个片段分成两部分,用“‖”标记。(6分)

4.划分部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按逻辑顺序、按地点转换顺序、按事情发展

顺序等,这个片段划分部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这个片段有具体的环境描写,找出一句描写环境的句子画上横线。这个片段

还刻画了老汉这个人物形象,从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老汉是个( )的人。(3分)

A.不徇私情 B.爱自己的孩子

6.这篇文章在结尾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2分)

呼伦贝尔草原

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呼伦湖与贝尔湖,哺育着这片四十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草原青青在夏季。一场新雨,跟着一阵微风,青草婆娑 起来,忽摆忽静,忽俯忽仰,歌声轻柔,舞姿曼妙,如层层碧浪卷向天边,使整个世界变得多姿又芬芳。朵朵白云似簇簇玉莲,凝结在半空中一动不动。一群群黑色的牛、白色的

2 / 17

羊,如同一堆堆撒在巨大绿毯上的黑白珍珠。这里水量充足,还生长着丛丛灌木,碧森森、绿茸茸,一直伸向层层远山。

草原的林,特别珍贵。草原人告诉我,草原有森林,如同沙漠有水,在他们心中,森林是一种依靠,是一种力量。最令人惊叹的是这里漫山遍野的白桦树。成千上万棵粗细均匀的白桦树,从大兴安岭铺天盖地而来,在坡上、草中、水旁、路边找好自己的位置,风姿优雅、亭亭玉立。茫茫的白色林海,潮潮的树脂清香,穿行其中,恍如置身梦境,你会不知不觉哼起优美的民歌,你会不知不觉想起静悄悄的黎明,你会在娇翠翠的林中等待着暖融融的夕阳。这便是草原的林。

草原的花,特别耀眼。那苍茫壮阔的草原,从初春的嫩绿到晚秋的黄绿,永远是单一的色调。如果行走间,偶然发现一丛不知名的野花,你都会格外珍惜地跑过去,注视着她,判断着她,鉴赏着她,因为在空旷的绿海中,唯有她,显得最耀眼。在呼伦贝尔,你的心会被那些平日经常忽视的白芍药、红百合、黄野菊紧紧抓住,流连驻足。世人皆醉我独醒,万木皆绿我独艳,此为花的最高境界。无论品种之贵贱,只要她能懂得在哪里开,为什么而开,就是世上最聪明的花。这便是草原的花。

1.读短文第三自然段,用“‖”把第三自然段分成三层,并写出每层的大意。

(15分)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画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3分) 3.把全文分成两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8分)

第一部分(第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的哪几种景物?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17

答案

一、1.八 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狼牙山五壮士把冲上来的敌人打了下去。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敌人不能前进,许多敌人被狼牙山五壮士打死了。

2.二 三 六 A

3.为了拖住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许多敌人的尸体。

第一层:狼牙山五壮士痛击敌人,有计划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第二层:狼牙山五壮士怀着对敌人的仇恨用不同的方法痛击敌人。 第三层:敌人不能前进,许多敌人被狼牙山五壮士打死了。 二、1.谈歌 小小说 2.11 1 7 8 11

3.木桥开始发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她丈夫和她儿子。 4.按时间顺序

5.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B

6.设置悬念,达到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三、1. 草原的林,特别珍贵。‖草原人告诉我…… 等待着暖融融的夕阳。‖这便是草原的林。 第一层:草原的林特别珍贵。 第二层:具体写漫山遍野的白桦树。 第三层:这便是草原的林。

2.草原的林,特别珍贵。 草原的花,特别耀眼。 3.第一部分(1):总写天下最美的草原在呼伦贝尔。

第二部分(2—4):从草原的青草、林、花三个方面具体写呼伦贝尔的美。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草原的青草、白云、牛、羊、灌木这几种景物。主要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

一、读诗,完成练习。(30分)

4 / 17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6分)

花木成畦(guī qí) 排闼(dá tà) ..2.写出加点词的意思。(8分)

(1)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排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4.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8分)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

特点,侧面烘托出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所居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

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

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过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

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二、读《穷人》的片段,完成练习。(30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渔夫觉得“是个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对这个句子中的加点字理解正确的一项.

是( )(8分)

A.“熬”的意思是“煎熬”,因为又抱养了两个孩子,这加重了渔夫的负

担,他觉得很为难。

B.“熬”的意思是“忍受”,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

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

3.渔夫最终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渔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8分)

4.把描写渔夫神态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把描写渔夫语言的句子画上横线。(6分) 三、读《只有一个地球》的片段,完成练习。(40分)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 )谁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提供(gōng gòng) 灾难(nán nàn)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渺小——( ) 慷慨——( )

3.在选文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8分) 4.理解选文内容填空。(10分)

(1)“本来”的意思是__________,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17

(2)“滥”字有两个意思:①流水漫溢;②不加选择,不加节制。在选文中应选

第________个意思。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说明了人类对地球的破坏。 5.选文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地球

的渺小及自然资源有限。请找出文中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一个句子画上波浪线。(3分)

6.把选文分成两部分,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8分)

第一部分(第_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第______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地球自然资源中,( )是不可再生资源,( )是可再生资源。(2分)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8.“生态灾难”具有很强的危害性,请搜集资料,联系生活,举例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 qí tà 2.(1)青苔。 (2)小门。

3.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送来绿色 4.C

二、1.死去的西蒙留下的两个孤儿,该怎么办? 2.B

3.把两个孩子抱回家里抚养 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4.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

__“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三、1.gōng,√ nàn,√

7 / 17

2.微小 大方

3.不是 而是 但是 如果 但是 因为 不但 还

4.(1)原先 可再生资源原先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的破坏让其不可再生 科学性、严谨性

(2)②

(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5.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6.第一部分(1):地球是渺小的。

第二部分(2、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7.A BCD

8.示例:2008年1月开始,持续1个多月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席卷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不少地方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遭受了极大的损害。

(三)

一、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34分)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

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

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8分)

(1)其家户外皆山 __________ (2)时值秋祭 __________ ...(3)李氏不与 ____________ (4)鹿稍长 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 17

(2)是夜鹿去,遂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42分)

一年四季都有风,人们常把春天的风叫和风,夏天的风叫熏风,秋天的风叫金风,冬天的风叫朔风。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春天,农民伯伯脱下棉衣,播下种子,一阵春风吹过,唤醒了万物,许多种子悄悄地露出头来,探望那明媚的世界,草儿绿了,花儿开了,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温暖的春风给人们带来了欢乐。

夏日,天气非常闷热,大滴大滴的汗珠,从人们脸上滚落下来,人们是多么需要风啊!可是,风却和我们捉迷藏,不知躲到哪里去了。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怪不得叫“熏风”。

初秋,一阵凉风拂来,吹在人们身上凉丝丝的。黄色的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河边的芦苇轻轻地摇摆着。高粱红了,稻子熟了,人们高兴地收割庄稼。金风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隆冬,凛冽的寒风怒号,卷起尘土,刮得人睁不开眼。清晨,路上行人稀少,.有些人缩着脖子匆匆地赶路。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干脆倒着行走,躲过风头。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风啊,风!人们欢迎你,需要你,可有时又讨厌你,怕你。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6分)

9 / 17

生机勃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后一句“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朗读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6分)

A.反问 B.商量 C.祈求 D.无奈 3.为什么夏天的风叫“熏风”?请联系短文简要回答。(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这篇短文分成三部分,用“‖”标记,并写出每部分的大意。(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拂”“刮”能否调换?为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短文中用横线画出表达了作者决心改造大自然,要大自然为人类服务的句

子。(3分)

三、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24分)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6分)

(1)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10 / 17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2)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 )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 )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 ) 4.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1)门 (2)适逢,遇到 (3)给 (4)渐渐地

2.(1)他家门外四面都是山,鹿每次出去,到傍晚必然回来。 (2)这天夜里鹿离开了李家,于是再也没有回来。

3.①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②鹿出,至暮必归。③是夜鹿去,遂不归。(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他后悔不该贪图小利,想把鹿给打猎的人。

5.(1)从李氏的角度看,人还需多点善良,善始善终,不要优柔寡断,更不能被小利益诱惑。(2)从鹿的角度看,信任也要有底线,注意防范潜在危机,多一分智慧,多一分安全。

二、1.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2.B

3.夏天很闷热,人们需要风,风却不来,即使有点风,也是暖烘烘的,吹散不了炎热。

4.虽然它们都是风,但是它们的脾性完全不同。‖ 我们却迎着寒风坚持长跑,因为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

11 / 17

第一部分:总写四季的风的名称和脾性不同。 第二部分:分别描写四季的风的特点。

第三部分:总写人们对风的感情和“我”对风的期望。

5.不能。“拂”用来形容初秋的风恰当,因为初秋的风很轻柔;“刮”用来形容隆冬的风很恰当,因为隆冬的风很猛烈,如果调换就不能突出初秋和冬季的风的特点,所以,两个词不能调换。

6.我长大了,要叫你听人们的话,为人类造福,你愿意吗? 三、1.在雨天里路过山村。 2.(1)B (2)A

3.(1)√ (2)√ (3)×

4.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穿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妇姑互相招呼着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因农人都忙着干活而无人欣赏。

(四)

一、阅读下面的公交站牌信息,完成练习。(11分)

1.这是____________路公交车,本路公交车的票价为____________。(4分) 2.此时乘客所在的车站是______________,下一站是____________。(4分) 3.在冬季,有乘客17:30在始发站候车,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乘坐到此路公交车。(3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5分)

12 / 17

为民药房

楼层 一楼 二楼 三楼

999小儿感冒颗粒说明书 [主要成分]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0.5袋,一岁至三岁一次0.5~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2.感冒初期,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3.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2天高热不退者,应去医院就诊。 4.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规格]每袋6克,每盒10袋。

1.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后,小明8岁的弟弟感冒发烧,妈妈让他到药店买非

处方药“999”小儿感冒颗粒,他要去为民药房的几楼买药:______________。(3分)

2.请阅读说明书,简要说说小明的弟弟应该怎么用药及每次用量多少。(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 非处方药 处方药 保健药 13 / 17

3.妈妈拿到药后,仔细地看了一下,说:“这药不能吃!”小明很疑惑。你知

道为什么吗?他应该怎么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14分)

书法教育

【话题背景】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1.从上边的数据调

论?(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对者认为现在有了电脑,能不能写一手好字已经不重要了,你认为呢?为

什么?(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24分)

南京大屠杀

【材料一】2018年12月13日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上午10点,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响彻南京城,全城集体默哀一分钟,悼念在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侵入南京,一场举世震惊的血腥大屠杀降临

查中你得出什么结

14 / 17

在了中国同胞的身上。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生灵横尸遍地,血流没踝,扬子江水血浪翻滚,六朝古都昔日繁华化为灰烬,立成人间地狱。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10点整,低沉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从举办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主会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响起。

南京全城仿佛一张被按下快门的照片,匆匆赶路的车辆与人流缓缓停下。交通信号灯全部转为红灯,行人摘下帽子,默默伫立。不少车辆响起了喇叭,应和着凄厉的警报;也有一些司机走下汽车,站在凛冽的寒风中和行人一起哀悼。

【材料二】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祭文选文

屋坍梁折,百镇荡平,千乡闻哭,遍地哀鸣。刀亡枪杀,不论军民,奸淫掳掠,丧尽良心。朗朗书声,为之顿绝,哀哀母号,泪有血痕。夫妻骤离,邻家同死,妇孺无别,老幼无分。剜目斩首,剖腹流肠,举火而焚,掘土以坑。 1.国家公祭日初始于__________年。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是从上午

_______________点开始,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材料二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描写

南京遭受浩劫的情景。(6分)

3.材料一中不能概括材料二所描写的情景的词语是( )(3分)

A.惨绝人寰。 B.凄厉。 C.横尸遍地。 D.人间地狱。 4.下面哪个词语最能表达祭文所包含的情感?( )(3分)

A.悲痛。 B.悲壮。 C.悲哀。 D.悲惨。

5.你怎么理解“这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这

句话。(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36分)

最糟糕的发明

【材料一】英国《卫报》曾评选过“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获此“光荣”称号的就是人们每天大量使用的塑料袋。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塑料袋,其家族包括聚苯乙烯快餐饭盒、塑料包装、

15 / 17

塑料餐具杯盘以及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塑料饮料瓶、酸奶杯、雪糕杯等。这些废弃物形成的垃圾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轻、不降解,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多技术难题和社会问题。比如,散落在田间、路边及草丛中的快餐盒,一旦被牲畜吞食,就会危及其健康甚至导致死亡。填埋废弃塑料袋的土地,不能生长庄稼和树林,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处理这些塑胶垃圾,则会释放出多种有毒化学气体,其中有一种被称为二

英化合物,毒性极大。此外,在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

氟利昂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极为严重。研究还表明,在温度超过85摄氏度的条件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其熔出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凡此种种,表明塑料袋获“最糟糕的发明”确属“实至名归”。 ....

【材料二】国家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现在我国每年用于商品包装的塑料袋总量约为160万吨。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

【材料三】记者调查某超市19:15-19:35的20分钟内购买者的塑料袋使用情况,其间共有57个人付款,下面是他们使用塑料袋情况统计图:

1.读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2分) (1)电器充填发泡填塞物、酸奶杯、雪糕杯不属于塑料袋家族。( ) (2)焚烧塑胶垃圾会释放多种有毒化学气体。( )

(3)材料中“最糟糕的发明”和“光荣”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是相同的。( ) (4)“据测算,生产1吨塑料需要耗3吨石油,那么一年仅塑料袋就需要将近480.

万吨石油,相当于我国去年石油消费量的近.1.5%。”句子中“仅”和“近”删去后,意思不会改变。( )

2.“凡此种种”一共控诉了塑料袋家族五宗罪,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

中三条。(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更准确地表达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你喜欢材料三中使用统计图这种表达方式吗?请说出理由。(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21A 2元 2.新湖玫瑰园 芹江东路3.不能 二、1.一楼2.用开水冲服,一次2袋,一日2次。

3.因为这盒药的生产日期是2016年6月1日,有效期是3年,即2019年6月1日过期。现在已过“六一”儿童节,说明这盒药已经过期,所以不能吃了。示例:可以去药房更换有效期内的“999”小儿感冒颗粒。

三、1.支持书法教育的占绝大多数。

2.示例:书法教育不可缺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不可失传。 四、1.2014 1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2.城市建筑遭受毁坏 市民惨被杀害3.B 4.A

5.示例:侵华日军的反人类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五、1.(1)× (2)√ (3)× (4)×

2.①散落的快餐盒危及生物健康;②填埋废弃塑料造成土地板结;③焚烧塑胶垃圾会释放有毒气体;④生产塑料袋的过程中使用的氟利昂对人体免疫系统和生态环境造成极严重的破坏;⑤在高温下使用塑料袋和发泡餐具熔出的有毒物质会危害人体健康。(任选三条,意对即可)

3.列数字 生产塑料袋所耗的石油总量之大

4.示例:喜欢。 从统计图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看出人们使用塑料袋的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17 / 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