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事实
张某,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乡某村村民,一直居住在该村并系户主。1994 年4月8日,该村村委会组织村民住房核查登记工作,并指派同村村民曹某 对张某的住房进行核查登记。曹某在未经张某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该处房产 的户主变更为张某的女儿,将家庭人口由4人变为2人。张某对此毫不知情。 直到2006年12月20日,因张某房屋被拆迁需要签订补偿协议,张某方知 自己的户主身份被剥夺了。张某无奈,遂向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变更户主登记。
二、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 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 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 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 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规定,“集体经济组 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 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3、各省市均制定了《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专门规范农村宅基地的审批、 使用等。
三、法律适用分析
1、书写起诉状时案由的选择。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 (法发[2008]11号),本案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案由:所有权确认纠纷和侵犯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从张某对自己住房所拥有的所有权角度出发,村 委会将其户主涂改为其女儿,则在形式上变动了该房屋的所有权人,从而,产 生了物权争议,张某当然有权要求确权。从张某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这个角 度出发,其户主身份被村委会涂改,权益受到了侵害,当然有权要求撤销村委 会的该行为。鉴于张某并未失去对该房屋的实际控制,我们在书写诉状时,选 择了后者。
2、村委会涂改行为的定性。严格的说,村委会这个行为并未对张某造成 实质侵害,理由是,村委会涂改户主姓名之后,在事实上承认了张某对该房屋 的所有权,在拆迁补偿协议中也明确了张某的所有人身份,那么,村委会这个 行为至多只是一个程序瑕疵。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张某的户主身份关涉 其他方面的权益,村委会擅自涂改不妥当。
如上所述,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张某及女儿(己婚)实际拥 有两处宅基地,但是户主都是张某,依法应当变更户主,但是,户主的变更并 不能必然导致张某丧失对房屋的所有权;况且,张某有权对两处房屋作出选择, 村委会无权强行涂改。
3、村民多处宅基地的处理。村民实际拥有多处宅基地,应当要求其让出 其居住房屋之外的其他宅基地。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应当作价补偿,而不 能强行拆除,这种补偿可以是宅基地的新的使用人,也可以使拆迁单位;而且, 村民有权选择自己多处宅基地中的一处作为自己的居住场所。
4、村民权益保障。村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其权益是多方面的。可 是,住房及宅基地问题是核心权益之一。目前,我们国家尚不承认村民对宅基 地的所有权,仅仅是保护其使用权。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村民拥有自己的房 子,却只对房屋赖以存在的土地拥有使用权。而且,宅基地的使用权还要受到 限制 -------- 户只能一处。那么,《物权法》所能保护的也仅仅是村民的房屋 而不是宅基地。
村民其他权益,比如表决权等有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保护,当然应当受到法 律的保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