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
1.下列不属于“通报”文种适用范围的是( )。 (分数:2.00) A.表彰先进 B.批评错误 C.人事任免 √ D.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解析:解析: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因此,C项不属于通报的适用范围。
2.( )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分数:2.00) A.签发人 B.签批人 C.机关负责人 √ D.收发人
解析: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9条第7项规定:“机关负责人应当主持、指导重要公文起草工作。”
3.行政公文作者是指( )。 (分数:2.00)
A.制发该公文的机关或机关的法定领导人 √ B.草拟该公文的秘书人员
C.参与该公文形成过程的有关处(科)室 D.审核该公文的办公室负责人
解析:解析:公文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与其他社会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所以选A。 4.某县一农业技校拟筹建校办企业,向工商局行文申请注册,应用( )行文。 (分数:2.00) A.请求 B.请示 C.函 √ D.报告
解析: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题干中所述的农业技校与工商局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所以二者的行文应用函。故本题选C。 5.上级若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应使用( )。 (分数:2.00) A.通报 B.意见 C.决定 √ D.通知
解析:解析:决定是党政机关对某些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的公文。
6.《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按照公文处理的工作流程将公文处理工作概括为三个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环节,不包括( )。 (分数:2.00) A.拟制
B.办理 C.管理 D.传送 √
解析: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4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7.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
A.涉密公文根据涉密程度分别标注“绝密”“机密”或“秘密”即可 B.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月日期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C.请示不限于一文一事,不得在报告等非请示性公文中夹带请示事项 D.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
解析:解析:A项,涉密公文在标注密级的同时还应标明保密期限;B项,发文字号中的时间只需标明年份即可,不需要年、月、日都齐全;C项,请示应当一文一事。D项正确。
8.当通知用于颁布较重要的适用范围较广的法规、规章时,其标题及正文中所用颁布词应为( )。 (分数:2.00) A.发布 √ B.公布 C.印发 D.转发
解析:解析: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其标题及正文中所使用颁布词应为发布。故本题选A。 9.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的形式是( )。 (分数:2.00) A.联单式 B.簿册式 √ C.卡片式 D.图表式
解析:解析:发文登记一般采用簿册式登记的形式,每年一本,便于保存,也便于查找。多数机关采用这种方式。
10.下列选项中不必遵守“一文一事”原则的是( )。 (分数:2.00) A.请示 B.议案 C.意见 √ D.公告
解析:解析:“请示”应当一文一事;“议案”应当一文一事,而且多有被审议的草案附于文后,所以议案本身一般无须详细论述,行文以简洁为主;“公告”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常见的是一文一事,只限于宣布事件的内容。“意见”不需要遵循这一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11.以下不属于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的是( )。 (分数:2.00) A.结构较简单 B.责权明确 C.信息快捷 D.工作协调 √
解析:解析:直线型组织结构的优点包括:结构比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上层主管做出决定可能比较容易和迅速。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12.( )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 (分数:2.00) A.经验或案例
B.经理角色 √ C.合作社会系统 D.权变理论
解析:解析:A项,经验或案例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B项,经理角色学派通过观察管理者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管理者的工作内容,认为对于管理来说,从管理角色的角度出发时能找出管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而将其应用于实践当中去,从而使其提高工作效率。C项,合作社会系统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它的特点是将组织看作是一种社会系统,是一种人的相互关系的协作体系,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D项,权变理论学派主张在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即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方案或方法。故正确选项为B。 13.收集简单的、时间性强的信息,更适宜采用( )。 (分数:2.00)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购置法 D.网络法 √
解析:解析:网络法收集信息的优点是信息时效性很强,最新信息补充及时;收集信息迅速、广泛;收集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能收集文字图表信息和声像信息。因此,收集简单的、时间性强的信息适宜采用网络法。
14.行政协调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是( )。 (分数:2.00) A.反比关系 B.正比关系 √ C.不定关系 D.否定关系
解析:解析:行政协调是指行政主体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引导行政组织、部门、人员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与配合关系,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行政协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环节,研究行政管理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协调愈好,则行政效率愈高,即通常所说的“1+1>2”就是这种协调效应的优质效果。因而,两者之间成正比例关系。故B项正确。 15.交易成本大小与谈判的复杂程度( )。 (分数:2.00) A.呈正相关 √ B.呈负相关 C.无关
D.以上说法都错误
解析:解析:谈判成本是指组织在契约谈判活动中所付出的成本。交易谈判过程往往表现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需要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构成了组织交易的成本。交易成本大小与谈判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所以选A。
16.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 )。 (分数:2.00)
A.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C.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 √ D.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
解析:解析:新古典管理理论又称“行为科学组织理论”。从20世纪30年代起,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逐渐引进行为科学的方法,形成了新古典管理理论。主要有以埃尔顿·梅奥(EMayo)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以切斯特·巴纳德(CIBarnard)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赫伯特·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17.儒家的管理思想贯穿着( )的伦理道德精神。 (分数:2.00)
A.仁、义、礼、智、信 √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以和为贵 D.性恶论
解析:解析:反映伦理道德的“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这些精神也贯穿着儒家管理思想。所以选A。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
18.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分数:2.00) A.同级政府之间 √ B.同级党委之间 √ C.同级政府与党委之间 √ D.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之间 √
解析: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7条第1款规定:“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属于党委、政府各自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19.根据公文的行文规则,下列几组机关中可以联合发文的是( )。 (分数:2.00)
A.省委、省政府、省人事厅 B.省语委、省文化厅、省体委 √
C.省委组织部、省政府财政厅、省辖市政府 √ D.国家人事部、国家民政部、省政府 √
解析:解析:同级党政机关、党政机关与其他同级机关必要时可以联合行文。A项,省人事厅与省委、省政府不同级,故应排除。本题选BCD。 20.公文拟制的一般步骤是( )。 (分数:2.00) A.起草 √ B.审核 √ C.签发 √ D.登记
解析: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18条规定:“公文拟制包括公文的起草、审核、签发等程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登记属于公文办理的程序,应排除。 21.决策中评价备选方案的尺度是( )。 (分数:2.00)
A.必须达成的目标 √ B.客观事物可能实现的目标 C.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 D.希望达成的目标 √
解析:解析:决策中评价备选方案的尺度是必须达成的目标和希望达成的目标。故A、D项当选。 22.下列哪些人员可以作为他人介绍中的介绍人?( ) (分数:2.00)
A.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 √ B.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 √
C.公务交往中的公关、礼仪、文秘人员 √ D.正式活动中的身份最高者或主要负责人员 √
解析:解析:通常情况下,可以担当他人介绍中的介绍人的人员包括下列几类:社交活动中的东道主;社交场合的长者;家庭聚会中的女主人;公务交往中的公关、礼仪、文秘人员等;正式活动中的身份最高者或主要负责人员等。
23.针对人民来信来访,均要进行编号登记,主要的登记项目有( )。 (分数:2.00) A.姓名 √ B.职业 √ C.处理意见 √ D.住址 √
解析:解析:此题考核的是信访工作制度中的登记制度的知识。人民来信来访登记的主要项目包括:来信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单位、职业、住址等)、来信来访反映的主要问题、处理意见等。 24.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与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在组织管理学的研究视角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他们分别是从( )的角度进行研究。 (分数:2.00) A.结构与功能 B.原则与职能 √ C.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 D.心理学和社会学 √
解析:解析: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的组织观点,比前人的研究前进了一大步。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法约尔等人主要从原则与职能的角度研究组织管理,而巴纳德却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为组织管理学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所以选BD。
三、 判断题(总题数:7,分数:14.00)
25.一篇完整的信息文稿主要是由形式结构决定的。(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一篇完整的信息文稿主要是按照内容结构来安排的。
26.文书部门立好的案卷,必须逐年移交给档案室集中保管,称为“归档”,有归档范围和要求,但没有归档期限。(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归档工作不仅有归档范围和归档要求,也有归档期限,按照《机关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机关文书部门或业务部门一般应在第二年上半年向档案部门移交档案。为了便于日常查用,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商定适当的归档时间。
27.办理公文的收文过程包括签收、分送、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立卷、归档等主要环节。(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办理公文大致可以分为发文处理和收文处理两类。其中,发文过程包括拟制、核签、缮印、校核、发出、立卷、归档等主要环节;收文过程包括签收、分送、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注办、立卷、归档等主要环节。
28.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的行为。(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激励是指针对人的各种需要而给予适当满足,从而激发、加强和维持人的行为并指引行为指向特定目标的一个过程。故本题说法错误。
29.对内接待可由各接待单位自行确定接待任务和方式,是否发布消息可由秘书人员自行决定。(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在接待工作中应严格坚持内外有别的原则。其中,对内接待可由各接待单位自行确定接待任务和方式,但也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对内接待是否发布消息应根据领导意图决定,秘书人员不能擅自决定。
3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工作部门。( ) (分数:2.00) A.正确 B.错误 √
解析:解析:乡镇一级不设工作部门。
31.动员大会、经验交流会、总结会属于工作性会议。( ) (分数:2.00) A.正确 √ B.错误
解析:解析:动员大会、经验交流会、总结会属于工作性会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