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来源:六九路网


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东川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等大批支农项目的注入和农业机械补贴优惠政策的实施,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农业机械化事业,农业机械规模、数量、品种和发展模式已呈现出良好发展格局,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在农民生活中也成为不可替代或不可缺少的工具,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必将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策略;探索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1 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现状

1.1 农业机械数量、规模、种类和总动力持续增长

2012年,东川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8.4234万kw,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8.2136万kw,汽油发动机动力0.1031万kw,电动机动力10.1067万kw。农业机械总动力是1978年的16.9倍。 2012年拥有农田作业机械1146台。其中,微耕机1012台,农田作业机械是1978年的9.5倍,稻麦联收割机11台。拥有农产品初加工机械10665台,是1978年的5.8倍。拥有农用运输车620台,是1978年的32倍。农业机械数量、规模、种类和总动力持续增长。

1.2 农业机械作业量不断扩大

2012年,全区机耕地面积16737.07hm2,是1978年的27倍;机电浇灌面积1061.2hm2,是1978年的21倍;机收面积473.07hm2,实现了1978年的“0”的突破;机械脱粒粮食4025t、机械初加工农产品89068、机械加工饲草料98751t,农机运输作业量2500万t·km,实现了农业机械作业量持续稳步增长。 1.3 农机化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2012年,全区实现农机化经营总收入3149万元,实现利润1256万元,收入增长在农民收入中所占比例逐步扩大。 2 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潜力 2.1 农业生产资源优势

东川区现有耕地10912.2hm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24726.8hm2。有果树956.93hm2,蔬菜3868.93hm2,洋芋2830hm2,水稻1533.07hm2,玉米5965hm2,小麦1906hm2,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2.2 补贴政策深入人心

自2005年国家对农业机械实施财政补贴以来,东川区多方面多形式的开展宣传行动,到2012年,东川已累计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18万元,补贴农业机械1525台。其中,耕整机械926台,实现了迅速发展的格局。目前,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已深人心,为广大农民所欢迎、所接受、所知晓,成为农业机械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2.3 农业机械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2012年,东川区实现农业机械经营收入(利润)1256万元,农

业机械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农田作业(收获、耕作)机械方面表现出来的四省一增(省时、省力、省工、省钱和增加收入)已逐步为广大农民所接受,而一些农产品加工机械已成为农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4 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养殖耕牛成本过高给农业机械发展带来机遇

东川区现有农业人口58584户,2111395人,有农村劳动力126748个,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农村劳动力人员进城务工的愈来愈多,留在农村务农的全劳力愈来愈少,目前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力,加上由于养1头耕牛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都很大,所以现在农村养殖耕牛的家庭愈来愈少,特别是在河谷区,已很难找到养殖耕牛的家庭。因此农村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养殖耕牛成本过高给农业机械发展带来机遇。

2.5 国家实施现代农业的政策优势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好农业现代化,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注入了许多项目和优惠政策,而实现农机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所以,在国家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大环境下,给实现农机现代化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给农业机械化发展事业带来了不竭活力。

3 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3.1 特殊地埋环境是阻碍农业机械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东川山多、山大、地不平以及规模、规整连片的面积少,同时特殊的立方体环境形成特殊立体气候,也形成特殊的立体农业,同一类农业机械很难得到大规模发展,给农业机械事业发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3.2 农村田间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在农业机械中一些大中型机械对田间路面有一定的要求,而东川土地田间地头能作业的路面极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速度。

3.3 土地经营权分散农业机械规模作业难度大

土地承包到户,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但要把成千上万的农户的思想统一起来发展同一产业,尤其是进行农业机械规模化作业,难度很大。 3.4 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

当前,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深入人心,惠及的农民越来越多,工作量也越来越大,但乡镇农机站没有项目经费,农业机械发展难度很大。

3.5 农民科技意识相对不高,部分农机工作者对农机事业发展信心不足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农民是主体和实践者,农机工作者(农机

部门)是载体,起到桥梁和纽带的关键性作用,但由于东川区农民科技意识相对不高,加之一些农机工作者认为农机部门经费少,对农机事业的发展信心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机事业的发展。 3.6 没有综合农机示范基地农民很难看到农业机械发挥的综合效益

农业机械的发展要经历试验、示范2个阶段才能逐步推广,东川区目前还没有建立综合的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基地,1个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靠的只是散打,很难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综合宣传作用。

3.7 没有规范的农业机械综合服务体系

目前,东川区农业机械的数量、品种和作业量上了一定规模,呈现出新的发展格局,但东川现没有规范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只能到一些兼营的维修点进行修理,很难保证维修质量和价格合理。

4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策略 4.1 开展交流活动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寻找致富路子的关键,否则即使富了也会因为思想观念落后而没有创新、没有进步,导致最后落伍。因此,召开一些集院校专家、生产厂家、农机工作者、农民组织及农民代表5者为1体的交流会,让大家在交流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找出失败的原因、成功经验以及发展思路,最后转变思

想观念。

4.2 建立规范的农业机械综合服务体系,最大限度的发挥服务效应

建立以区级为中心,各乡镇为站点的农业机械综合服务体系,为农业机械事业的新政策、新技术、新信息及安全方面提供最有效的宣传服务,为农业机械的维修提供最规范的服务。以此为契机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的农机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技术能人。 4.3 加快民间服务组织发展步伐,使农业机械呈多元化发展格局

在农业机械领域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合作组织的作用,以合作组织为核心,带动农民发展,为农业机械事业注入新活力,使农业机械事业向多元化格局发展。 4.4 建立农业机械综合示范基地,加大宣传效应

建立农业机械试验、示范基地,以基地为核心,开展一些观摩及培训会,向广大农民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农业机械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机事业发展。

4.5 因地制宜,分门别类,逐步示范推广

东川山大、山多、平地少,规模面积小,以基地为核心,开展一些观摩及培训会,向广大农民及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农业机械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机事业发展。 4.6 加强农业与农机合作发展

当前,农业生产中以提升农业生产能力注入了许多政策与项目,比如以提升粮食产量为主的玉米高产创建、马铃薯高产创建以及小麦高产创建、水稻高产创建等,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建设的蔬菜地建设项目,还有以提升土地生产能力的农田建设项目等。农业机械的发展可以抓住这些机遇与农业生产项目合作发展农业机械,在高产创建项目中可以根据地区特性引进大、中、小型耕、种、收农业机械和植保机械,使高产创建项目全程农业机械化作业,这样也有利于节省劳动力、节省成本,从而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最终增加农民收入;在蔬菜地建设、坡改梯等项目中,可以引进一些小型的农田建设机械。

4.7 以土地流转为契机,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规模作业的农业机械

随着国家鼓励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逐步有一些土地会成规模的流转出来,给成规模发展农业产业带来新的更好机遇,这就给农业机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新的动力。所以,农业机械的发展要逐步转变发展思路,以适应发展的要求,及时研究和推广适宜规模作业的大中小型耕、种、收农业机械及设施农业机械,同时还可促进基础建设农业机械的发展,如小型挖掘机、小型转载机等。 4.8 抓住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的时机,加大农产品机械的发展力度

东川正在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业机械的发展可以抓住

这一机遇,发展一些以保鲜农产品为主的大、中、小型保鲜冷库;发展一批以大蒜产业为主的冷库;发展一些以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机械。同时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适应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原料需求,借助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如在发展水果的项目上和在水果多的地方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在高山区养殖业发展好的地方推广示范饲草加工机械;在水稻种植面积大且平坦的地区发展稻麦联合收割机;在玉米种植面积大且上规模的地区发展玉米收割机。 5 结论

东川区农业机械取得了明显成就,特别是自2005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农业机械发展更是迅速。然而,东川区农业机械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解决问题的重点在于把农艺与农机有机结合起来一起发展,不断加大机耕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流转农村土地,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装备水平,促进农业机械向前发展。使农业机械发展呈现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为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东川区农机统计报表[z].

作者简介:刘震(1965-),男,汉族,昆明东川人,任职于昆明东川区铜都街道办事处。研究方向:农机管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