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0年江西省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A

来源:六九路网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千嶂里,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自己报效国家的宏愿和伟大气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__?

(5)补充完整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下阕。 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月夜》) ⑵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⑶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⑷总为浮云能蔽日,。(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⑸诗人笔下,花是有灵性的,有品格的,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的风 骨,又有“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⑹贾平凹神往于温庭筠“商山早行”时用一个个名词营造出的美好境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创造出另一种美好的《人迹》,让人神往,令人感叹。

⑺《陈涉世家》一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陈涉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1.选择阳光 那一天,我去城里拜访一位朋友。在下午返回时,乘上一辆往乡下的大巴。汽车只行出几站,便上来一位盲人,看上去他有60多岁。因为我距离车门较近,便帮忙将他背包放好。他嘴里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在我的身边的座位上坐下。

然后,他微笑着问我家住哪里。我告诉他住在海西村时,他竟兴奋地说:“你们那里,我可去过很多次。在你们村子东南不远就是大海,村前有一条小路,路旁有一座龙王庙„„” 尽管这已是很多年前的情境,但老人说得很准确。我瞅了瞅他失明的双目,感到有些诧异,在犹豫了一会之后,仍忍不住问:“老伯,你这眼„„怎么会知道我们村子以前的情境呢?” 老人毫不在意地微笑着说:“你怀疑我在说瞎话?年轻的时候,我这两只眼并没有瞎。我还当过兵哩,在青海开过车。复员后,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里工作。后来,因为工伤,我这两只眼才不行了。”

在说这话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情非常轻松。 我继续问:“城里的道路这么复杂,你出来不担心迷路吗?” 听了,老人笑了起来,说:“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现在,我每个星期都要从乡下到城里往返两趟,一点都不担心会迷路。” 说到这儿时,老人话题一转,说:“刚开始,我也很绝望,感觉自己就像一下子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似的。但后来,我就想已经这样了,再怎么后悔也无济于事了。于是,我就对自己说,走出去吧,只要抓准目标,走一步就近一步,这有什么好担心和害怕的呢?” 此时,我被老人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我又问他:“老伯,你到城里来做什么呢?” 他颇有些自豪地说:“是一家大医院,聘我给病人做推拿——” 我惊讶地问:“你还会做推拿?”老人平静地说:“是呀,既然活着,就应该学习一门手艺,我研究推拿已经几十年了。”

到站后,在我起身下车的时候,聊兴正浓的老人看上去有些不舍,竟然关切地对我说:“走好啊——”

很长时间以来,那位双目失明老人的乐观和坦然的神情,一直萦绕在的脑海之中。一个人,陡然间从光明的生活跌入一个黑暗的世界,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和痛苦啊!但是,那一位失明的老者却用坚强的信念和勇气,坦然地面对所有痛苦,并将这一份痛苦融化为更大的信念,使自己活得更有尊严。 是啊,。

【小题1】阅读文章,说说题目“选择阳光”的含义。(3分) 【小题2】文章中多次出现“微笑”“神情非常轻松”之类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

【小题3】请给文章补个结尾。要求:上下连贯;点题。(3分) 【小题4】“如果没有胆量迈出一步,那我只能一直呆在家里了。”从原文中找关键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小题5】读罢本文,你一定被老人“坦然面对灾难”的精神所感动。下边,请你用饱含感情和具有诗意的文字,以 “坦然面对挫折”为内容写一段话,鼓励你的一位遭受挫折后失意的朋友。(50字左右)(4分)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小题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众宾团坐(同“座”)

B众妙毕备(名词,妙处)妇抚儿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C宾客意少舒(伸展,放松) 群响毕绝(消失) D两股战战(大腿)几欲先走(逃跑)

【小题2】下列加粗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既而儿醒(不久,紧接着)当是时(这时候)

B稍稍正坐(渐渐)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 C妇拍而呜之(并列连词)力拉崩倒(用力拉拽)

D于厅事之东北角(结构助词,的) 撤屏视之(代词,指屏障里面) 【小题3】对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运用反衬,以声衬静,加重了一家四口由醒复睡后的静谧气氛,为下文即将表现的大火蓄势,也加大了故事情节的曲折与波澜。B.结尾又用“一人,一桌,一椅,一扇,

一抚尺而已”,结构上与第一段照应,并以道具之简单,反衬出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C.“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写听众的反应,他们如临火灾现场一样,虽然很害怕,但仍然能把持自己,所以急于要逃离现场。D.全文围绕“善”字展开,抓住表演者和观众两个方面,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并通过写听众的反应来烘托。【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3)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与薛寿鱼书①【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此吾所为悁悁而悲也。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后可以不朽,则宇宙间安得有此纷纷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③。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呜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传矣,朽矣!

夫学在躬行,不在讲也。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人其民,使无天扎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素位而行,学孰大于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则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则甚陋。今执逮之人而问之曰:“一瓢先生非名医乎?”虽子之仇,无异词也。又问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学乎?”虽子之戚,有异词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__________,而以人所共疑者传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⑤之说为斤斤乎?不知艺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艺非道?貌袭之,道艺两失。医之为艺,尤非易言,神农始之,黄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领之,其道通于神圣。今天下医绝矣,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何也?医之效立见,故名医百无一人;学之讲无稽。故村儒举目皆是,子不尊先人于百无一人之上,而反贱之于举目皆是之中,过矣!

仆昔疾病,姓名危笃,尔时虽十周、程、张。朱何益?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辑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而乃讳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学中未必增一伪席,而方伎中转失一真人矣。岂不悖哉! (选自《小仓山房文集》,有删节)

【注】①此文是袁枚写给名医薛雪(号一瓢)之孙薛寿鱼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评价薛雪,批评了当时重理学轻技艺的社会风气。②若:和,同。③不禄:死的委婉说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艺成而下:语出《礼记·乐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⑥周、程、张、朱: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均为理学家。⑦刀圭: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代指药物。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意:猜测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执:拉住C.貌袭之,道艺两失袭:承袭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寿:使„„长寿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一)(6分) 舟上 徐照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小题1】徐照是温州诗人,他与徐玑、翁卷、赵师秀诗风相似、旨趣相投,而且字号中都有“灵”字,人们称他们为“”。(1分)

【小题2】诗中描绘了小船逐潮、江畔人家、晓光侵月、等江南常见的景致。(2分) 【小题3】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中的“贪看”、“不知”表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3分)

2.古诗词赏析(4分) 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采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小题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特点。(2分)

【小题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2分)

3.【古诗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①。能不忆江南! 〖注释〗①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小题1】作者在这首词中用一个“”字来直接赞美江南。(1分)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春来江水绿如蓝”。(3分)

1.每个人都有憧憬,特别是青春年少爱追梦的孩子。请你以“憧憬”为题,说真话写真情,抒写内心愿景。

要求:不少于600字;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