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色彩分析及应用

来源:六九路网


色彩分析及应用

--《千与千寻》

视频小片段 2分钟左右~

一、会讲故事的色彩语言

我们经常说色彩是有灵魂的 ,那是因为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外来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 ,便会引起我们的某种情绪,进而影响观众对动画内容的注意程度和信息的认知程度。柔和的色彩表现宁静的心态 ,而强烈的色彩则表现亢奋的心情。

《千与千寻》中故事开始镜头显现的是一束红色的花,红色是热烈,是冲动,预示了故事的整体基调和小主人公的奇幻历险。

故事开篇小主人公千寻与父母一起从都市搬家到郊区 ,场景色彩明度适中 , 以叙事为主。千寻的爸爸迷路将车开进了一条林中小路时 ,画面场景色千寻的爸爸迷路 将 车 开 进了一条林中小路时 ,画面场景色彩开始变得阴郁 、深沉 ,使人感觉神秘而紧张 ,似乎 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当车最后终于停下来时画面色彩,又重新变得明亮 ,但突然 出现的红色的古老城楼使人感觉。 突兀而又神秘 ,红色的出现 ,则常常伴随着动荡与不 吉祥事件的发生。约翰内斯.伊顿教授在描绘受不同色彩刺激的红色时说:“在黄绿色底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的、鲁莽的闯入者 ,激烈而又无常 。”正是这绿与红 、重与轻的色彩转换 ,有效地暗示了情绪的波动 。

当千寻随父母穿过令人感到压抑的城楼门洞时 ,几近黑色的背景渲染更加突出了主人

公德不安与恐慌,当他们穿过城楼展现在眼前的是一间静谧的、略显神秘的大厅,暖黄色调很好地传达了这一感觉,让人疑惑丛生。但随着故事的进展,千寻随父母走出大厅,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却是蓝天、白云。山泉清澈、绿草如茵,暗色转而鲜艳明亮,让人不禁对之前的疑惑感到怀疑,而事实上他们已步入了一个不属于人类的领域—神隐世界,等待他们的是重重的危险。正事这色彩的切换传达了主人公细腻的情感变化,伴随着剧情的发展,强化了影片的节奏。

二、知觉与情感的色彩传递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千与千寻》中有明显的体现,千寻误入童话般的神明世界,当发现已无法回到人类世界时夜色来临,在河边一艘灯火辉煌的华丽轮船靠岸,从船上下来了千奇百怪的各色神明。背景船只造型宏大雄伟且始终处于暖色亮光中,而前景中处于黑暗中的弱小千寻愈加透明,显得非常无助。深重的阴影更加深了这种对比,使观众更加担心小主人公的命运。这时的镜头面画色彩在影片中参与了叙事,并且突出了画面运动的流畅性。

当千寻经过白龙的指引通过狭长危险的楼梯来到锅炉爷爷工作的工房时,在幽暗冷色调的环境中温暖明亮的光在通道的尽头的门里闪耀着,正像小主人公的心情一样,从惊恐、无助、彷徨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场景的色调又由温暖转变阴暗,空旷、昏暗的电梯并使人感到压抑,表现了千寻内心的不安,穿插出现的油屋中色彩明亮的场景使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正是这种在统一色调下的对比,产生了暗示与联想,使剧情更加连贯,在不同的色彩感觉想象发展过程中揭示了影片所要传达的知觉与情感。

三、环境氛围的色调渲染

色彩本身就是审美符号,不同的色彩带给人不同的心里感受,形成特定的风格。在电影动画中还可以通过冷暖色调的对比方法,轻松实现渲染气氛、烘托环境。《千与千寻》的画面制作极其精良,当表现千寻乘坐电梯通过油屋澡堂到汤婆婆居住的楼层要求工作的那一段,两个极具特色的场景转换向我们展现了这个奇异的世界。

在表现油屋客房的镜头中色彩明亮艳丽,日式门上绘有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画面细腻且层次丰富,客人与服务人员往来穿梭。而在接下来的油屋顶楼的画面中,欧式装饰富丽堂皇、色调深沉,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这一明一暗、一闹一静、一东一西的多重对比表现了油屋是汤婆婆掌控下的物欲世界。

四、色彩塑造角色形象

每一个动画角色的性格和命运都决定了其色彩设计,都有自己明确的色彩符号。在《千与千寻》中,角色白龙是一位标致少年的形象,为了能与汤婆婆学法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但白龙本性善良,对陌生的千寻能毫不犹豫地施予援手,且从未放弃对爱和自由的追寻。白龙在变身前后都是一袭白衣,表现了这一角色亦正亦邪、充满魅力和神秘感,是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形象。

主要角色与次要角色的色调要有所区别,色彩的运用要为表达主要思想、突出主要人物形象服务,这样才不会造成视觉焦点的混乱。《千与千寻》中有许多次要角色,比如无脸男、锅炉爷爷、煤炭虫、三颗头,分别运用了黑色、深蓝色、蓝黑色、深绿色等深色,表现了神隐世界的魔幻与神秘,而主要角色千寻与白龙所运用的颜色是浅色调,代表了纯真与善良。这样有意识地将主角与配角的色彩区分开来,虽然其表现的内涵不如故事情节来得更激烈,但却使观者在潜意识里接受了创作者的思想。

角色的色彩并不是一成不变地贯穿全篇,可根据角色所处环境的变化适当调整。比如,当河神洗完澡后将小千在水中托起时,小千已完全变成了绿色,还有当小千与小玲在夜色中的阳光聊天时,小千变成灰色,等等。

五、导演的个人主观色彩表达

一部动画电影的色彩风格与导演密不可分,是导演的主观色彩表达。《千与千寻》的导演宫崎骏是一位具有超强表现力的纯手工绘画大师,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表现出一贯的色彩偏爱,并成为其视觉语言。

宫崎骏的作品喜欢以令人心旷神怡的大自然景色作为背景,主要以青、蓝、绿为色彩的基调,立足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表达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成为其动画电影的一种调和之色。

在《千与千寻》中画面色调单纯却步单一,更有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使观众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行思考。画面色彩调和了水的纯净清澈,赋予色彩滋润感,把高深晦涩的哲理赋之以形象、赋之以气息,具有浓郁的诗的意味,深入浅出地传达给观众。

《千与千寻》一片中同样充满着绚丽的色彩,生活气息浓郁,以强烈的亲和感取胜。画面具有一种难以传言的神奇美妙的境界,既能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又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并以一种东西方观众都理解的方式表达。比如片子开始时奇幻的小镇、河边豪华的大船、油屋中的室内装饰描绘、员工招待客人的场景、汤宝宝的卧室、油屋外色彩斑斓的花园等等,无不让人感觉精彩绝伦。

六、唯美震撼的视觉享受

《千与千寻》画面色彩直接参与了剧情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影片中,观众在色彩世界中,色彩将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转换过渡得天衣无缝,将东方文化魅力与西方装饰艺术完美地结合,更重要的是将画面与影片中人物的情绪出神入化地传达给观众,将故事主人公德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准确地传达出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