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学考试复习题
一、 填空题
1,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2, 小儿的病理特点是:发病迅速,传变容易;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3, 小儿推拿在手法操作时,常用一些介质,如爽身粉,葱汁,姜汁,蛋汁,凉水,薄荷水等。 4,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包括:推法 运法 按法 摩法 掐法 揉法 挤捏法 捏脊法 5, 小儿的穴位呈:点状,线状,面状。 6, 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7, 小儿出生后,脏腑柔弱,血气未充,经脉未盛,阴阳二气不足,故称小儿为: 稚阴稚阳-。
8, 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频率为100次/分。
9, 开天门是指:天门是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用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开天门。
有发汗解表,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 10, 天柱骨是指:颈后发迹正中至大椎穴成一条直线。 有降逆止呕,祛风清热作用。 二、 选择题
1, 止腹痛的要法是: A, 按、拿肚角
2, 宜清不宜补的穴位是: A. 肝经
3, 宜补不宜清的穴位是: A. 脾经
4, 常作为小儿推拿结束手法的是: A, 拿肩井 5, 肾纹的定位是:
A, 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6, 补肾滋阴的要法是: A, 揉上马
7, 有止惊作用的是: A, 掐总筋
8, 有泻热通便作用的是: A, 推下七节骨 9, 有传染性的疾病是: A, 麻疹
10.小儿伤食可引起: A, 腹泻 B, 腹痛 C, 便秘 D, 呕吐 E, 疳积
三,写出下列穴位的定位、操作与主治作用。
1, 坎宫 2, 丹田 3, 七节骨 4, 龟尾 5, 四横纹 6, 胃经 7, 小天心 8, 二扇门 9, 一窝风 10, 箕门
四,简答题
1, 有解表作用的穴位(含操作方法)。 2, 有清热作用的穴位。 3, 有止泻作用的穴位。 4, 有止咳作用的穴位。 5, 有止呕作用的穴位。
五,病例分析
重点病例是腹泻、发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