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时间:2021.03.08 创作:欧阳与 (2012-2022)
一、自动化专业现状
自动化专业创建于2005年。共培养了四届共400多名学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在师资方面,自动化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名;博士学历人员1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人员5人。40岁以下人员5人,队伍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具有专业基础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电机拖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嵌入式、PLC实验室;两个专业综合实验基地:电子设计竞赛培训中心、数学建模竞赛培训中心。
二、本专业培养目标定位
本专业培养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全面发展,具有明确的专业观念和良好的专业品格,具有扎实的自动化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自动化工程项目开发和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组织协调能力,掌握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维护、设计和管理的方法,能在自动化工程应用领域从事系统维护、研发及管理工作,具有成功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 专业建设规划
自动化专业发展规划以社会发展、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教学条件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追求,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教学以教师为本,紧跟自动化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我院在电子设计与数模竞赛特色班培养方面的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
本着“立足地方、面向全国”的建设宗旨,自动化专业建设需要构建适合地方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又能够面向全国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一)建设目标
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需要根据专业建设宗旨进行课程建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设、教材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保持现有每年招收100 名左右本科生的规模,提高培养质量。
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招生面向和服务面向,采用建立在加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厚基础、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培养本专业学生,重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特别重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建设思路
1.理论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质量管理
(1) 深化开发内化教学模式,对自动化专业本科
人才的培养模式、知识能力结构和人才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写出调研报告。
(2) 完善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教学大纲,使之
符合人才培养要求。
(3) 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质量监管机制。搞好期
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和教学文件随时抽查。
(4) 定期开展各项教研、教学活动,通过互相
听课、公开课等形式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交流,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2.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
(1) 对市场进行调研,完成变频器实验室申报与
建设立项工作。
(2) 完善低压电器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3) 结合科研及学科发展,着手组建自动化专业
DSP实验分室。
(4) 通过改造、维护、扩充各专业基础实验室实
验设备,提高实验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
(5) 与省内大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 3.教研、科研工作
(1) 举办学术讲座及交流活动,积极邀请国内外
专家来我系讲学。
(2) 每年积极申报、争取省级课题1~2项;校
级课题1~2项。
(3) 每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2篇,省
级刊物发表论文5~10篇。
(4)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本科教材的编审工作,坚
持出版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争取出版具有应用型本科特色的教材2~3部。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5) 根据人才的工程素质培养方案,研究编写实
验实习教材,满足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考核的需要。
(6) 申报省级教改课题1项或者省级重点课程1
门。
4.师资建设
(1) 招聘从事自动化新技术应用的高学历(博
士)、高职称(教授)的优秀人才。改善师资的学历结构。
(2) 选派具有明确研究方向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到
全国一流重点学或国外知名大学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访问研究。
(3)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学科
骨干,使之在省内或院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建设方案
1.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教师是教学的第一资源,是保障和提高教学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特色专业建设的主力军”的理念。努力造就一支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分布合理、业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务精湛、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一流教学团队。
2.理论教育教学改革
理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间的要素关系,优化选修课程的结构体系,建成自动化专业人才课程培养体系。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更新观念,探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选用符合教学计划要求的优秀教材。特别重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程的教材选择,部分课程使用外国优秀的原版教材并用外语授课。
3.依托综合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加强学生实践能力
积极设置和开发实验内容,重视设计性实验和新型实验的开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条件,使实验室成为学生实习和课外创新的基地;大力实施实验室开放,建立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4.科研工作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重视科研项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重视“以科研促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申请各级科研项目,认真总结,以课堂教学或讲座、讨论等形式及时向学生宣讲,并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受到初步的科研工作的锻炼。 5.不断扩大对外联系与合作 利用现有的基础与有利条件,扩大与国内各高校相关专业、企业以及其它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与合作,与相关企业人事部门多联系,疏通学生就业渠道并扩大就业方向。 时间:2021.03.08 创作:欧阳与 欧阳与创编 2021.03.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