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幼互动是教师与幼儿双方共同参与的人际互动,并且,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目前的师幼互动中,教师依旧占据着较为主导的地位。因此,教师在互动中的态度对于整个师幼互动的效果有着关键作用。
在心理学上,一般把态度定义为:个体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的客体、人、情境或任何其他抽象观念或政策等的喜爱或讨厌的评价性反应。它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的构成要素由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具有对象性、评价性、稳定性和内在性四个特性。
态度的对象性指的是,态度是有对象的,它总是针对某种事物的;态度的评价性指的是,它意味着是否赞同该事物;而态度相对于情绪具有稳定性指的是,它是一种对事物比较持久的而不是偶然的倾向;态度是个体内在的心理状态,态度往往不能为别人所直接观察到,但它最终会通过当事人的言行表现出来。
因此,在明确了教师态度对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才能对于教师态度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实践中改善教师态度,对于幼儿形成一个积极有效的影响。
南师大教育学博士刘金波在《师幼互动行为研究》中,把幼儿与教师的相互作用定义为互动,他认为师幼互动贯穿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互动中教师的态度、方法直接影响幼儿的人格发展。
可以体现师幼互动的具体情景是有多种方面的,既可能发生在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中,也可能发生在非正式的游戏、生活和交往活动中。而其所采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与个别幼儿、小组幼儿和全体幼儿的交往,或是与幼儿共同游戏、指导教学、对幼儿表扬鼓励、要求示范等都有所体现。因此,师幼互动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情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
上海市徐汇区益思幼儿园 朱 林
系。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把握师幼互动及其本质,需要明确其与师幼关系的关系。一般习惯上将师幼互动当做动态的关系状态和交往过程,而将师幼关系理解为师幼互动的结果和静态关系的体现。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于教师的态度对于师幼互动的影响基本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即为良性的影响与恶性的影响。
一、国内研究
(一)良性影响。
远征和李威霞在《教师的态度与学生的发展》一文中,着重分析了教师的“期望与嫌弃、关心与冷漠、宽容和苛刻、严格与放纵、公正与偏心”各种态度,会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后果,提出了正确的教师态度, 是教育环节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他们认为,教师教育艺术水平的提高是以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为基础的,而只有在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的条件下, 教育才能变为现实的力量。
(二)恶性影响。
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的魏蕾以个案观察法,以刚转园的女孩小静和D老师的互动作为案例进行了师幼互动中“惧师”现象的研究。整个观察重点叙述了2个场景,第一个是关于区域活动的情景,第二个是关于吃饭时的情景,D老师在这两个情景中都充当着较为威严的角色,从而间接地导致了小静对于D老师的惧怕。
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态度直接导致幼儿依恋的转变,而幼儿依恋的转变又会导致幼儿安全感、成功体验、自信心的建立。在这个个案中,D老师的不良态度直接导致了小静对于老师和周围环境越来越惧怕,从而使其失去了在幼儿园里最直接的依恋对象,导致其之后的安全感、成功体验以及自信心都很难有一个较好的建立。
二、国外研究
(一)良性影响。
罗杰斯认为, 人都具有一种自我实现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获得了自由, 人们就能解决自身的种种问题。
他在《心理疗法与教育中有重要意义的学习》一书中指出,只有当学生努力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时, 才会出现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如果能做到真诚与和谐就会推动学生有重要意义
的学习;教师若能热情接受学生,无条件、积极地对待他们,真正理解他们接触到新材料时的恐惧、期待和泄气的心情,那就为建立学习条件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恶性影响。
诺丁斯在所著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的前言中写道:“我们目前的教育目标并不是培养会关心的人,而是近乎残忍的学术训练。学校对于学术成就的强调加深了孩子们对成人的不满,他们抱怨大人们不关心他们。”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于学生只是采取了进行学术训练的教育,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使教师持有着控制者、高压者的态度,而这样的态度导致的师生互动只会是恶性循环,造成学生对于教师的不满,觉得教师不关心自己,最终影响的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关于教师态度直接对于师幼互动的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并没有太多的着重,大部分的专家学者把眼光都放在了师生互动上,这其中包括了小学乃至中学的师生互动,不仅仅是幼儿园中的师幼互动。但在幼儿园中的幼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同为学生,因此,本文对教师态度对于师生互动的影响也进行了一定的借鉴,与教师态度对于师幼互动的影响共同阐述。
根据上述的研究综述,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的态度对于师幼互动有着弥足轻重的影响,这不仅是体现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中,更是会作用到离园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大多数的专家都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教师看待幼儿的态度上,如果,教师把自己过多地定位于幼儿的管理者、环境的控制者、知识的传授者,那么其对待幼儿的态度必将受到影响,使其一直处于居高临下的状况中,从而导致师幼互重纪律约束,少征询建议;重知识传授,少情感交流。
总之,教师态度对于幼儿的人际交往中的师幼交往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一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应在日常的工作中保持着积极的教师态度,从而,对幼儿产生正确向上的引导作用。
Email:jiaoyuluntan@vip.163.com
0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