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作者:仇学锋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04期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但是,在当今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情况、面临问题以及当前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8-0091-01
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具有巨大的意义,它的发展既关系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关系到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成就
(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
我国在1982年进行了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当时在经济体制方面上实行的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政策,也就是说当时我们的经济政策仍然属于计划经济。此次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国务院各个部分的调整上。到1988年进行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时,我们在经济体制上实行的政策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次改革主要以调整经济管理部门的为主要内容。在1993年实行的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在经济体制上已经确立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旨在处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在我国进行的第四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提出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2003年的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重对国有资产管理、金融监管、宏观调控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关于探索实行政府大部门体制的新思路。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在30多面的发展进程中,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第一,国家的政府职能得到了很大的转变和改善。国家政府进一步确立和完善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的制度理念,政府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建立健全了宏观调控体系;政企逐步分开,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日益明显;社会和公民可以自己管理的事项交由公民、社会自己管理。同时,加强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第二,我国的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创新。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以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突破点,逐步形成了惠及全体国民的基础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带有创新色彩的管理方式。首先积极完善的发展创新决策机制,逐步推行行政问责制,其次是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通过颁布一些法律,促进政务的公开。再次就是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促进审批制度的合理化和规范性。
第三、随着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化,政府的组织领导机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在此情况之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框架结构逐步建立起来。另外,各级政府和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级政府的制度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二、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一)我国行政管理观念不够先进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促进了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观念的落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仍然落后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整体运行机制还没有得到更好的完善,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进程也非常缓慢。正是由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相对落后的行政管理观念依然存在,影响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果我们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将会阻碍社会的整体进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政府在职能转换的领域方面覆盖率不够全面
在当今社会,许多政府部门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越权管理的情况,不该管的事情还要管,不该做的事情还去做。例如,有些部门行政审批方面的一些权限太大、太宽,本来属于下级政府机关的审批权限却被自己保留,本该下放到地方政府审批的事项也没有落实到位。政府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直接干预经济生活的现象还依然存在。相反,很多本来应该由政府处理的事情却总是处理不得当,这就造成了明显的反差。充分说明了。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在职能转换领域的覆盖面还不够广阔。
(三)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尽合理,各部门的自责分工不清
在行政管理改革的运行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之间的机构设置不尽合理,部门内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够融洽,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协调,领导和职员的关系不够明确。另外,一些政府的权力会出现过分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的问题,决策、执行、监督职能运行的不够科学。有些时候会出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责分离的问题,就会造成有权无责或者有责无权得尴尬境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一些政府职能的分工过于细密,各个机构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分的不够清晰,从了造成了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难度增大。如果部门设置过于冗繁,相互之间交叉率就会越高,那么关于责任的界限就不是很清楚,所以就会在行政管理的过程中造成难以解决的扯皮和推诿现象。
(四)我国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我国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管理水平与当前社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得差距。主要表现一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其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缺乏实践能力培养,不懂得怎样去加强行政管理;再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在其位,不谋其职。这就阻碍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三、完善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各级政府要抓紧制定符合实际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进一步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优化和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政府职能的覆盖率,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面对当前一些政府职能混乱的情况,我们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政府职能的覆盖性。首先要依照法律的规定,有效地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具体职能,进一步促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其次,各个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法履行市场监管的重要职能职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能仅仅局限于政府内部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而且要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协调、相适应,以促进管理体制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认真规划制度建设,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制度建设是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治理机制。首先,我们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决策议决、决策公开评审决策程序、进一步创新行政审批制度。其次,要采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促进管理方法的优化,提高行政管理的水平。再次,要确保政府所行政权力的高效运行,就必须通过建立客观统一的评价体系,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绩进行定期的考核,对责任相关者进行合理的奖惩,从而真正建立起引导、规范政府工作人员行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三)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进一步加强行政监督,对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要认真对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和监督,并且严格按照依法报送备案的制度进行工作,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司法审查制度,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予以合理审查。再次,我们必须加强行政机关的内部人员之间的监督,通过不同层级之间的监督,增强部门之间工作的透明度和和谐度。最后,要广泛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必须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进而促进行政管理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J].中国行政管理.2008(0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汪玉凯.中国行政管理改革30年[J].公共行政.2008(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