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长征与贵州新民主主义革命

来源:六九路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餐 壁卿磁 口 叶江华 OK 磬 毛泽东说过: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 征是播种机。正是红军长征将革命的火种撒向地方 军阀控制森严的贵州,从而改变了贵州历史的发展 方向。其主要表现为红军长征促进了中国共产党贵 州省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推进了贵州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进程。 中央红军进入贵州以前,贵州处于地方军阀统 治之下。我们知道,1911年,贵州率先响应武昌起 义,在西南地区打响了辛亥革命的枪声,一举推翻了 清王朝在贵州的封建统治。然而,大汉贵州军政府却 如昙花一现被颠覆了。接下来的就是地方军阀统治 的24年。这期间贵州曾经历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运动,虽 对贵州的封建统治阶级产生过一次次的冲击,尤其 是贵州的五四运动,贵州学生曾经积极起来抵制日 货,通电北洋政府。当时有识之士也曾向全省人民发 出:“吾黔非中国领土乎?七百万同胞非中国人民乎? 当兹国本颠危、千钧一发之际,犹不能急起直追,尚 能谓为有人心乎?”而贵阳、遵义、黔西等校的刘方 岳、田君亮、段雪笙、缪象初等进步教师在学生中积 极宣传民主思想,竞演进步话剧,民主的氛围一度如 春风吹拂着贵州的知识界。但因地方封建势力根深 蒂固,科学与民主的呼声备受地方军阀的阻碍和压 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履艰难而沉重。 此后。贵州地方基本上没有什么新兴的工业,资 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都相对薄弱。虽有先进青 年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革命真理,如王若飞、周逸 群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十月革命书籍的 薰陶,走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道路,成为职业革命家。 他们也曾将外地革命活动的消息和马克思主义的学 说传人贵州。但在整个2O世纪2O年代和3O年代 初,贵州对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仍处于启蒙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较之全国显得滞后。 直到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促使贵州学生抗日救 ・14・ 国团的成立,贵州的反帝爱国运动才上了一个新的 台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伐也才向前迈进了一步。 当时,贵州出现的进步社团有“江流社”、进步刊 物《心评》、《贵阳文艺》等;在青年中也曾掀起了办报 和读书的热潮,并开始搜寻并阅读中文本的共产主 义理论书籍和俄国情况的宣传报导;而1934年从外 地回来的共产党员开始组织建立党支部,团结革命 力量,开展革命活动,为贵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向前发 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极大推动贵州地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是红军 长征过贵州。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 州,足迹遍及贵州70%的地区。红军所到之处,建立 革命政权,组织地方革命武装,开辟革命根据地,打 土豪,分田地,在人民群众中传播革命思想。其产生 的巨大影响是贵州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首先,红军长征极大地推动了贵州地下党的发 展。红军长征进入贵州之前,贵州各地的共产党员和 革命青年的活动处于分散状态,1934年9月,贵州 的一些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自觉组成了贵州革命工 作委员会(即九人工委),这是一个以共产党员为核 心,以信仰马列主义、共产主义为宗旨的党内外结合 的革命组织。由于未能与党中央建立联系,其工作任 务尚不具体明确。1935年1月,在遵义开展革命活 动的林青终于找到红军,找到党中央,向党中央汇报 了贵州地下党的活动情况。中共中央地方工作部部 长李维汉代表中央承认贵州地下党的工作,并批准 建立中共贵州省工委,由林青任书记,从此结束贵州 地下党没有上级领导的历史。 省工委建立后,贵州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 革命斗争一浪高过一浪。贵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 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全国革命合拍了。 (作者单位-市党史办) (责任编辑:林建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