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传统文化》第二单元第六课

来源:六九路网
第二单元名人长廊

《晏子——历时三朝的贤相》教学设计

海阳市育才小学 辛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的诵读本课古文。初步了解晏子机智 敏捷、能言善辩的才干。

2.通过搜集资料、诵读经文积累相关历史典故,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

3.通过走近文化名人, 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热爱祖国、 维护祖国尊严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古文的诵读,初步了解晏子。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晏子爱国的可贵品质,理解为什么称他是贤相。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名人导入、激发兴趣

1. 谈话: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 育家孔子,还有孟子,在我们山东啊,还出过一位名人,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圣人 对他非常的佩服,孔子曾经说他“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而汉代的大文学家司 马迁则说,如果他还活着,司马迁愿意当他的车夫,这样一位名人你们想不想认 识他啊?

2. 导入: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名人长廊,认识这位历仕三朝的贤相— —晏子。(板书课题)

3. 齐读课题,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历仕三朝吗?对,晏子做过 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的相国,并且被人们称为贤相。 二、学习人物剪影,初识晏子

1、谈话过渡:同学们,晏子究竟有什么样的优点,能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 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42 页,读一读这一段《晏子使楚》的故事,你们一 定会对晏子有所了解的。 但是读的时候要注意对照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 通顺。 学生自己试读课文。

2、指名读:谁能起来试着读一读?教师纠正字音。

3、这几位同学的字音都读得对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4、谈话:同学们,这段古文是节选自《晏子春秋》,下面同学们对照文意,把 这个故事的意思弄明白,然后思考一下,从这个故事能看出晏子有什么样的优点?指名交流。

5、 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 晏子的确很聪明, 真是足智多谋, 仅仅如此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资料: 春秋末期,齐国从强盛走向衰败,而楚国越来越强大,其他诸侯国都很怕 它,楚国简直成了诸侯国中的霸主。有一年,齐国和晋国关系紧张,齐景公决定 与楚国结盟,共抗晋国。派晏婴出使楚国,楚王狂妄自大,总想羞辱齐国使者。

6.讨论: 这是当时晏子出使到楚国的背景及目的, 下面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 课件出示: 晏子从小门进去了,会-----------------。 晏子拒绝从小门进入,有可能会----------。所以晏子不但 --------而且他--------------。

7.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正像你们说得那样,晏子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自己 祖国的尊严,而且还完成了他的使命。 三、配乐诵读、读出韵味

1.【课件】下面让我们带着对晏子的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话,请同学 们对照大屏幕,读的时候注意恰当的停顿,老师给大家配上好听的音乐。 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2.老师范读。(学生评价)

3.谁来都给大家听,希望你读得比老师还好。指名读,齐读等。 四、学习“温馨点击”,进一点理解主题

1.问题: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对晏子有了一定的理解,其实他的优点远 不止于此,请同学们读一读“温馨点击”,看看晏子还有什么让人敬佩的品行。

2.学生边读边思考。 3.谁能来起来交流一下?

4.教师小结:是啊,晏子不仅在外交方面很出色,而且还是位治国的贤相,他 经常对国君提出意见, “屦贱踊贵”这具成语讲的就是他劝景公的故事。请同学 们打开课本 44 页,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吧!

5.这个故事让你感受到晏子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指名交流。

6.教师小结:

五、补充故事、体会人物

1.问题同学们,你们还知道晏子的哪些小故事?(指名讲故事,或者教师补 充小故事)

2.读了这段故事,你觉得晏子是个怎样的相国?

3.小结:同学们说得很不错,正因为晏子有如此多的优秀品质,所以才会受 到包括孔子在内的很多名人的敬佩,并且被后人尊为“贤相”。 六、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好了,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填写成长袋。

2.课外拓展: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中外外交家机智善 辩的故事,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读一读《晏子春秋》这部书。 七、 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六课 晏子

历时三朝的贤相

晏子言行的记录——《晏子春秋》

海阳市育才小学 辛娟

【 教学 目标 】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提供的卡片读懂课文的原文。 3.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晏子。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背诵晏子的名言,从而进一步认识晏子。 【教学难点】 理解晏子的这几句名言。 【教学过程 】

一、回顾导入

1、谈话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了晏子,他给你留下了怎 样的印象? 2、学生交流

3.导入:《晏子春秋》是记录晏子的言行的一部书,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其中的几句名言-------《晏子言行的记录》

二、诵读原文----读正确

1.自读:自己借助拼音读生字,要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检查诵读: 谁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 其他同学注意听, 读完后进行评价,看他读的好在哪里,哪里还有问题。

三、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读美

激发朗读热情, 鼓励学生读 复习交流, 掌握学生对上节 课的理解水平。 (1)听录音: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 出节奏和韵律。 你们想听一听吗?(放朗读磁带) 。 (2)试着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生评,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 韵律。 ) (4)齐声背诵

四、借助注解,查字典理解文意---------读懂

1.自主理解。谈话:自己看注释或查字典,说说短文的内 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理解的 容。方法, 根据书上的注释和字

2.交流。谈话:说说你懂得了那句话的意思,是怎样理 典,基本感受出古文的意 解的?

3.学生质疑。谈话: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4.小结:看注解、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询问别人都是好的 理解文意的方法,要结合运用。

五、背一背

1.引导: 《晏子春秋》这本书可是晏子名言的记录啊!让我们 一起去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晏子格言摘抄下来,并记住它。 老师的及时点评可以促进 2.学生摘抄,背诵

3.指名说出摘抄的孟子格言并背诵一些经典格言。 六、拓展活动

1.问题:你还知道晏子的哪些名言? 2.学生交流

3.教师补充: 进不失忠,退不失行。 习俗移性,不可不慎。 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 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 礼不使也禽兽矣。 民,事之本也。 七、 板书 设计

第二单元 名人长廊 第六课 晏子 进不失忠,退不失行。 习俗移性,不可不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