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自主练习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清初《泉州府志》物产条载: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文中“盖泥法”的原理与下列相同的是( ) A.活性炭净水
B.用漂白粉漂白织物
C.除去KNO3中的NaCl D. 除去河水中泥沙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B.S2-的结构示意图:
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对医疗器械高温消毒时,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断
C.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 D.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4.单质到盐的逐步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完全符合图示转化关系的元素有( )
A.C、N、Na、K
B.C、S、Si、Na
C.C、S、P、Na
D.P、S、Mg、Fe
5.右图是某有机物的球棍模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性质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式是C10H10O2
B.1mol 能与5 mol H2 发生加成反应 D.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聚反应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6.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说明的是( ) A.氯化铵和碘都可以用加热法进行提纯
1
B.氯水和二氧化硫气体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C.硫酸亚铁溶液利熟石灰在空气中久置后均会变质
D.在高温条作下,Na2CO 3 和 CaCO3 均可与SiO2 反成生成CO2
7.已知NO和O2经反应①和反应②转化为NO2,其能量变化随反应进程的图示如下。
①2NO(g)
N2O2(g)△H1平衡常数K1
②N2O2(g)+O2(g)
2NO2(B)△H2平衡常数K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1<0,△H2<0 B.2NO(g)+O2(g)2NO2(g)的平衡 常 数K= K1/K2
C.表示2NO(g)+O2(g)
2NO2(g)的△H= △H1+△H2
D.反应②的速率大小决定2NO(g)+O2(g)2NO2(g)的反应速率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强对煤、石油、天然气等综合利用的研究,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B.电解水生成H2利O2的实验中,可加入少量盐酸或硫酸增强导电性 C.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 D.升高温度能使吸热反应速率加快,使放热反应速率减慢 9.完成下列实验目的,所用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乙酸乙脂和乙醇 B.配制溶液 C.检查气密性 10.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0g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氢原子数为6NA
B. 50 mL12 mol·L-1浓 盐酸与足量MnO2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0.3NA
2
D.测定盐酸浓度
C.0.1mol 氨气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H4+和NH3·H2O的总数为0.1NA D. 用惰性电极长时间电解100mL1mol·L-1的CuSO4溶液,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 11.下列实验操作或对实验事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稀硝酸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
B.用NaOH 溶液可鉴别分别含Na+、Mg2+、Al3+、Fe2+、Fe3+、NH4+阴离子的溶液 C.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
D.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12.通过下列反应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 ①2Sb2S3+6Fe+3O2
高温 Sb4O6+6FeS ②Sb4O6+6C
高温 4Sb+6CO ↑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被氧化的元素是Sb 和Fe
B.反应①中每生成2molFeS 时共转移4mol 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Sb强
D.每生成2molSb 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3.在给定条作下,下列离子组的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A 条件 离子组 Fe2+、NO3-、=1的溶液 由水电离出 B c(H+)=1×10-13mol·L-1 含有大量Al3+的溶液 C SO42-、Cl- 通入少量SO2气体 D ClO-、SO42- 2ClO-+SO2+H2O=2HClO+SO32- 1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 M、N 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固体,乙是气体,K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0.05mol·L-1丙溶液的pH为1,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K+、Na+、不能大量共存, Al3+、Cl- K+、NH4+、Cl-、A1O2- Na+、NH4+、能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判断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不能大量共存, 3Fe2++4H++NO3-=3Fe3++NO↑+H2O 能大量共存 3
A.原子半径: W D.K、L、M、N 四种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N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W A.阳极反应为2H2O-4e-=O2↑+4H+ B.产品室中发生反应H++ H2PO2-=H3PO2, 该法还可得副产品NaOH C.原料室中H2PO2- 向左移动,Na+ 向右移动,该室pH 升高 D.阳膜1的主要作用是防止H2PO2- 进入阳极室被氧化并允许H+通过 16.在25℃时,将1.0Lcmol·L-1CH3COOH 溶液与0.1molNaOH 固体混合,使之充分反应。然后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HCl或加入NaOH 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随通入(或加入) 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的电离程度: a>b>c B.c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H)>c(Na+ )>c(OH-) C.a 点对应的混合溶液中,c(Na+ )=c(CH3COO-) 10-8D.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c 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17.(16分) 实验室以Na2SO3粉末和70%H2SO4为原料制取SO2, 且以SO2为原料制取物质和进行性质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 学生甲欲收集一瓶干燥的SO2,选择图中的装置,其还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SO2有毒,为防止中毒实验应在 中进行。 (2)学生乙欲通过量气法测定在空气中久置的亚硫酸钠粉末的纯度,最住选择下列装置 中 的 (填字母) 。 (3)学生丙欲以CuSO4·5H2O 和SO2 等为原料制备谢弗勒尔盐(Cu2SO3·CuSO3·2H2O)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已知谢弗勒尔盐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100℃时发生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5 装置A中SO2的作用是 ; 体 系 温度 控 制 在 60~80℃ 的日 的是 。装置B的作用是 。 (4)学生丁欲利用右图装置探究SO2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质。实验中观察到Ⅰ中红色褪去;Ⅱ中无现象。据此推断能使品红水溶液褪色的粒子可能是 。如果要比较这些粒子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快慢,请设计实验方案,简述操作和需要观察的现象 。 18.(12 分) 碳及其化合物与人类生产、 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羰基硫(O=C=S) 能引起催化剂中毒和大气污染等。羰基硫的氢解和水解反应是两种常用的脱硫方法,其反应原理为: ①氢解反应: COS(g)+H2(B)②水解反应: COS(g)+H2O(g) H2S(g)+CO(g) △H1 H2S(g)+CO2(g) △H2=-35 kJ·mol-1 已知CO(g)+H2O(g) H2(g)+CO2(g) △H3=-42kJ·mol-1,则△H1= ,羰基硫氢解反应 (填“能” 或“示能”) 设计成原电池。若平衡常数K 与温度T之间存在1gK=a/T+b (a、b为常数) 的线性关系,图中直线符合该氢解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关系的是 (填字母)。 (2) CO 可以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CO和2.5molH2, 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CH3OH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变化如图所示。M点时,H2的转化率为 ;反应速率N 点v 正(CO) M 点v逆(CO) (填“>”“<”或“=”)。 6 (3)焦炭还原NO2 发生反应2NO(g)+2C(s) 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molNO2 和足量焦炭发生 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利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可得M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M)= (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达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常温下,用氨水吸收CO2得到NH4HCO3溶液。在NH4HCO3 溶液中c(NH4+)c(HCO3-)(填“>”“<”或“=”) 。反应NH4++HCO3-+ H2O NH3· H2O +H2CO3 的平衡常数K= 。(已知常温下H2CO3的 Ka1=4×10-7mol·L-1,Ka2=4×10-11 mol·L-1,NH3·H2O 的Kb=2×10-5mol·L-1) 19.(12 分)铬是常见的过渡金属之一,研究铬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1) 在右图装置中,观察到装置甲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 而装置乙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 (2)工业上使用下图装置,采用石墨作电极电解Na2CrO4溶液,使Na2CrO4转化为Na2Cr2O7,其转化原理为 。 7 (3)CrO3和K2Cr2O7均易溶于水,它们是工业废水造成铬污染的主要原因。要将Cr(Ⅵ)转化为Cr (Ⅲ)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电解法和铁氧磁体法。 ①电解法: 将含Cr2O72- 的废水通入电解槽内,用铁作阳极,在酸性环境中,加入适量的NaCl 进行电解,使阳极生成的Fe2+和Cr2O72- 发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 。阴极上Cr2O72- 、H+、Fe3+都可能放电。若Cr2O72- 放电,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若H+放电,则阴极区形成Fe(OH)3和Cr(OH)3沉淀, 已知:Cr3+ Cr(OH)3 CrO2-,则阴极区溶液pH 的范围为 。 ②铁氧磁体法: 在含Cr (Ⅵ) 的废水中加入绿矾,在pH<4时发生反应使Cr (Ⅵ) 转化为Cr (Ⅲ),调节溶液pH 为6~8,使溶液中的Fe (Ⅱ)、F e(Ⅲ)、Cr (Ⅲ)析出组成相当于Fe(Ⅱ) [Fe(Ⅲ)x·Cr (Ⅲ)2-x] O4(铁氧磁体) 的沉淀,则铁氧磁体中x= ; 若废水中Cr (Ⅵ) 以CrO3计,用该法除去废水中的Cr (Ⅵ),加入的FeSO4·7H2O 与CrO3的质量比为 。 20.(12 分) 以硅藻土(主要成分为SiO2,含有少量的Fe2O3、 Al2O3) 为载体的V2O5-K2SO4常用作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以下是一种废钒催化剂综合回收利用的工艺路线。 已知: 废钒催化剂中钒元素主要以VOSO4和V2O5形式存在; V2O5是两性氧化物,不溶于水,溶于酸生成VO2+,溶于碱生成VO3-; VOSO4是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VO2+。 8 回答下列问题: (1)VOSO4中V 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滤渣①酸溶后加入的最佳试剂X 为 。 a.NaClO b.Na2SO3 c.K2SO3 d.K2S (3)从滤液③中得到产品K2SO4的操作为 。滤渣③除含有V2O2(OH)4,还含有 。 (4)若滤液⑤中c(VO3)=0.1mol·L-1,为使钒元素的沉淀率达到98%,至少应调节c(NH4+)为 [Ksp(NH4VO3)=1.6×10-3]。 (5) “焙烧”时通入足量的空气,反应后的尾气可以直接排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 V2O5纯度测定原理: 称取V2O5产品ag,先加入硫酸将V2O5转化为VO2+,再加入 V1 mLc1mol·L-1(NH4) 2Fe(SO4) 2溶液将VO2+转 化为VO2+,最 后 用c2mol·L-1KMnO4 溶液滴定过量的(NH4)2Fe(SO4)2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2mL。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实验测得某V2O5产品的纯度为91%,则理论上加入(NH4)2Fe(SO4)2溶液的体积V1至少 mL (用相关字母表示)。 9 10 山东省烟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答案) 1~16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5 ACBCB 17.(16分) (1)abcedf(或abcedbcf);(2分) 通风橱 (1分) (2)C(2分) (3)作还原剂,生成SO42-;生成SO32-(2分) 加快反应速率,防止产品分解(2分)安全瓶,防倒吸(2分) (4)H2SO3分子、HSO32-、SO32-离子等(2分) 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等体积的品红溶液,然后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NaHSO3溶液、NaHSO3和硫酸溶液,观察品红溶液褪色的快慢,记录品红溶液褪色需要的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分) 18.(12分) (1)+7 kJ·mol-1 (1分) 不能(1分) z(2分) (2)20%(2分) <(1分) (3)2 MPa(2分) (4)> (1分) 1.25×10-3(2分) 19.(12分) (1)由装置甲知铬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由装置乙知常温下铬在浓硝酸中钝化(2分) (2)阳极4OH--4e = O2↑+2H2O,使 c(H+)增大,从而导致2CrO42-+2H+=Cr2O72- + H2O反应发生(2分) (3)① Cr2O72- + 6 Fe2+ + 14H+=2Cr3+ + 6Fe3+ + 7H2O(2分) Cr2O72- + 6e-+ 14H+=2Cr3+ + 7H2O(2分) 8 (3)蒸发、浓缩、结晶(1分) Al(OH)3、Fe(OH)2 或Fe(OH)3(2分) (4)0.8 mol·L-1(2分) 11 6-10 DBACA 11-15 CACBC 16.D (5)4NH4VO3+3O2(6)10a/c1(2分) 2V2O5+2N2 +8H2O(2分)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