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屏边县民族小学 梁凤媛
一、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教学本课需要80分钟,本篇为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字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三、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2、写字主要通过集中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和木字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四、教学策略
1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注意词语积累,注重创设学习情境,使语文学习具有趣味性和审美性,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利用创设情景看图说话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 1、生字卡片
2、为本课制作的ppt课件; 3、贴图。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引发猜想
师:(课件出示学生常见的一些树木图片)同学们认识这些树吗?知道他们的名字吗?知道它们的生长习性吗?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儿歌,来认识几种树木。 板书:2、树之歌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树木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找出文中的树。 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
②学生帮助正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3、识字学词:
(1)看拼音读生字;(2)去掉拼音读生字;(3)给生字组词并
2
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3)指导学生记生字。
①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 桐 枫 松 柏 桦 杉 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榴”“橡”等生字的读音。
②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
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5、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观察间架结构、占格和关键笔画 (2)观看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杨”和“壮” (3)学生练写生字。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创设多种情景,提供多种资源多渠道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字词说话,使课堂学习具有趣味性,突出了语文教学以语言应用为中心的理念。在写字教学时,用二字原则指导学生写好“杨”和“壮”,抓住关键,突破写字教学难点,提高写字教学质量。】 (三)阅读课文,巩固字词。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了,你还认识他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3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课文,巩固所学字词。】 (四)当堂测试。
1、把词语和正确的音节连起来。
shǒuběijiānɡ wútónɡ shǒuzhǎng nài hán bái huà lǜzhuāng
梧桐 守北疆 手掌 耐寒 绿装 白桦 2.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注意字的结构,并填空。 杨 松 壮 化
“杨、松”都是________结构的字,部首都是______,第四笔是______;“壮”的部首是______;“化”的第三笔是______。 3. 辨字组词。
桂( )桐( )柏( )花( )枫( ) 娃( )铜( )白( )化( )风( ) 4.看拼音,写词语,并选两个词语写话。
yánɡ shù zhuànɡ měi wú tónɡ shuǐ shān ( ) ( ) ( ) ( ) sōnɡ bǎi mù mián huà shí ɡuì huā ( ) ( ) ( )( )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生字,增强识记效果。】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