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儿子考上了宝坻一中。实现了当初的既定目标。可以自豪地说,儿子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而这个优秀的学生,全赖于一个造就人的优秀的环境——北大附校九三班。全赖于一个教书育人的优秀团队——九三班的全体教师们。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态度决定一切。
——当你进入学习状态以后,不管听到任何声音,只要和你没有关系,就不要抬头。
和儿子聊起班主任李遗斌老师的时候。他总是搬出这两句名言来。回顾一年的学习历程。孩子们也正是在李老师这两句名言的鞭策下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
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最注重质的变化。而作为一个班主任。也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上有质的飞跃。可以说,教书和育人两副担子分别压在李老师的双肩。
李老师即是严厉的父亲。又是唠叨的母亲。在启发学生如何树立理想,如何完成学业的时候,他仿佛是一位高瞻远瞩,气贯长虹的伟人;而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哪怕一个很小的细节。也要苦口婆心重复多遍。生怕孩子们出现任何的疏忽。简直成了一位啰嗦的老娘。那近乎于苛刻的要求。近乎于唠叨的嘱咐。使整个九三班整齐划一,步调一致。纪律严明,团结向上,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充满了催人向上的正能量。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毎个人的集体荣誉感。
“别的班还没有跨入战壕。我们班已经进入了战斗的状态。”儿子得意地说。
减少适应过程,尽快进入状态。这也许是九三班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玩像玩,干像干。这是李老师一贯倡导作风。他在学习上对学生要求严格,在体育锻炼上,也提快乐健身倡科学健身。在两种状态的互换时必须要达到径渭分明。那种边干边玩的状态是李老师坚决不允许的。同时李老师还时常教育孩子们提倡孝道,尊师敬长。短短一年的时光。儿子忽然长大了,懂事了,成熟了,
作为一个学生的家长,一个教育学的门外汉,不敢对专业学术教学方法妄言,只能凭着感觉。发表自己的看法。也许体现在李老师身上的这些品质。就是所说的“师德”吧。我们认同李老师。赞同李老师。为孩子遇到这么一个好的班主任感到幸运。为来到北大九三班这么一个好的集体感到骄傲。北大九三班,我们来对了。
在孩子毕业典礼时。我见到了李老师。给我的感觉比上一次见面时瘦了很多很多。他自己说。己经瘦了30斤。在中考前夕,他仿佛比任何一个学生都着急。吃不下,睡不着。嘴唇都起泡了。说起来,这仿佛不至于,甚至有些难以令人置信,但是,这些表现就是真实地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出来了。
在与学生及家长的集体话别会上。李老师讲话了,讲着讲着,竟潸然泪下……很难想象这么一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此刻居然如此感伤甚至脆弱。是啊!无情未必真豪杰。李老师所流下的泪水。是英雄泪!当时在场的家长无不动容,我的鼻子也不尽一阵发酸。
在告别时,我紧紧的握住李老师的手说,我要请你喝酒。他说这两天太忙。今后有机会再说吧,面直到今天。他也没有把这个机会给我!
我仍然在等待这个机会,在我们聚会时,请李老师不要忘记代我请上:物理陈彤宇 老师、英语许海燕老师、语文张洁老师、数学兰卓老师。这些老师我有的见过面,有的没见过面,但是他们的事迹儿子都没少给我介绍。我在这里也深深的向各位老师鞠上一躬。谢谢你们,为人师表的楷模。谢谢你们,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