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同学聚会学生最新发言稿

来源:六九路网

  尊敬的校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母校建校七十三周年校庆日,也是黄麓师范创办人张治中将军116周年诞辰纪念日。在这美好的金秋季节,我们一~~七届的学子们,继1988、1997年相聚后,今天第三次来到母校,与学校的领导、当年的老师欢聚一堂,喜庆毕业五十年。这在一般学校极为少见,是非常难得的,实在是盛世盛会,值得庆贺。这次聚会是我们五七届同学的共同心愿,得到了母校的支持、老师的支持、社会各界和有识之士的支持。在这里,我谨代表五七届全体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借此机会,代表筹备组,向光临我们聚会的母校领导,尊敬的老师,向应邀到会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

  当年五七届中师是两个班,原有学生115人,2人因病中途休学,实际毕业113人。除4人直升高校外,109人无条件服从分配,分赴江淮大地任教,在那里兢兢业业,忘我地奉献着青春。大部分同学都终生献身教育事业,一辈子奋斗在城乡中小学,都是中小学高级教师,有的还担任了主任、校长,为国家培养了万千人才。这些同学当中有很多人,被评为校、县、省乃至全国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由于工作需要,后来有些同学改行。有的搞高科技和学术研究,去过世界先进国家学习和考察;有的从事公安工作,成了保护国家利益的人民功臣;有的则进入党政机关,在省市县等各级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外事工作。值得自豪的是,同学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无不全心全意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以骄人的成绩,书写着金色的人生。五十年来,我们对待工作,总是不畏艰苦、拼搏奉献、无怨无悔,因而硕果累累,受到各方面的普遍赞誉。每个人都经历着风风雨雨的磨炼,每个人都有酸甜苦辣的人生,每个人也都有曲折、成功和辉煌。总而言之,我们为建设祖国、振兴民族是立了大功的。这一切都是母校的培育、师长教诲的结果,也是母校的荣光,师长的荣光。

  一晃已经五十年了,当初都是意气风发的大姑娘、小伙子,如今变成了饱经风霜,白发斑斑的老太太、老爷子了。当年,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中,今天参加聚会的有49人,因故不能参加的有32人,未能联系到的有6人,特别是有26人已经不幸逝世。同时,当年为我们服务的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工人师傅,很多人也已经作古。让我们一起向上述辞世的各位,表示深切的怀念。

  我们都早已退休,并步入古稀之年。可是,依然过着绚丽多姿、丰富多彩、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充实有序、退而不休的晚年生活。有的被大公司聘为董事长,为发展安徽经济献计献策;有的被省厅聘为项目办专家组成员,继续为教育事业作贡献;有的创办和主持乡村老年大学,为老人宣讲时事政策和科学知识;有的无偿辅导贫困学生,无私奉献;有的读书看报、编书写史、撰文、作诗、绘画;有的养花、训鸟;有的跳舞、唱歌、练乐器;有的玩象棋、扑克、麻将;有的照料老伴或孙男孙女、忙里忙外等等。不少同学还忙中抽闲外出旅游、探亲、访友,从省内到省外,从国内到国外,饱览名胜古迹和山水风光。还有的三五相约,或茶或酒,畅饮几杯,海阔天空,悠闲自得,其乐融融。

  我们这一届同学,以黄师为荣,对黄师、对师长充满着特殊感情。因为,母校和师长给了我们宝贵的教诲和无私的爱。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电话信函联系不断,互敬互爱、相互包容、和谐融洽、情感真挚、亲如家人、胜似兄弟姐妹。

  今天我们举行毕业五十年的隆重聚会,目的就是为了表示对母校、对师长的崇高敬意。同时,重温我们同窗之间的无限深情。“难忘今宵”、“今宵难忘”。今天各位的聚会必将化作我们心中永远美好动人的旋律。“青山在、人未老”。明天,我们面对的一定是花团锦簇,白鸟和鸣的世界。因此,我怀着至诚的感情提议:今后各位只要身体健康,其他条件允许,同学之间,可以搞一些小型联谊活动,如短暂聚会、互相探访等,使我们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愉快,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深厚的友谊永远与我们相伴,也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亲爱的领导、师长、同学们,朝阳无限好,难得夕阳红。让我们适度锻炼、规律生活、豁达爽朗,相互祝愿晚年生活充实、美好、健康长寿!祝母校繁荣昌盛,在校教职工生活美满幸福,在校学弟学妹们继承黄师艰苦奋斗、勤奋好学的优良传统,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中充满希望,坚持拼搏奋斗,人间处处都有鸟语花香。

  最后,祝我们的聚会圆满成功!

  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