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塑造水平,文学评论界不是贴个“投降派”的标签,就是惑于他“及时雨”的绰号,予以扁平化的处理和分析,完全忽略了宋江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而实际上《水浒传》单凭对宋江这个极为复杂而且性格持续变化发展的人物的成功塑造,即可称不逊于四大名著的其它任何一部。毕竟,中国古典小说的人物性格大多从故事开端即被定型,直至故事结束仍无多大变化,复杂而变化的人物性格难得一见。以《三国演义》的曹操为例,其奸雄性格确实复杂,但是从开始到结束并无变化;《西游记》的孙悟空开始到结束性格变化不小,但都是标签式的简单性格,均无法与宋江相比。
那么宋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大家必须摒弃阉割版水浒以及电视剧的影响,直接在原著中找答案。
首先,宋江是否早有反意,早已定下“杀人放火受招安”的目标?或许宋江并不是从开始就一心一意如此,他可能起初只是因为个人兴趣、或者是为了避免麻烦、方便押司的工作而喜好扶危济困、结交江湖人物。
但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下越来越大的名声和越来越多的人脉资源后,他意识到这是自己的绝好机会,甚至可能是唯一机会,毕竟他武艺不行,也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名(否则也不至于去当个士大夫瞧不起的小吏之职),在北宋体系下绝无晋升空间。
于是,我们在宋江出场时,就看到了一位“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的,若高若低,无有不纳,便留在庄上馆谷,终日追陪,并无厌倦;若要起身,尽力资助,端的是挥霍,视金似土。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的好汉。
区区一介小吏之身,却能以及时雨之名传遍天下,江湖中无人不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