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路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来源:六九路网

重大事故发生单位负有责任,根据规定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造成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不同,罚款金额也不同。同时,若事故发生单位有谎报或瞒报情节,将被处以更高的罚款金额。

法律分析

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且有谎报或者瞒报情节的,处500万元的罚款。

拓展延伸

改革现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必要性和挑战

当前,我国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在实践中面临着一些必要的改革。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事故频发,对责任追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改革现行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提高事故责任的明确性和公正性。其次,现行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挑战,如追究流程繁琐、证据收集困难等。改革的目标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并确保追究结果公正合理。此外,改革还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平衡好公众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权益。通过改革,我们能够建立更加完善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为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更好的保障。

结语

根据以上规定,对于负有重大事故责任的单位,将会面临严厉的罚款处罚。这一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面临着频繁的事故发生,对责任追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改革现行制度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责任的明确性和公正性。然而,改革也面临着挑战,如流程繁琐和证据收集困难等。因此,改革的目标是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并确保追究结果的公正合理。同时,需要平衡好各方利益,为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提供更好的保障。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章 调 查 第四节 检验、鉴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

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

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

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二)“深度调查”,是指以有效防范道路交通事故为目的,对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开展延伸调查,分析查找安全隐患及管理漏洞,并提出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的活动。

(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是指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之日起三日内,当事人未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以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重新检验、鉴定,鉴定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的。

(四)“外国人”,是指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

(五)本规定所称的“一日”、“二日”、“三日”、“五日”、“十日”,是指工作日,不包括节假日。

(六)本规定所称的“以上”、“以下”均包括本数在内。

(七)“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八)“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九)“设区的市公安机关”,是指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一章 执法监督 第一百零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查获交通肇事逃逸车辆及人员提供有效线索或者协助的人员、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接到协查通报不配合协查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主管领导的责任。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