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六九旅游网。
搜索
推荐
  • 对夹

    对夹

    对夹是烧饼里夹薰肉的大众食品,是赤峰当地的肉夹馍,香脆可口。就餐时买上几个,亦饭亦菜,十分方便。赤峰对夹自1917年苏文玉创建“复生隆”对夹铺后而逐渐闻名四方。对夹源于一种“杈子烧饼”,这种烧饼和面和制作工艺特殊,而且从吊炉取出后要再摆到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因而外脆内软,别有风味。对夹内的熏肉十分讲究,精选十几种配料调味,香而不腻。“福兴楼对夹”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点”。……[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哈达火烧

    哈达火烧

    又名杠子火烧,也叫火烧,在赤峰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其形状如上下合在一起的小圆盒子。制作方法特别,主要用盐和矾和面,加黄油和白糖反复揉搓后,用杠子压到结结实实,再装进模子放到烤炉中烤熟。特点是不怕挤压、冷冻和日晒,不易发霉变质,装在车上、驮在马上或者放在褡裢里都行。旧时当地人出行都要装上一口袋“火烧”,远途充饥或赠送亲友都即方便又实惠。……[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温莎荞麦

    温莎荞麦

    赤峰地处于内蒙古东部地区,这里是东北乃至内蒙古最大的杂粮集散地,因其特异的地理环境,日照时差造就了当地杂粮的特殊品质,尤其是荞麦制品受到众多出口商的一致称赞。……[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牛家营子北沙参

    牛家营子北沙参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从此名扬各州郡,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延续至今。地产北沙参产量占全国80%,并以色白、条长、味纯正誉满全国,远销香港、东南亚。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豆包

    豆包

    根据原料的不同,分为粘豆包和笨豆包两种。用黄米和芸豆制成的叫粘豆包;用糜子或小米加进芸豆或小豆制的叫笨豆包。每当春节来临,一进腊入,家家户户都忙着轧面,把一个正月吃的都准备下。蒙古人吃豆包,是从汉人那里学来的,但做法不同。蒙古人做豆包不论粘的或笨的,都要把面炒过再发酵,这样做起来的豆包酸甜适度,而汉人一般不炒面,因此吃起来也不甜。在每年正月十五前,蒙古人还有互相馈赠礼品的习惯,这礼品都以豆包为主,……[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巴林羊肉

    巴林羊肉

    巴林羊肉地域范围“巴林羊肉”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东经118°11′- 120°05′,北纬43°12′- 44°28′。总面积为10256.36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209.13万亩。具体地域范围是:大板镇、索博日嘎镇、查干诺尔镇、宝日勿苏镇、巴彦琥硕镇、幸福之路苏木、查干沐沦苏木、巴彦塔拉苏木、西拉沐沦苏木等9个苏木、镇,162个嘎查村。巴林羊肉地理标识保护规模为:年存栏肉羊260万只,年生产……[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内蒙古黄花菜

    内蒙古黄花菜

    金针菜的一种,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花开淡黄色,有香气。黄花菜中鲜嫩粗肥者,可用于制菜或做汤,亦为调味珍品,在副食品干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年产量达100万公斤左右,是行销全国的土特产品 之一。……[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巴林牛肉

    巴林牛肉

    巴林右旗依托地区资源禀赋,采取多项务实举措,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农牧业经济提质增效,引领农牧业走上了“快车道”。“十二五”期末,全旗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68元,年均递增11%。巴林牛肉内蒙古巴林右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巴林右旗大板镇、索博日嘎镇、巴彦琥硕镇、宝日勿苏镇、查干诺尔镇、幸福之路苏木、查干沐沦苏木、巴彦塔拉苏木、西拉沐沦苏木等9个苏木(镇)162个……[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蒙古凉粉

    蒙古凉粉

    原为清宫中的小吃,康熙年间和硕端静公主下嫁喀喇沁王后传入当地蒙古上层人家,作为夏季消暑冷食,后又传入民间。其以荞麦为原料,经碾轧、过箩等工序,以清水和成糊状,放在锅里煮,待稠时舀出摊于案板上冷却。吃时,使一种薄铁片斜下穿孔一层层向下刮,则成一根根长条,盛入碗内颤颤巍巍,呈半透明状,浇酱油、醋、芝麻酱及葱丝、芥末等佐料,并点一两滴香油。味道清香,色泽鲜艳,凉爽可口。……[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详细]
    发布时间:2024-10-18
猜你还喜欢 更多>>

Copyright © 2019- 69lv.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1910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