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物化学试卷B

来源:六九路网
 线 名 姓 题 答 号 学 要 封 不 班 内 级 线 封 业 密专 密 系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3至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B卷 命题教师: 马捷琼

适用班级: 制药工程卓越班2012级、制药工程2012级

考试时间: 共 6 页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评阅(统分)教师

得分

注意事项:

1、 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 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则

视为废卷。

3、 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 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分

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得分 评阅教师

一、名词解释(7×2分=14分)

1. 酶的失活作用

2. 脂质

3. 酶活力

4. 辅酶

5. 单纯酶

6. 酶的比活力

7. 抗体酶

- 1 -

线 名 姓 题 答 号 学 要 封不 班 内 级 线 封 业 密专 密 系

得分 评阅教师

二、选择题(15×1分=15分)。本题为不定项选择,要求把正确答案写在题目上方对应的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组成DNA的基本碱基包括 。 A. A B. G C. T D. C 2. 糖酵解的终产物是 。

A.丙酮酸 B.葡萄糖 C.果糖 D.乳糖 E.乳酸 3. 生物膜的功能包括 。

A. 物质转运 B. 信息传递 C. 能量转换 D. 溶剂

4. 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质结合的牢固程度,可将膜蛋白分为 。 A. 外在膜蛋白 B. 磷脂 C. 脂蛋白 D. 内在蛋白 5. 组成DNA的基本碱基包括 。 A. A B. G C. T D. C 6. 下列能够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 。 A.加热 B. 紫外线 C. 强酸强碱 D. 乙醇 7. 利用溶解度差异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包括 。

A. 等电点沉淀 B. 盐溶 C. 盐析 D. 有机溶剂沉淀法

8. 三羧酸循环在糖、脂、蛋白代谢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下列有关三羧酸循环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线粒体中丙酮酸在丙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作用下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B.脂肪的合成是在胞浆中进行的,分解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脂肪酸可经β氧化作用分解产生乙酰CoA,从而进入三羧酸循环

C.部分氨基酸通过代谢作用也可生成乙酰CoA,从而进入三羧酸循环

D.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首要与草酰乙酸通过柠檬酸合成酶生成柠檬酸;经过三羧酸循环后,又重新生成了乙酰CoA,进而使得三羧酸循环得以继续

E.整个三羧酸循环中,涉及到四个三羧酸,即柠檬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和草酰琥珀酸

9. 生物氧化中CO2是通过 生成。

A. 转氨基作用 B. 脱氨作用 C. 氧化磷酸化 D. 脱羧作用

- 2 -

10. 氧化磷酸化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分子氧参加,可以分为 。

A. 光合磷酸化 B. 底物水平磷酸化 C. 呼吸链磷酸化 D. 包含ABC三种 11. 参与EMP途径调节的主要的酶有 。

A. 磷酸果糖激酶-1 B. 丙酮酸激酶 C. 己糖激酶 D. 柠檬酸合酶 12. 丙酮酸经过氧化脱羧以后生成乙酰辅酶A,该反应的受氢体是 。 A.NAD+ B. FAD C. NADP+ D. FMN

13. 脂肪酸在肝脏中经-氧化可以产生酮体,酮体包括 。 A. 丙酮 B. 草酰乙酸 C. 乙酰乙酸 D. -羟丁酸 14. 肽和氨基酸的吸收主要有 两种方式。

A. 主动转运 B. -谷氨酰循环 C. 鸟氨酸循环 D. 柠檬酸循环 15. 下列有关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升高反应温度可加快酶促反应的速度,同时会使酶逐步变性;降低反应温度 则降低酶促反应的速度,但酶不会变性失活

B.在最适温度时,酶的反应速度可达到最快

C.pH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呈钟罩型,过低或过高都可能使酶失活而降低酶的活性 D.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物理常数,与浓度无关

得分 评阅教师

三、填空题(15×1分=15分)

1. 根据糖类物质的聚合成都或水解后的产物,将糖分为 、 和复 合糖。 2. 甘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符号分别是 、 。

3. 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有氢键、盐键、范德华力和 。 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 、 、 、 和-螺旋、环等。 5. RNA分子的一级结构是指组成RNA分子的核苷酸通过 连

接而成的多核苷酸链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6. tRNA的二级结构模型是类似于 形状。

7. 维持核酸分子空间构象的主要作用力有氢键和 。 8. DNA变性常用的方法有热变性、 和化学试剂变性。

9. 穿梭作用实现线粒体与胞浆间的能量传递,细胞的主要穿梭作用有 穿梭作用和 穿梭作用。

四、判断题(10×1分=10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要求将正确答案写在题目上方对得分 评阅教师 - 3 -

应的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题号 答案

1. 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的α-碳原子。

专业 级 班 学号 姓名 密 封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2.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氧化为CO2和H2O的途径。

3. 不需氧脱氢酶就是整个代谢途径中并不需要氧参加的生物氧化酶类。 4. 饱和脂肪酸的熔点高于同等链长的不饱和脂肪酸。 5. 膜脂的流动性并不影响膜蛋白的运动。

6. 生物膜的内外两侧其膜脂质和膜蛋白的分布是对称的。 7. 氨基酸是两性电解质。

8. 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是线性的。 9. 所有的酶都具有辅基或辅酶。

10. 肽键、二硫键、酯键、离子键和疏水作用是维系蛋白质结构的化学键。

得分 评阅教师

五、简答题(3×6分=18分)

1. 简述糖、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在物质代谢过程中的联系。 2. 据你所知,乙酰辅酶A在动物体内可转变成哪些物质? - 4 -

3. 什么是糖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途径,简述其生物学意义?

得分 评阅教师

六、推断题(1×7分=7分)。

有一个肽段,经酸水解测定知由4个氨基酸组成。用胰蛋白酶水解成为两个片段,其中一个片段在280 nm有强的光吸收,并且对Pauly反应、坂口反应都呈阳性;另一个片段用NCBr处理后释放出一个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现黄色。试写出这个肽段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七、计算题(3×7分=21分)。 得分 评阅教师 1.称取25mg 蛋白酶配成25ml 酶溶液,从中取出0.1ml 酶液,以酪蛋白为底

物,用Folin比色法测定酶活力,得知每小时产生1500ug 酪氨酸;易取2ml 酶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氮为0.2mg。根据以上数据,解答以下问题。(每分钟产生1ug 酪氨酸的酶量为1个活力单位。) (1)1mg 酶液中所含的蛋白质量及活力单位;

- 5 -

(2)比活力;

(3)1g 酶制剂的总蛋白含量及比活力

2. 1 mol三软脂酰甘油酯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多少mol ATP?

3. 1 mol磷酸二羟丙酮经完全氧化后产生多少mol的ATP和CO2?

- 6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