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建筑艺术赏析

来源:六九路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建筑艺术赏析

作者:胡素云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13期

摘 要:我国的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建筑艺术进行赏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我国的建筑艺术成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美术教学中赏析建筑艺术,能够更好地通过合理的途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认识。 关键词:美术欣赏 教学 建筑艺术 赏析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引入建筑艺术赏析,能够加快教师实现审美教育,完善道德教育,从而更好的推进智力开发的有效环节。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美术教学情况来看,很多的教师仅仅将美术看作是单纯的“画画”,而忽略了对我国博大精深建筑艺术进行欣赏,没有将我国建筑艺术摆在一个重要的突出地位。新时期,为了加快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了解,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绘画、工艺实践欣赏,也要加强对建筑艺术进行欣赏和教学。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出发,尽可能的从小就培养学生认识和欣赏建筑美的意识,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使学生们拥有为祖国建筑事业奋斗终身的情怀。[1] 一、建筑艺术赏析对美术欣赏教学的作用

建筑艺术欣赏,是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获取。在建筑欣赏活动中获取美的感受和知识,不仅仅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且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的力量和源泉。从我国古代诗词中来看,很多的诗人和画家通过对建筑物进行赞美和歌颂,歌唱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故乡,同时,也赞美了古代的河山。诗人们往往能够通过描写建筑来表达感情,对祖国的思念和自豪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古代花卷中所表现出来的建筑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例如,《清明上河图》将北宋都城汴梁周围人们的生活起居、住房、街市都巧妙的刻画在了书卷中,将当时繁荣的场景鲜明的刻画了出来,形象生动的抒发了画家的感受。当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将建筑内容有效的展现出来,那么将会有效的激发学生们的情感,培养学生们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形成良好的教学作用。在建筑欣赏教学中需要通过建筑的具体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使学生从欣赏者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物进行欣赏,掌握建筑物艺术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在建筑艺术中,如果其体现出了强大的主题和意境感染,那么这些内容将会深刻的影响到教学过程,对教学起到深刻的影响。[2]

二、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赏析建筑艺术的对策 1.引导学生对建筑空间进行欣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赏析建筑艺术的过程,也是促进欣赏者体会视觉冲击,引发视觉震撼的过程。建筑艺术通常具有强大的空间序列,能够给人们流动、变化的视觉体验。我国在建筑层面有着巨大的成就。尤其是北京故宫,它的空间序列沿着天安门到景山的中轴线依次展开。从不同的殿堂来看,他们的位置都错落的层次分明,有着统一协调的格调,极富有节奏感,从心中来品味,仿佛是一首完整、庄重的交响乐。在乐曲中有序幕,有结尾,形成了多个变化高潮。又如,西藏的布达拉宫,它依据山势而建,空间分布呈现着不规则的状态,通过山形高低错落,层次栉比,使其与中轴线整体浑然一体。巨大的主体红宫与白宫交相辉映,耸立于布达拉山最高峰。从山顶来看,整个宫堡景色都尽收眼底。从西方的建筑来看,也是围绕山势,层层进行推进,通过虚实形成对比,最终创造了强烈的效果,给人们带来明朗和愉快的情绪。 2.帮助学生体会形式美法则

很多的建筑本身都遵循了形式美这样的法则。通常情况下,运用造型、空间尺度以及环境对比等等,能够有效的产生出强大的意境。建筑艺术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或者玲珑,或者幽深,或者隆重,这些意境都与建筑的形式美法则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从不同的阶段来看,形式美基本上已经运用于建筑的不同的时期,在各个民族、世界各地都有一个深刻的体现。我国是早期探索形式美法则的国家之一。但是,在历史上由于各个民族所采用的尺度、色彩以及相关的材质有所不同,因此,在建筑的整体风格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拿北京的四合院来说,其是我国北方居民中的典型,它的房子、院落都按照中轴线依次平衡分布。从整体上来看,四合院的围墙教深,对外呈现着隔绝的状态,受封建制度的影响,使得其严格的遵守的大小有别的规律,这样尊卑有别的建筑格局,与故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在色彩和质地的运用方面,不仅仅意味着装饰的效果体现,而且也是渲染意境、深化主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3.加强学生实用和审美能力相结合

学生在欣赏建筑艺术时,不仅仅要注重审美,而且也要注重实用性,保证二者之间实现协调统一。当今社会,我们所看到的建筑基本上都赋予了时代的精神面貌,能够给人一种博大深邃的美感。建筑物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而且也是表现人们审美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建筑已经由最开始简陋的居室发展到了现在的高楼大厦,在这整个过程中,给人们也留下了空间形象的课题。其实,有关于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建国初期就已经深刻的体现出来了,从布局到造型和选材都深刻的体现了造型与环境、人文融为一体的思想。[3] 结语

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加强建筑艺术赏析,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认识国内外建筑,深化对建筑物的认识,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开拓学生的审美意境,陶冶艺术情操,帮助学生跻身于艺术熏陶之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参考文献

[1]刘华. 高中美术欣赏课情境教学刍议[J]. 新课程(中学),2013,(06):187. [2]桂一芳. 浅析高中美术课程中的建筑艺术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1. [3]赵丽静. 中小学美术课欣赏与评述领域的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