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质学名词解释及简答

来源:六九路网


《地质学基础》试题预测考点

一、 判断题

矿物、岩石、年代地层表为重点

二、 名词解释

1.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2. 标准化石:演化速度最快,分布最广的化石,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的化石。

3. 岩石圈:地壳与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圈以上部分)由固态岩石组成的部分统称为岩

石圈。

4. 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

5. 莫霍面:是一级的不连续的界面,在地下33公里处,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6. 向斜(背斜):两翼基本对称,核部地层较年轻,两翼地层较老的褶皱。(背斜相反)

7. 风化壳: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形成一层薄的残积物外壳。它不连续的覆盖于基岩之上。

8. 气孔构造:熔浆喷出地表,压力骤减,大量气体从中迅速逸出而形成的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孔洞。

9. 地磁要素:磁偏角、磁倾角、磁感应强度

10. 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

11. 结晶体:具有一定结晶格架排列方式而形成的固体矿物

12. 矿床: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天然产出的、能满足目前工业开采利用的有用矿物的集合体及岩石的区段(或地质体)

13. 岩浆作用:岩浆的运移、对流、演化、冷却直至最后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14. 风化作用: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各种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作用下在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种风化作用

15. 地震:大地发生突然的震动,按成因可分为构造、火山、冲击、人为地震

16. 碎屑结构:沉积岩的一种结构,由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组成 (或由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孔隙组成)

17. 威尔逊旋回:版块构造理论中描述海洋从开始到形成封闭的过程:大陆裂谷-红海型海洋-大西洋型海洋-地中海型海洋-地缝合线。

18. 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存在形态,包括三个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能够分别描述)

19. 岩层:两个平行或近似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

20. 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分为最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和无解理

21. 岩石:自然(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或由其他岩石碎屑(包括火山玻璃、生物遗骸、胶体等)按一定方式结合而组成的固态集合体

22. 角度不整合:不整合的一种类型,由于构造运动使不整合面的上、下两部分地层的地层产状不平行,二者之间有一个交角的地层接触关系

23. 倒转褶皱:是指褶皱的一翼地层倒转,而另外一翼地层正常的褶皱

24. 沉积相:根据沉积地层的颜色、沉积物的矿物成分、颗粒粗细、结构构造、生物化石种类等进行岩相分析,从而恢复古环境,根据沉积环境可以把地层分为海相、海陆过渡相、陆相三大类

三、 简答题

1、 简述鲍温反应系列及共生组合规律?

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一方面为属于浅色矿物(硅铝矿物)的斜长石的连续固溶体反应系列,即从富钙斜长石向富钠斜长石演化(也就是从基

性斜长石向酸性斜长演化);在这个系列的演变过程中,矿物晶体格架没有很大改变,只是矿物成分发生连续的变化,实际上是连续的类质同像过程。另一方面为暗色矿物(铁镁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即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顺序结晶;在这个系列演变过程中,前后相邻矿物之间不是成分上的连续过渡,而是岩浆同早期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新矿物,相邻矿物的结晶格架也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温度下降,在岩浆晚期此二系列合成单一的不连续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母,最后析出石英。

鲍温反应系列纵行表示从高温到低温矿物结晶的顺序;横行表示在同一水平位置上的矿物大体是同时结晶,按共生规律组成一定类型的岩石。例如辉石和富钙的斜长石组成基性岩,不可能与石英共生;钾长石、富钠斜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酸性岩,不可能与橄榄石共生。在纵行方向矿物相距越远,共生的机会越少。

2、 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利用这些物理性质进行地质勘探的是哪些办法?

包括密度、重力、压力、磁场、温度、弹塑性和电性。有重力异常找矿法、地磁异常找矿法、电法勘探、元素丰度异常找矿法、化学类方法。

3、 简述地质作用的概念和主要能量来源。

地质作用是作用于地球的自然力使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的总称。主要能量来源有:地内热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太阳辐射能、潮汐能、生物能

4、 影响变质作用有哪些因素?

外因:温度、压力、化学因素、时间 内因:本身物质的组成

5、 简述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区别。

1) 大洋中脊被平推断层错开,由于在错开后洋脊持续扩张,使断层的运动方向跟洋脊错开的方向变得相反,而一越过洋脊,两盘位移或错动的方向即改为同向或同步。

2) 断层持续发展,两盘位移增加,但被错开的洋脊之间的距离一般并不增加;如为平推断层,则随着断距的增加,洋脊错开的距离也增加。

3) 转换断层只有洋脊之间的地段才有浅震分布,平推断层则整个断层线上都有。

图示

6、 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

相对地质年代:地层法、古生物学法、构造地质学法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地质年代法。

7、 如何识别不整合面

从地层古生物的突变识别

从古风化壳等沉积物识别

从断层、褶皱等构造作用标志识别

从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方面识别,不同的入侵体和不同的变质程度。

8、 构造运动的概念、基本特征、研究方法

构造运动指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又称地壳运动。

基本特征有方向性、速度和幅度的差异性,周期性和阶段性。

研究方法:地质构造分析法;地貌特征分析法;地质剖面分析法:沉积相变化分析法、岩层厚度分析、地质时代分析。

四、 识图题

1、 断层相对关系识别

2、 海侵和海退的识别论述

3、 向斜和背斜的识别

4、 转换断层和平移断层的识别

5、 岩层产状图示识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