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检测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 )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
2.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
3.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缓,利于内河航运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Ol%。读图l和图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4~5题。(双选)
4.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B.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5.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lOa”表示年蒸发量l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6~7题。(双选)
6.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B.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C.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7.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 ①日照时数②相对湿度③风速④气温⑤空气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8。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 )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9~10题.
9.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10.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读图回答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1.近几十年来,黄河的人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l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12~14题.(双选)
12.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问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
13.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4.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示黄河段沿程年平均水温曲线是( ) A.Xl B.Yl C.X2 D.Y2
16.两河海拔2000~1000米河段水温变化幅度( ) A.2月长江大于黄河 B.2月长江小于黄河 C.7月长江大于黄河 D.7月长江与黄河相近
17.河流水温变化与其流经地区的气候相关。Y河甲河段冬夏季水温差异小,因其穿行在( )
A.横断山区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太行山区
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据此回答18~20题。
中国 美澳大国 利亚 法国 世界平均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人均水资源拥2200 89有量(m3) 每万元GDP耗水量(m3) 52 5045 514 18245 3357 387 288 8900 1344 18.由上表分析可以看出( )
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 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l0倍
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l/3 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 19.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
20.建设节水型社会的主要措施是( ) A.加大水利建设投入 B.控制城市规模 C.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优先发展工业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回答21~23题。 21.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22.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23.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①大力改良红壤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
24.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资料1:见图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资料2:见图2
资料3:见图3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2,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____.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填正确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l: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锑、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2:下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材料3: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锑 钨 锡 铅 锌 铜 汞 地区 湘东 湘南 主要城市 铋 长沙、株洲、0.60。0.10 2.92 10。32。湘潭 永州 2 0 72 14 1 61 12 8 44 90 衡阳、郴州、3.394。99.772。55.654。1.14 100.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的有利条件。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4)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____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6.读“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回答问题。
(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福州梅雨起始日是____,徐州梅雨终
止日是____。
(2)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杭州梅雨的持续天数约____天,宜昌的
梅雨持续天数约____天。
(3)我国东部地区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空
间分布特点是:
自南向北________________; 自东向西________________。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
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下图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苏联中亚某地(46°N,62°E),乙地为我国吉林省某地(44°N,125°E)。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甲地属于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不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
适宜发展的农业为____。乙地属于____气候,对种植玉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中国的玉米带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平原。
表 吉林省近年来三种谷物种植面积 单位:1000hm2 年份 2001 2003 2004 2005 稻谷 686。9 541。O 600。1 654.0 小麦 53.8 22。1 11.4 9。5 玉米 2609.6 2627.2 2001。5 2775。2 合计 3350.2 3190.3 3513。O 3438。7 (2)表中四年数据表明,稻谷种植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
_。若以每年三种谷物种植总面积为100%计算,则玉米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最高达____,2005年小麦种植面积所占百分比为____。
28.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2005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
原因。
(2)2000~2005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____.两省
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是____(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____(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
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29.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1)A地比图中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气温年较差____(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
(2)分析图示地区由南向北气温年较差增大的主要原因。
(3)B地区和C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比较两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条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B地区 C地区 商品粮基农业地域优势自然限制性自【答案】
1.A 2.B 3.C 4.AC 5.BC 6.BD 7.BC 8.A 9.D 10.B ll.C l2.BD l3.AC l4.AD l5.C l6.A l7.B 18.B l9.B 20.C 21.D 22.C 23.B
24.(1)依据: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源等).
不利: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②初 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
(5)意义: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0%;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25.(1)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 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 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6.(1)5月21日 7月14日 (2)34 17±1
(3)南方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北方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东部起始日期早,持续时间长;西部起始日期晚,持续时间短
(4)梅雨季节明显偏长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偏弱。梅雨期间雨天很少的年份是由于夏季风(或副热带高气压)势力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较强
27。(1)温带大陆性 降水少(干旱) 畜牧业 温带季风 夏季气温高,降水集中,有利于玉米生长 松嫩 (2)先降后升 82。6% 0.28%
28.(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 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 江苏 青海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9.(1)小 地形
(2)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3)
B地区 水稻种植业 C地区 三江平原 商品谷物农商品粮基地名称 江淮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业 优势自然条件 热量丰富;降水平原面积广充足;灌溉水源阔;土壤肥沃 充足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