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 南 师 范 大 学 科 技 学 院
《微格教学》
教学设计
教 学 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年 级 2017级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号 **********
姓 名 周龙辉
任课教师 张俊珍
完成日期 2019.11.16
《图像的存储与压缩》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信息技术人教课标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图形图像初步知识》的活动二。
本节包含两大教学内容:图像的存储格式和图像文件的压缩。.主要知识点有:常见图像的格式与特点,数据压缩的基本原理,多媒体文件压缩的宏观原理,图像压缩的基本过程,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涉及到的技能操作有:利用画图程序或者XnView转化图像格式,利用Winrar压缩文件。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图像的常用存储格式 (2)掌握转换图像文件格式的主要方法 (3)了解图像压缩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看图像文件格式,分析图像文件的常用格式,了解图像的存储格式。
(2)通过以不同格式保存,更好地了解图像的格式以及格式转换的方法。 (3)通过对比图像文件的大小、品质,了解图像压缩的主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图像作为信息的载体,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体。
(2)对比不同的图像格式的异同之处,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
4、.教学重点
(1)认识图像的常用存储格式。
(2)了解图像格式转换和图像压缩的主要方法。 5、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图像进行适当的选择和转换。
- 2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现在处于信息化社会,学生接触了比较多的图像或图片,有些学生可能还会简单地处理图片,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图像文件的存储格式已经有所了解和应用,尤其是JPG格式,只是缺乏-些理论认识。对于数据的压缩原理,学生是比较陌生的,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但是有些学生使用过Winrar等压缩工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在完成每一一个任务的过程中,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找到正确答案,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应用于实际生活。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2.教具:PPT课件,投影仪,粉笔盒、书等实物。 3.学具:收集的图片。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2分钟) 师生行为 老师播放PPT课件,学生观看PPT课件,感知图像 老师放映幻灯片,并提出问题。 (观察图像的不同之处),学生回答问题 一、初识(热身) 布置任务一 1、显示文件扩展名 2、查看文件扩展名 (如学生忘记显示方法,教师可演示讲解) 任务(1) 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或全班学生齐声回答 任务(2) 全班学生查看扩展名并讨论找出答案 设计意图 以直观方式,让学生观察PPT课件,对图像有初步的印象,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格式图像的表现差异。 初步体验图像文件格式的“多”与表现的差异。 - 3 -
新 课 学 习 (35分钟) 二、图像的存储格式 布置任务二 1、快速浏览课本P17-20 2、了解不同图像格式的特点及使用场合。. 3、猜测或验证PPT演示图像文件的格式。 任务二检测 1、PPT出示问题. 对一些常见格式进行演示说明 1、(WMF、GIF、PNG)特性 2、转换格式说明 三转换图像文件格式 布置任务三 1、转换活动三文件夹中图像的格式(BMP、 GIF、JPG、PNG) 2、观察、记录文件的大小、图像品质 发现、提出问题 1.改扩展名是转换图像格式吗? 2、转换后的PNG 背景是透明的 吗? 3、转换后的GIF是动态的吗? 4、把GIF格式转换为JGP品质会很好吗? 布置任务四 1、转换活动四文件夹中图像的 格式为JPG。 2、比较转换前和转换后文件的大小。 (任务四老师也可提前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后提示) 四、图像的压缩处理 提出问题 1、还有什么时候我们需要转换图像的格式? 教师演示并布置任务五 学生快速阅读课本资料,了解图像不同格式的特点。 (2人一组可以讨论) 理解、记忆,回答问题 观看演示,思考 这一环节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加强对知识的:印象,体会图像不同格式的特点。 加强理解,引出下文。 转换图像,观察、记录图像文件大小、品质。 思考、回答 理解格式转换是不可逆的, 转换时尽量保留原文件。 出现情况: l、一个一个文件转换 2、转换到同一个文件夹 更好地理解图像的格式,并对压缩建立初步 认识 了解图像的格式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而进行选择。 了解批量转换用途和方法; 对压缩有初步的认识。 学生回答:这里学生可能答不上来 - 4 -
了解图像格式转换和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演示XnView转换图像格式的步骤。 2、利用XnView,分别用不同品质保存活动五中的图像格式为JPG。 布置任务六 1、利用Winrar或WinZip压缩. 之类的压缩软件压缩单个文件。 2、利用WinZip之类软件压缩文 件夹。 课堂 小结。 (3分钟) 作业:教科书习题25页第1、2、3题。 今天你学会了吗? 利用XnView转换格式,对比图像的大小和图像的清晰度。 对比大小,说出不同之处。 了解图像文件大小、品质、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体会压缩的实际用途 观看课件 梳理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记录作业. 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 七、目标检测设计
课后练习:阅读p24,图像压缩技术的基础,理解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实际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比较高,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抛出和解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完成地比较好。
本节课涉及到的两个实践活动,应该说对于学生来讲不存在困难,然而考虑地区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操作能力比较差或者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对活动内容进行细化,以降低任务难度,保证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如要完成实践活动1实际上是完成3个小任务: 1、用画图程序打开“如琴湖. bmp”,利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将其转换为JPG格式; 2、用画图程序打开“如琴湖. bmp”,利用“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将其转换为GIF格式; 3、分别记录“如琴湖. bmp”、“如琴湖. JPG”、“ 如琴湖. GIF”三个文件的大小和清晰度,对比给出一个结论。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