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I XUEYUAN 2015年第2期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李昌生甘肃省静宁县德顺小学 【摘要】中国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营造氛围、教育实践、 开展活动及与养成教育结合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26—01 中国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对小学生开展中国传统文化 在读书、交流、测试、赏析中,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位教师 教育,关系着祖国未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学校如何创 的心里扎下根。 设传统文化教育的浓郁氛围,使小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教 其次,重视学科渗透,将诵读活动引入课堂。开展课前 育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工作。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 三分钟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 行传统文化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品,孩子们感受了汉语言的魅力,培养了对文学的兴趣爱好; 一营造浓郁氛围,让经典育人“润物细无声” 通过重温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汲取了民族精神的丰富营 高尚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塑造,具有无声的熏陶和感 养。为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染的教育功能。学校要努力构建以传统文化为底色的学校文 三开展实践活动。让经典育人“无处不在” 化,让学生时时处处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学校积极探索学科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1.环境文化 途径,要求全体教师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拓展学科课程中的 我们将“明礼、勤奋、活泼、进取”八个大字镌刻于外 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 墙,点染出学校校园文化的主旨,并开辟传统经典文化专栏, 召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课例研讨会。开设 涉及文学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 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校本教材的学习为主,课 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八个方面的内容,营造出浓 外拓展为辅。学校确定每周一课时的校本课程教学时间,诵 厚的传统经典文化氛围。漫步校园,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 读古典诗文,讲述经典故事。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时间,让 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学生自发组成课题小组,在经典文学和民族艺术两个领域进 2.班级文化 行深入的研究。学校先后召开了四次小课题研究展示、研讨 学校将圣贤的智慧、经典的名著、璀璨的艺术和传统节 会,三至六年级各个班级研究的子课题累计达200多个。国 El文化等与班级文化建设有机融合,营造了富有特色的班级 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机结合,课内外教学有机融 文化。学习园地中,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让我们 合,拓展了课程资源,完善了素质教育的模式。学校以“让 在为孩子的才智竖起大拇指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了传统文 传统引领时尚,让经典铸就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传统文化 化的魅力。 教育系列活动,引领学生牵手文化、感悟传统、培养学生传 3.精神文化 统文化素养。内容主要包括:玩转传统游戏,体验民族情趣; 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 诵读千古美文,争做谦谦君子;秉承民族艺术,领略传统技 “做融汇东方智慧、走向世界的中国人”和“博纳、儒雅、 艺;亲历传统节日,追寻文化之魂;走近历史名人,弘扬中 蓄志、创新”成为师生思想的引领,也更加深入地诠释了传 华美德;采撷文化元素,创建班级特色。 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新内涵。 四与养成教育结合,让经典育人“生根开花” 二躬身教育实践。让经典育人“潜移默化” 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在家感父母养育之恩,在校感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压力最小、记忆最好、心灵最清澈 教师教育之恩,得到表扬感激励奋进之恩,受到批评感鞭策 的时候,多背诵一些传统经典与历史上的古圣先贤对话,学 进步之恩……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 习先哲的风范,习得圣贤的智慧,就会将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如,学习品德与生活课关心父 存人心中,奠定自己一生融入社会、生活幸福、事业大成的 母等内容时,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有关孝的内容穿插 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播下希望的种子。 其中,如“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座”等等。经典 要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让传统文化走进 的活学活用,使经典从古代来到了今天,走到了学生的身边, 教师的心田。学校注重引领教师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 走进了学生的心里,变成了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体现在 识,做传承传统文化的引路人。开展教师“读书富脑工程”, 他们的言行举止之中…… 传统文化书籍是必读书目。寒暑假要求教师至少读一本传统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就像 文化书籍,并写出心得,开学后组织交流;筛选了自先秦至 一座巨大的宝库。我们必须从小学教育入手,及早对学生进 明清的100多篇优秀的古文,每学期组织一次测试,成绩纳 行弘扬和传承,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入教师业务考核;定期开展师生经典诗文诵读、赏析活动。 [责任编辑:林劲]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实验学校专项课题“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 成果(编号:GSGB[2013]SYZ034) 一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