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风险管理程序

来源:六九路网
1.目的

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的结果,增强期望的影响,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的影响,实现持续改进而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中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付、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为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 格能胜任的人员,并主导该项管理活动。

3.2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 的实施。

3.3各和部门:负责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会的识别及应对措施、相关方要求的确定管理活动实 施及应对措施的验证。 4.工作程序:

4.1风险和机会识别

返工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风

顾客导向过程 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及人事风险等,见下表:

C1 合同评审 C2 过程设计开发 C3 制造 C4 防护/交付 C5 顾客满意度 支持过程 S1 基础设施管理 S2 监视和测量资源管理 S3 人力资源管理 S4 文件控制 S5 采购控制 S6 生产设备管理 S7 工装管理 S8 产品和服务放行 S9 不合格品控制 管理过程 M1 领导作用 M2 策划 M3 分析和评价 M4 内审 M5 管理评审 M6 改进 注:由总经理主导负责,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及品管部协助每年进行一次风险

风险类别 控制目标 内外部环境变化时不出现决策失误。 控制措施 关注内外部环境变化、行业动态等。 法律法规识别/合规性评价。 控制频率 每年(或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同上 部门/责任人 业务部/管理层 战略风险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不出现因违反法律法规而导致公司生存危机。 不因汇率变化而造成公司产品销售利润减低或负利财务风险 润。 补产生因未及时回收货款而导致的信用风险。 销售达到预测或不低于市场风险 90%。 避免价格大幅下降 质量部/管理层 关注汇率变化,及时更改报价。 按时履约,并进行顾客 满意度调查/客户回访 准确地进行市场预测 关注行业动态 以销定产,按订单生产防止产量过剩;及时添每月 业务部/管理层 每年 业务部/管理层 每年 每季度进行市场调研 每个生产单均按订单进行生产/每季度每日点检/季度保养/年度保养 每个新产品 每批产品(从原材料进厂开始) 每年 每个新员工均按规定进行招聘 每月 业务部/管理层 业务部/管理层 避免产量不足或生产 产量过剩。 风险 不因设备原因造成停机。 避免设计开发的技术运营风险 风险 新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 质量零事故。 人员配置平衡 人力资源风险 避免招聘风险(如使用不当人员) 利用恰当的薪酬与绩效进行激励 生产部/管理层 人事行政部/管理层 技术部/管理层 置设备避免产量不足。 进行产能评估。 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制定程序,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制定程序,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质量控制。 准确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及时招聘或解约。 制定岗位职责及岗位说明,严格执行。 制定合理薪酬与绩效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质量部/管理层 人事行政部/ 管理层 和

机会设别、

相关方要求确定,填写《风险和机会及应对措施表》及《相关方要求识别表》。 4.2风险评价和风险可接受标准:

风险识别与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法,包括严重性及可能性两个指标。 风险综合指数=严重性×可能性

风险级别:低级风险1-5;中级风险6-10;高级风险11-30;

级别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级别 第1级 第2级 第3级 第4级 第5级 第6级 可能性 严重性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第一级 1 2 3 4 5 严重性 可忽略 微小 中等 严重 毁灭性 发生可能性 稀少(发生频率小鱼每10年1次) 不太可能发生(发生频率为每5到10年1次) 可能发生(发生频率为每1到5年1次) 很可能发生(发生频率为每年1次) 较常发生(发生频率为每2-3个月1次) 经常发生(几乎每次都可能发生) 第二级 2 4 6 8 10 第三级 3 6 9 12 15 第四级 4 8 12 16 20 第五级 5 10 15 20 25 分值 1 2 3 4 5 分值 1 2 3 4 5 6 第六级 6 12 16 24 30 4.3应对措施:应对风险的措施有四种---规避风险、接受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对于高级风

险(11~30)应采取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和分担风险;对于中级风险(6~10)可采取降低风险 和分担风险;对于低级风险(1~5)可以接受。

A.通过公司政策、限制性制度和标准,阻止高风险的经营活动、交易行为、财务损失和资产风 险的发生。

B.通过重新定义目标,调整战略及政策,或重新分配资源,停止某些特殊的经营活动。 C.在确定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目标时,避免追逐“偏离战略”的机会。

D.审查投资方案,避免采取导致低回报、偏离战略、以及承担不可接受的高风险行动。 E.通过撤出现有市场和区域,或者通过出售、清算、剥离某个产品组合或业务,规避风险。 A.不采取任何行动,将风险保持在现有水平。

B.根据市场情况许可等因素,对产品和服务进行重新定价,从而补偿风险成本。 C.通过合理设计的组合工具,抵消风险。

A.将金融资产、实物资产或信息资产分散放置在不同地方,以降低遭受灾难性损失的风险。 B.借助内部流程或行动,将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以控制风险。

C.通过给计划提供支持性的证明文件并授权合适的人做决策,应对偶发事件。必要时,可定期 对计划进行检查,边检查边执行。 给另一个人或单位的一种风险处理方式。 4.4机会识别及应对措施:

风险总是与机会同行,公司识别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的同时也是识别机会寻求突破与发展的时 机。公司采取的如降低风险的措施也就是质量管理体系或产品和服务改进的机会,公司应在质 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融入和实施以上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5.相关文件

5.1《应急计划控制程序》 6.相关表单

6.1《风险和机会及应对措施表》 6.2《相关方要求识别表》

编写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版次/ 修订号 更改单号 修订 日期 页码 修改内容摘要 生效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