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来源:六九路网
武汉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7分)

1. (2分) (2019九上·成武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 . 活性炭用于吸附杂质 C . 用液氨产生低温 D .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2. (2分)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 B . 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 . 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D . 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1

3. (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干冰汽化 B . 点燃蜡烛 C . 西瓜榨成西瓜汁 D . 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4. (2分) (2018九下·大石桥月考)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点燃酒精灯

B . 取用碳酸钠

第 1 页 共 11 页

)C . 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

D . 加入大理石

5. (3分) (2011·贵港)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 . 元素名称是“硫” B . 元素符号“S” C . 元素的质量32.6g D . 核电荷数是17

6. (2分) (2016九下·黄冈期中)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 NH3 B . N2 C . HNO3 D . NO2

7.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净化后的空气是纯净物 B . 氧气的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C . 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 . 空气是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8. (2分) 用分子观点解释右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的是

A . 分子质量小

第 2 页 共 11 页

B .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分子体积小 D . 分子间有间隔

9. (2分) 二氧化氯(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一种安全、高效的强力杀菌剂,制取二氧化氯的反应是: 2NaClO3+4HCl(浓) A . H2O B . H2 C . O2 D . HCl

10. (2分) (2016·埇桥模拟) 北京时间2015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研究的青蒿素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下列关于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是氧化物

B . 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

C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 . 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3.8%

11. (2分)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Cl2↑+2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是( )

A .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 . 在密闭容器内加热一定质量的铜粉 C . 将一定质量的KNO3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 D . 向一定质量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12. (2分)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4约占空气体积的78% B . N4是一种单质

第 3 页 共 11 页

C . 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D . 由于N4与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性质相同

13. (2分) (2020九上·苏州期末)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CaCO3

CaO+CO2↑)。现

有100g CaCO3样品,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67g。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 .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的原因是逸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B . 生成物中CaO的质量是42g

C . 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40%

D . 剩余固体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大于1: 4

二、 双选题 (共2题;共6分)

14. (3分) (2018·红桥模拟)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H2和CH4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不饱和的石灰水变饱和 除去部分变质烧碱中的碳酸钠 A . A B . B C . C D . D

15. (3分) (2016·东营) “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实验方法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加入适量的氧化钙 加入适量石灰水,过滤 三、 填空题 (共9题;共50分)

16. (5分) (2018九上·金山期末)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 , 尿素中含有________种元素,所含氮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尿素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尿素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0.5mol尿素中约含氢原子________个。

17. (6分) (2018九上·福田期末) (1) 用H、O、C、N四种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A、灭火的气体________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C、铵根离子________

第 4 页 共 11 页

(2) 在A,B,C三种无色气体中,A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物只有水;将烧红的木炭分别放入B,C两瓶中,在B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在C中立即熄灭,已知C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请写出三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18. (5分) (2016·崇左)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

题.

(1)

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 (3)

原子序数为1、6、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中6号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9. (3分) (2017·平谷模拟) 到了科技馆,走进“华夏之光”主题展厅.在这里了解到我国古代掌握了多种金属冶炼技术.

(1) 在春秋时期,发明了冶铁技术,其方法是将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与木炭交错堆积,利用自然风力进行燃烧,木炭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将矿石中的Fe2O3还原成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 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 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0. (6分) (2018·广东模拟)

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在温度达到

时分解吸收热量并释

放出水,同时生成的氧化镁附着于可燃物的表面阻止了进一步燃烧。

(1) 工业上常用氯化镁与碱反应得到 学方程式________。

(2) 某同学用氨水在实验室模拟制取 易挥发),生成

的过程:一定温度下,往一定量的氯化镁中加入氨水(氨水

晶体。为探究获得较高

晶体转化率

,常用的碱有氨水和烧碱,写出烧碱制取

的化

,再通过结晶、过滤,得到

的条件,该同学进行下述对比实验,数据如下:

第 5 页 共 11 页

实验编号 a b c d e 氯化镁溶液浓度/g/L 20 40 40 40 60 反应温度/ 30 30 40 60 60 27.06 56.77 69.64 54.30 50.60 转化率/% ①实验b和c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在氯化镁溶液浓度都是40g/L的情况下, ③由实验数据可知,能够得到最多 (3)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

的转化率比

时低的原因是________。 。

的条件是________g/L和________ 能做阻燃剂的原因是________(填编号)。

①清除可燃物 ②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③隔绝空气 21. (9分) 同学们对实验“煅烧石灰石”展开深入探究. 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高温不分解.

(1)

为证明石灰石已分解,三位同学设计方案如图:

Ⅰ.甲同学按图一进行实验(煤气灯亦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II.乙同学按图二进行试验,观察到B中液体变________色,A实验的作用________ . III.大家认为甲同学的方案不合理,请分析原因________.

IV.丙同学取一块质量为12.5g的石灰石煅烧,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秒) 固体质量(克) 0 12.5 60 12.3 120 11.2 180 9.2 240 8.1 300 8.1 根据上述数据判断,________ 秒时,已经可以证明石灰石开始分解了.240秒时,石灰石已经完全分解了,理由是________ .

(2)

第 6 页 共 11 页

根据丙同学记录的数据,该石灰石分解共生成 ________ 克CO2,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这块石灰石中含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 克.

22. (4分) (2018九上·朝阳期末) 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H、O、Cl、Ca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已知A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B是可燃性气体,燃烧能生成A;化合物C、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存在如下转化关系C→D→E;F可与E发生反应生成A。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B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3) 写出F与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3. (8分) (2016·桂林) 课堂上,老师取20g蔗糖放入不烧杯中,加少量水使它润湿,注入10mL浓硫酸,搅拌,同学们看到蔗糖先变黑后“发酵”形成“黑面包”,同时还闻到了刺激性气味。

(1)

同学们判断黑色固体是碳,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________.

形成“黑面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探究活动. (2)

【猜想与假设】浓硫酸与碳反应,生成大量气体使黑色固体膨胀. 【查阅资料】

Ⅰ.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物中有SO2、CO2两种气体.

Ⅱ.SO2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与Ca(OH)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Ⅲ.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实验探究】

为验证碳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图实验:

【事实与结论】

①请将能得出对应结论的实验现象填入表中. 验证气体 SO2 CO2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第 7 页 共 11 页

实验结论 有SO2产生 有CO2产生 ②碳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浓硫酸与碳在加热条件下产生大量的SO2和CO2,使黑色固体膨胀,形成“黑面包”,猜想成立. (3) 【反思与交流】

①小明同学提出,因老师的演示实验没有进行加热,所以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无意义,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说法,理由是________.

②若B、E中试剂交换,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有CO2产生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③C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24. (4分) (2018九上·大庆月考) 某钢铁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200g稀硫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 若向最终滤液中加入1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4) 该钢铁厂每天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t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___。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5. (7分) (2019九上·包头月考) 根据给出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 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选择________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填字母编号);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第 8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13题;共2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二、 双选题 (共2题;共6分)

14-1、 15-1、

三、 填空题 (共9题;共50分)

16-1、

17-1、

第 9 页 共 11 页

17-2、

18-1、18-2、

18-3、19-1、

19-2、20-1、

20-2、20-3、

21-1、

21-2、22-1、

22-2、22-3、23-1、

第 10 页 共 11 页

23-2、

23-3、24-1、24-2、24-3、24-4、

四、 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25-1、

25-2、

25-3、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