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玉林烤鸭,就有朋友问我能不能推荐一家北京西边的类似的餐厅。这不,我还真找到了一家,也是家开了四十年的老店,口味也是以鲁菜为主的融合菜,人均只有七、八十,好吃不贵还管饱。
这家位于丰台区西局南街,我到的时候11点左右,大堂几乎就已经坐满了人。据说店里还有早餐供应,羊杂汤、烧饼夹牛肉、豆腐脑,油饼、丸子汤、、、总之,北京人喜欢吃的早点,这里大部分都有。而且早餐供应时间也比其他餐厅要长,会一直到下午一点钟。所以不管你是商务宴请,还是想好好点几个菜,或者中午随便凑合吃一顿,这里都能让您满意。
刚才说了,这里的菜系以鲁菜为主,也融合了其他菜系,而且味道都不错,价格以几十块钱的为主,非常符合大众家常菜的风格。
【白水羊头肉】
切的像纸一样薄,非常漂亮。味道鲜香,不膻。
羊头肉的处理非常复杂且繁琐,要先用沸水烫褪毛,然后火燎去杂,最后还要深度清洗,才能呈现出浅粉色的细腻肉质,肌理间夹杂半透明筋膜与胶质层。
会吃的老饕,一定会爱上这种“肉中藏筋,筋中有冻”的复杂口感,简直就是解馋下酒的妙物。
【干烧鱼】
上次在玉林的时候,也吃到了他们的招牌干烧鱼。而西局这道干烧鱼,也是一道多次获奖的菜品。
虽然都是干烧鱼,也都是甜口,但是西局的干烧鱼多了一些川味在里面,口感更加复杂;而且外形也不大相同,玉林的干烧鱼芡汁是仅仅裹在鱼身上的,盘中没有酱汁,而西局的干烧鱼则是多了一层汁在盘中;还有一个区别,就是用的鱼的品种也不一样。
两款干烧鱼,各有千秋,很难说我更爱哪一款。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两家都尝一尝,看看更爱哪一款。
【狮子头】
这是一道自带“富贵团圆”属性的淮扬名菜,巨大的狮子头堪称饭桌上的“定海神针”。
一般餐厅常见的狮子头,大都是小小一个,盛在精致的汤碗中。但是重达一斤半的超级大狮子头还是非常罕见的。我也只是在扬州的狮子楼吃过一次类似的。
据淮扬菜的师傅说,狮子头越大越难做。看似敦实的大肉丸子,实则暗藏“鲜嫩多汁”“肥而不腻”的玄机——肉球要保留颗粒感却不松散,马蹄、藕丁、香菇等配菜或清脆或提鲜却不能抢戏,汤汁要醇厚却不齁咸。
做狮子头的过程也是极其复杂,五花肉绝对不能用机器绞,否则就会口感发柴。要人工剁成小粒,还有一部分要用刀背轻拍松散,这样混合后才能形成 “松而不散”的立体结构。
调肉馅的时候,出来要加入葱姜水,以及各种调料,最关键的是还要将肉馅举高摔入盆中,重复至少50次以上。才能保证狮子头的Q弹不松散。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最后还要将狮子头用小火慢炖,时间越长狮子头越松软。这么大的一个狮子头,我估计至少也得炖个三小时以上。
扬州老师傅说,“做狮子头就像养孩子,急不得。”当几个小时的文火将肥肉化作无形鲜香,一口咬下,既能品尝到狮子头的鲜美,又不会感觉到很腻。这种 “矛盾中的平衡”,大概就是我们中华料理的智慧。
当筷子轻触即破开肉丸的瞬间,突然就懂了,那句汪曾祺笔下 “夹着风月与人间” 的深意。